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翠
今年是林語堂誕辰120周年。作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林語堂終其一生關(guān)注人的生活與命運,特別是在新文化運動發(fā)現(xiàn)“女性”之后,林語堂憑著對女性的尊重和敬愛,把女性人物置放到了人生的前臺。深入了解林語堂后,人們會發(fā)現(xiàn)林語堂不僅關(guān)注女性,而且還有著獨特的女性觀和女性崇拜情結(jié),在他所創(chuàng)作的一系列的文學作品中,他傾盡才情塑造女性,特別是對于主要人物,他極盡描繪其婀娜多姿的身段、賢良淑德的品行以及獨立的人格思想,飽含喜愛敬慕之情。
本文主要從林語堂的“三部曲”——《京華煙云》《朱門》《風聲鶴唳》入手,通過具體分析女性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獨特人格,展現(xiàn)林語堂的女性觀和女性崇拜情結(jié),并希望借此為當下社會中的新女性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提供一些啟示。
林語堂“三部曲”中的女性展示
林語堂曾說,一個女子應該溫良恭儉讓,深諳禮儀,舉手投足輕柔賢淑,對夫君從而不愚、順而不諂。在《京華煙云》中,姚木蘭便是作者理想中的女子。木蘭不僅有著極佳的外表,更為重要的是她有著良好的涵養(yǎng)。作為道家的女兒,她瀟灑自由,清新脫俗,經(jīng)過新式學校的教育,她具有現(xiàn)代意識,認為男女平等,有著獨立的人格精神。作為儒家的媳婦,她知書達理,敬重長輩,善待下人,勤勞謙卑,善良熱情,因此,受到姚、曾兩家人的喜愛。
近乎完美的木蘭,生活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她感情專一,追求幸福,但丈夫卻偶然喜歡上了一位美術(shù)系的女學生。在得知這個消息后,她并沒有采取極端的手段,而是運用她的聰明才智,成功化解了婚姻危機,挽回了丈夫。木蘭有著清醒的頭腦,她欣賞才華橫溢的孔立夫,但在深知兩人無果后,她便把這份情誼深埋心底,用真誠善良維護了四個人的幸福生活。
縱觀姚木蘭的一生,她熱情大方,溫和善良,勇敢灑脫,她是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于一身的女性形象,既有獨立的人格思想,又保持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相比于姚木蘭與曾蓀亞的門當戶對,《朱門》中出身于大戶人家的杜柔安與記者李飛的門第愛情卻飽受摧殘。杜柔安是師范學院的女學生,她單純善良,與“朱門”中的叔父杜芳霖嫌貧愛富不同,她深愛著出身低微的李飛,并為此不惜與叔父鬧翻。在得到父親的認同后,她與李飛約定終身,并懷身孕,但叔父卻以她不守婦道為由,逼她放棄巨額財產(chǎn),出走“朱門”,最終使她顛沛流離。作為一名新式女性,杜柔安有著堅強的人格和毅力,在李飛出事,下落不明的情況下,她懷著身孕,只身來到蘭州靠做家庭教師維持生計,并尋找李飛的下落,在艱難險阻中,為了愛情她忍辱負重。最終,無私的付出使她如愿以償,她擁有了幸福溫暖的小家庭。
雖出身于朱門大戶人家,杜柔安卻沒有千金小姐的脾氣,她真誠善良,純真樸實,具有人道主義的情懷。生活面前,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并通過努力,實現(xiàn)了婚姻自主。毫無疑問,杜柔安與李飛的自主婚姻遠勝于以封建禮教為基礎(chǔ)的中國舊式婚姻,也遠高于以金錢維系的資本主義的婚姻關(guān)系。
在生活和婚姻道路上走得更為辛苦的要數(shù)《風聲鶴唳》中的崔梅玲了。她的人生經(jīng)歷了許多的波折和磨難。在懵懂時期,不幸的家庭遭遇讓她墮落,靠出賣肉體維持生存,生活的凄苦和不幸迫使她選擇了錯誤的人生道路,她始終沒有獲得真正的愛情和獨立的人格,被封閉在狹小的圈子里,供人取悅。盡管命運給她戴上了枷鎖,但她的精神并沒有被束縛。為了爭取自由與獨立,她一次次逃亡,尋找命運和愛情的歸宿。
為躲避追捕,她逃到姚家,與有婦之夫博雅一見傾心并墜入愛河,盡管她邁出了追尋愛情的第一步,但她依然沒有改變她的依附地位,沉溺于愛情無法自拔,始終處于被牽制狀態(tài)。在危險來臨時,她在老彭的幫助下逃到上海,在戰(zhàn)火紛飛的危險環(huán)境下,老彭無私寬廣的胸懷和善良樸實的真性情打動了崔梅玲,兩人的關(guān)系逐漸親密。老彭是虔誠的佛教徒,他用佛教的“普渡眾生”和“博愛”觀念引導崔梅玲,使她獲得了頓悟和新生。在戰(zhàn)爭的磨難下她堅強不屈,與不幸的命運抗爭,幫助無家可歸的難民,把佛家普渡眾生的大愛思想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她從最初的墮落人生,最終走向了人生價值的頂峰,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yè),在奉獻中實現(xiàn)了自我的價值與人格的獨立,并獲得了人們的尊重。
林語堂的女性觀與女性崇拜情節(jié)
林語堂對女性有著獨特的喜愛與崇拜之情,在他的一生中,他也深受幾位女性的影響,主要有母親楊順命,他曾說:“我有一個溫柔謙讓、天下無雙的母親,她給我的是無限無量恒河沙數(shù)的母愛?!贝送馑€有二姐、鐘愛的陳錦端、親愛的妻子和三個活潑可愛的女兒。這些女性對林語堂的生命有多方面的滲透,她們不同的美德和特點,給林語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語堂則把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寄予到了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身上。
不論是《京華煙云》中的姚木蘭、《朱門》中的杜柔安還是《風聲鶴唳》中的崔梅玲,她們都具有姣好的面容和婀娜多姿的身段,更為重要的是她們都是具有真性情的活生生的人。她們有理想有思想,在封建禮教和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下她們并沒有成為任人擺布的玩偶。姚木蘭具有新式女性的生活情趣,她具有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特征,她向往理想的生活,追求男女平等,于自然山水之間尋找自由的靈魂;杜柔安拋棄門第偏見,敢于追求自己的幸?;橐?,她的愛情基于真情實感而非物質(zhì)錢財。為能與心愛的人在一起,她不惜放棄千金小姐的身份,歷盡艱辛尋找愛人的下落,并最終獲得成功,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崔梅玲的一生是驚心動魄的,在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背景下,她先后經(jīng)歷了放縱的私生活、與博雅及妻子的三角戀情、與博雅及老彭的三角戀情,最終在老彭的引導下,在戰(zhàn)爭的洗禮下,成長為一名具有無私奉獻情懷的時代新女性。
林語堂學貫中西的文化背景,使得他的思想較為復雜,他的女性觀也是如此。他理想中的女性,既要符合傳統(tǒng)婦德規(guī)范的要求,溫柔賢惠,善良淳樸,靈巧干練,又要有現(xiàn)代女性獨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姚木蘭、杜柔安和崔梅玲的人生經(jīng)歷和人格特點表現(xiàn)出林語堂對女性所具有的追求美好生活的獨立品質(zhì)、不屈服于命運的百折不撓的抗爭意識和無私奉獻、獨立自主精神的贊美與崇敬,并從中寄予了他獨特的女性崇拜意識和特殊情懷。
林語堂女性觀對當下女性的啟示
如今社會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也隨之增大,競爭日趨激烈的氛圍下,一些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出現(xiàn)了變化,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盛行,相比于艱苦付出獲得微不足道的回報,一些人更傾向于走低投入、高收益的捷徑。不知何時起,小三兒、拜金女、衣著暴露等字眼充斥人們的眼簾,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女性憑借漂亮的外表、完美的身形獲取不正當?shù)纳顏碓?,并且這些人毫無羞恥之感,這類現(xiàn)象不禁讓人們?yōu)橄乱淮慕逃统砷L感到深深的憂慮。
在當今社會,林語堂的女性觀并沒有過時,對我們?nèi)跃哂泻艽蟮慕梃b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我們更應具有獨立的人格品質(zhì),不屈服于物質(zhì)利益的誘惑,要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付出百倍的努力,也在所不惜。對于曾經(jīng)選擇錯誤人生道路的人來說,現(xiàn)在改變也不算晚。在崔梅玲的人生成長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只要知錯就改,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的人生依舊可以過得很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