岳煒
〔關鍵詞〕教師;教育價值觀;育人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里,有一個人的名字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特別是校園里流傳甚廣。他不是張無忌,不是金毛獅王,不是張三豐,也不是周芷若,而是讓人聞其名號就“肅然起敬”的“滅絕師太”。這個名字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已經成了那些對待學生極嚴、不近人情的教師們的代號。
在小說中,滅絕師太一直是光明正大的正派人物,專業(yè)水平(武功)高,而且是堂堂峨眉派的第三代掌門人,她做事極重原則,性情剛烈,對待自身及弟子要求極嚴,對待敵人絕不手軟。然而,這種太過極致的個性卻奪走了她作為一個人該有的人情味,可以說,她的性格和心理受到了原則信念的嚴重抑制和扭曲,所以會讓人心生畏懼。作為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沒有錯,但還是不要走上滅絕師太這條“絕”路為好。結合實際,我們來看看滅絕師太的“絕”。
蔑視人權,冷酷無情。我們暫不說滅絕師太在教育教學上的問題,單就她在學生管理上的做法,就可以看出,其根本就不曾重視學生作為一個成長中的人所擁有的基本權利。在處理弟子紀曉芙戀愛問題的時候,不好好做思想工作,竟痛下殺手,將其一掌打死。后來又逼迫傾慕張無忌的周芷若跪在地上發(fā)毒誓:“日后我若對魔教教主張無忌這淫徒心存愛慕,倘若和他結成夫婦,我親生父母死在地下,尸骨不得安穩(wěn);我?guī)煾笢缃^師太必成厲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我若和他生下兒女,男子代代為奴,女子世世為娼。”以此徹底地斷絕了周芷若與張無忌之間關系發(fā)展的可能性。也使周芷若陷入了精神困境。面對早戀這樣的問題,作為教師,作為班主任,要和學生在平等的狀態(tài)下,以冷靜的態(tài)度、理智的情感、恰當的方式幫助學生走出誤區(qū)。如果都像滅絕師太這般做法,那學校還與人間地獄有何分別?
頑固偏執(zhí),不懂變通?!皽缃^”有兩層含義:一是凡是妨礙實現(xiàn)目標的自身弱點,必定滅之絕之;二是凡是峨嵋派的仇敵,或阻擋峨嵋派崛起的對手,必定滅之絕之。前一層是對己,后一層是對敵。強極則辱,過猶不及。這“滅之絕之”的作風,看上去原則分明,但太過了就會顯得頑固、偏執(zhí)、不近人情。滅絕師太對“原則”的堅持,顯然是過了頭的,這種偏執(zhí),極易讓人心理變態(tài)。而在這一點上,同為一代宗師的武當掌門張三豐就做得很好,他不管對待弟子還是敵人,都是一副慈祥的面容,讓人如沐春風。他曾這樣告誡弟子:“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萬別自居名門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這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倍潭處拙湓挘阕屓丝吹竭@位武林宗師的寬闊胸襟。作為教師,面對千姿百態(tài)的學生,決不可用簡單的、一成不變的是非對錯觀去評判他們、“修剪”他們。接納每一個生命,幫助每一朵花以自己的方式怒放,才是一個優(yōu)秀園丁的職責所在。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堅持原則,是非分明,這樣的品質原也不壞,但作為一名教師,滅絕師太最可悲的一點就是為了堅持自己設定的原則,卻不惜犧牲那些生命中更為珍貴的東西:尊嚴、信譽、人性……她以傳掌門之位為“獎勵”,勸說紀曉芙去暗算自己的情郎楊逍,唆使周芷若出賣美色向張無忌騙取屠龍刀……她的這些行為看上去是引導弟子“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完成這份事關師門氣運名聲的光輝大業(yè),但實際上卻把自己作為一個教師該有的德行拋得一干二凈。這樣的教師,會讓學生心悅誠服地“親其師信其道”嗎?還有,滅絕師太帶領弟子以“正邪不兩立”的口號攻打明教,理由看上去很冠冕堂皇,但實際上也是動機不純。此戰(zhàn)的目的之一就是為她死去的未婚夫報仇。但這原因被她隱瞞了。大義凜然的背后,竟然是公報私仇。這樣虛偽的行徑,絕不是一個好教師所為。反思一下,現(xiàn)實中,作為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為了“懲罰”一個調皮的學生,為了拿到自己期望已久的一個榮譽,我們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行為?
為師不可學滅絕。她這種決絕會犧牲很多東西,比如學生的個性成長、教師自身的個性發(fā)展等。為避免教育價值觀的扭曲和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化,讓我們摘下“滅絕師太”的冷酷面具,俯下身子,留給孩子多一些笑容,多一些溫情,多一些寬容,陪伴他們找到屬于自己的怒放姿勢吧!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創(chuàng)新教育政策研究院,濰坊,261031)
編輯/王晶晶 終校/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