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輝霞(重慶文理學院數學與財經學院 重慶402160)
商業(yè)銀行進行信貸決策時,首先考慮的是擬放貸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但是,盈余管理等不能通過財務指標衡量的因素也會影響到商業(yè)銀行的信貸風險,這些因素很多是由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決定的,因此銀行在信貸決策時應該關注上市公司的治理情況,通過對擬放貸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進行分析評價,進而做出貸款金額、期限及成本的決策。本文通過實證的方式檢驗目前我國商業(yè)銀行對已貸款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關注程度和著重點。
(一)董事會結構和銀行貸款融資。董事會獨立性越強,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越真實,經營情況越好,銀行會更愿意貸款,貸款利率也較低。而董事會規(guī)模較大能有效監(jiān)督和控制高管。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與總經理由同一人擔任,這將影響董事會的獨立性,不利于董事會對高管的有效監(jiān)督,進而影響財務報告質量和貸款融資總量及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a: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1b:董事會規(guī)模越大,貸款融資成本越低。
H2a:董事會越獨立,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H2b:董事會越獨立,貸款融資成本越低。
H3a:獨立董事監(jiān)管能力越強,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3b:獨立董事監(jiān)管能力越強,貸款融資成本越低。
H4a:董事長與總經理并非由同一人擔任時,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4b:董事長與總經理并非由同一人擔任時,貸款融資成本越低。
(二)監(jiān)事會規(guī)模和銀行貸款融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通常是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三會并立,監(jiān)事會的主要職能是監(jiān)督其他委員會和高管的活動,其規(guī)模越大,監(jiān)督作用越強,越有助于改進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財務報告質量,降低風險,以獲得銀行信批,降低貸款成本。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5a:監(jiān)事會規(guī)模越大,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5b:監(jiān)事會規(guī)模越大,貸款成本越低。
(三)所有權結構和銀行貸款融資。我國股權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狀況有所好轉。通常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比例越高,在四大國有商業(yè)銀行越容易申請貸款,貸款成本相對較低;股權越集中,大股東越有動機通過關聯方交易、超額派現等手段轉移財富,對上市公司的經營越不利;大股東占款會占用經營資金,影響上市公司正常資金運轉,銀行為了保障貸出資金的還款安全,不樂于貸款給大股東占款嚴重的上市公司。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6a:國有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6b:國有股比例越高,貸款成本越低。
H7a: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7b: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貸款成本越低。
H8a:大股東占款比例越低,上市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
H8b:大股東占款比例越低,貸款成本越低。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本文選取2010-2013年滬、深兩市A股在此期間簽訂貸款合同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長短期銀行貸款、公司治理指標及財務比率數據均來源于CSMAR數據庫。樣本剔除金融類上市公司、ST類上市公司及觀察變量數據不全的上市公司。
(二)變量設計。本文所采用的解釋變量包括觀察變量和控制變量。觀察變量的定義如下頁表1所示,其中各個變量的符號是根據前文相應的研究假設做出的預期。另外,為了控制與貸款融資相關的上市公司特有因素對銀行貸款融資的影響,這些變量的符號根據通常的認識進行預測,并且在銀行貸款融資成本模型中還考慮了銀行貸款融資期限對貸款融資成本的影響,把其作為一個控制變量。
(三)模型構建。本文建立了五個模型,分別檢驗公司治理對銀行貸款融資總量和成本的影響。
1.公司治理與銀行貸款融資總量。由于銀行在做出當年信貸決策時,分析的資料是上市公司上年的經營狀況,上市公司當年的銀行貸款融資總量會受到上市公司上年的治理水平的影響,因此本文檢驗上市公司上年的公司治理水平對當年銀行貸款融資總量的影響。由于上市公司當年的貸款余額反映的是上市公司以往年度貸款的累計,不能反映上市公司當年的貸款融資總量,本文選取當年新增銀行貸款合約中的金額來衡量公司當年的銀行貸款融資總量??紤]到公司治理水平可能會對銀行的長期、短期信貸決策有著不同的影響,本文建立如下三個模型分別考察公司治理水平對綜合貸款融資總量、短期銀行貸款融資總量及長期銀行貸款融資總量的影響。
檢驗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貸款融資總量的影響:
表1 變量的定義及預期符號
檢驗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短期銀行貸款融資總量的影響:
檢驗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長期銀行貸款融資總量的影響:
其中,被解釋變量 Amountt、Sha-mountt、Loamountt分別表示當年新增貸款總量/期初總資產、當年新增短期貸款總量/期初總資產、當年新增長期貸款總量/期初總資產。
2.公司治理與銀行貸款融資成本。本文采用兩種方式衡量銀行貸款融資成本。(1)上市公司當年新增貸款利率。當年新增一筆銀行貸款的上市公司,以此利率作為該公司當年貸款融資成本。有些上市公司當年的貸款不止一筆,以每一筆貸款利率的加權平均利率作為當年貸款融資成本。計算公式:∑rate×(debt/totdebt),其中 debt表示每一筆銀行貸款金額,totdebt表示公司當年貸款總額。(2)上市公司平均利息率。即上市公司當年的利息費用除以當年平均總貸款,上市公司當年的平均總貸款=(期初貸款總額+期末貸款總額)/2。考慮到銀行貸款的期限會對銀行貸款成本產生影響,在這兩個模型中添加銀行貸款期限作為控制變量。模型如下所示:
檢驗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當年新增貸款利率的影響:
檢驗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平均利息率的影響:
其中, 被解釋變量 Ratet、Interestt分別表示上市公司當年新增貸款利率和上市公司平均利息率。
(一)銀行貸款融資總量模型的回歸檢驗。本文用模型①、②和③分別檢驗公司治理狀況對新增貸款總量、新增短期貸款總量和新增長期貸款總量的影響。三個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對銀行貸款融資總量具有顯著影響的公司治理變量包括:獨立董事比例、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兼任情況、監(jiān)事會規(guī)模、國有股比例和大股東占款。具體體現為獨立董事比例越大,公司取得的銀行貸款融資越多,H2a被證明;董事長和總經理是否兼任對新增貸款總量具有顯著影響,具體體現為董事長和總經理兼任會對銀行貸款總量產生不利影響,兩職合一會使上市公司獲得更少的銀行貸款融資,證明了H4a;大股東占款對新增貸款總量具有顯著影響,具體體現為大股東占款越嚴重的上市公司取得銀行貸款融資越少,H8a被證明。
(二)銀行貸款利率模型的回歸檢驗。本文用模型④和⑤分別檢驗公司治理狀況對新增貸款利息和上市公司平均利息的影響。兩個模型的回歸結果顯示,對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具有顯著影響的公司治理變量包括: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兼任情況、監(jiān)事會人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和大股東占款。具體體現為董事長和總經理兼任對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具有負面影響,即董事長與總經理兼任,上市公司銀行貸款融資成本越高,H4b被證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對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具有正面影響,即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高,銀行貸款融資成本越高,證明了H7b;大股東占款對銀行貸款融資成本具有正面影響,具體體現為大股東占款越嚴重的上市公司取得銀行貸款融資成本越高,H8b被證明。
當年新增貸款總量減去去年新增貸款總量,即每年貸款總量的增加值替代每年新增貸款總量作為被解釋變量,將檢驗結果進行對比,維持原實證結果,說明模型①、②和③均穩(wěn)定。
當年新增貸款利率減去去年新增貸款利率、當年平均利息率減去去年平均利息率,即每年新增貸款利率的增加值、上市公司平均利息率的增加值分別替代每年新增貸款利率、平均利息率作為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不變,進行回歸,回歸結果顯示與原結論相同,說明模型④、⑤均通過了穩(wěn)健性檢驗。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商業(yè)銀行在進行信貸決策時,會關注貸款公司的董事會特征和所有權結構因素,而對監(jiān)事會特征的關注不足。通過本文的研究,顯示我國商業(yè)銀行對擬放貸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的關注程度比較低,商業(yè)銀行應對此進行關注,以優(yōu)化信貸決策,降低信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