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摘 要:任何課堂教學都有優(yōu)點和不足,如何找出課堂中的不足,就要從課堂的評價體系和量化著手,傾聽來自于同行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也要傾聽授課教師的自評,做出對課堂總體評價的取舍。
關鍵詞:課堂評價;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堂性質;教學目標
數(shù)學教學要體現(xiàn)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學習需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重視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變化。所以課堂評價,要從教與學兩個方面進行合理的、有效的評價。
課堂的教學評價,不應該是簡單地聽聽,記錄一下授課教師的板書,不是簡單地看看有多少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而應該是在整個教學互動過程中,做到恰當合理的量化,那么這種量化的細節(jié)就是我們不斷摸索前進的方向了,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可以從三個緯度展開,分別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課程性質。
緯度一:學生學習
1.學生的課前準備
(1)是否為這堂課提前預習,提前準備了學習的輔助教具。(2)從準備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同時觀察他們的學習習慣。
2.學生聽課的注意力
(1)有多少學生傾聽老師講課,注意力大概多長時間。(2)聽課和聽別的學生回答問題時,有多少學生有相應的輔助行為(記筆記、查閱、回應)。
3.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1)有哪些互動,互動的目的是什么,問題解決得完成情況。(2)參與教師的提問,觀察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問題討論的積極性,參與互動的人數(shù)。(3)觀察學生互動的習慣和相互協(xié)作的情感行為。
4.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1)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多少,多少人參與。(2)自主學習的形式(探究、記筆記、閱讀、思考),有多少人。(3)自主學習是在什么情形下完成的,是否是有序的。
5.課后學生總結
學生清楚這節(jié)課的目的是什么?多少人能完成這個目標。
緯度二:教師教學
1.教師的教學過程
(1)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如何有序進行的,是否經(jīng)過了合理的安排和時間的分配。(2)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否是為教學目標而展開的。(3)教學環(huán)節(jié)又是怎樣促進學生學習的。(4)有哪些教學行為能夠證明這是一堂有創(chuàng)新的課。
2.教學展示和呈現(xiàn)
(1)語速、音量、簡潔、節(jié)奏,清晰等是否合適?(2)板書呈現(xiàn)了什么,是否工整合理,怎樣促進學生學習的?(3)多媒體呈現(xiàn)了什么,是否有助于學生的學習?(4)教學的肢體語言是否恰當且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3.師生的對話
(1)提問的時機,問題的類型,認知的難度,與課程目標的結合程度是否恰當。(2)候答的時間,及時的評價、引導和鼓勵。
4.教師的引導和指揮
關注教師如何把握課堂的節(jié)奏,適時地安排學生的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指揮引導的過程是否適時恰當,是否是圍繞著教學目的而有序展開的。
5.教師的課堂應變
課前準備的再充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免會出現(xiàn)個別的突發(fā)事件,如何適時地調整教學設計,互動模式,問題類型,評價機制。
緯度三:課程性質
1.課程的目標
(1)學習的目標是怎樣逐步呈現(xiàn)的。(2)課程的目標是根據(jù)什么確定的,是否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2.授課的內(nèi)容
(1)教材的處理是否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2)課程的知識容量是否適合學生,又是如何兼顧到不同學生的。(3)如何處理例題和習題的,是否有助于學生鞏固加深對課程目標的理解。
3.課程教學的實施方法
(1)采用了哪些教學手段(講授、討論、探究、互動),與學習目標的適合度。(2)怎么體現(xiàn)數(shù)學學科的特點,是否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了指導和幫助。
4.課堂的及時評價
(1)學習目標的主要評價方式有哪些?(2)如何獲取教與學的評價信息并及時地調整、解釋、反饋和改進。
高中數(shù)學的課堂評價,還可以在以上的觀點和想法中,在集體備課活動中,討論摸索量化這些細節(jié),采取給分制,通過完成情況的優(yōu)劣,用分數(shù)來體現(xiàn),更能夠從數(shù)字化角度來認知課堂的評價等級,從而更好地有助于我們將來的教學改革和進步。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