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主要組織形式,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表明了教師從過去關注如何“教”向如何引導學生“學”的行為轉變。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運用把握不準,導致合作學習的效果未能很好地發(fā)揮出來,有時甚至出現低效與無效和為合作而合作的現象,影響教師對這一學習方式的認識和高效課堂建設的深入推進。那么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呢?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看小組合作學習是否有效,一看學習內容是否有價值;二看全體成員是否人人參與;三看是否有思維碰撞、情感交流和合作效果。
為了鼓勵每個組員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效率,切實推動學生發(fā)展,實現課堂高效,提出以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1.組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應當注意結構的合理性。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yōu)化組合,從而將一個班級組建成若干個最優(yōu)化的合作學習小組。這樣有利于組內成員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便于開展組間競賽,公平競爭,發(fā)掘小組群體智慧,實現優(yōu)勢互補。因為合作學習需要多樣性,而不同成員間的信息互換可以激發(fā)更多觀點,使全組成員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
2.做好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分工
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的學生無所事事,原因就是分工不明確。合作學習中,要使每個成員都擔當特定角色,并且每個角色都是不可替代的。充分體現“因生而宜、力所能及”的原則,對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每個小組設立小組長、聯(lián)絡員、記錄員、報告員等角色,過一段時間還應交換分工。
1.小組長。其任務是指揮小組開展活動,保證小組所有成員都能完成各自任務,組織全組人員有序開展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活動。因此,要選有較強組織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學生擔任。
2.聯(lián)絡員。負責小組與教師及其他小組的聯(lián)絡和協(xié)調。因此,要選擇比較靈活、性格外向、善于交際的同學擔任。
3.記錄員。負責記錄小組的活動、決議、討論結果。因此,要選擇學習態(tài)度好,對工作認真負責,同時筆頭快、字跡清楚的學生擔任。
4.報告員。負責重述小組討論學習的主要結論,并演示研究成果,所以應選擇學習成績好、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
每個組員要明確自己的任務,體驗到個人價值,組員之間相互配合,有效提高合作學習實效。
二、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小組成員的作用
為了確保有效合作學習的開展,應對組內各成員(重點是小組長)進行專門培訓。
1.督促小組長積極組織合作交流,使組員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組員合作學習的意識。
2.指導組織者在交流過程中靈活調控,讓會說的先說,不會說的先聽后說,簡單的問題讓后進生先說,促使不同學生得到不同發(fā)展。對回答正確的同學給予肯定,出現意見分歧時,請組員說明理由,出現冷場時,組長帶頭先發(fā)言,起表率作用。
3.引導記錄員善于收集組員在交流中對同一問題發(fā)表的不同意見,并指明報告員及時準確地向全班匯報。
三、創(chuàng)造和諧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
1.教師要為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合作學習中,充分尊重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學習熱情。這時,教師要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對合作中出現的情況予以及時引導、鼓勵,讓每位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既學得高興又有所收獲。
2.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合作學習時間。有些教師上課時很喜歡用小組合作方法,但往往不等學生討論完畢就喊停,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因此,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充足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討論的時間,這樣的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四、關注小組合作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
組織合作中,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并掌握一定的合作規(guī)則。
1.學會表達。小組討論交流時,小組長指定輪流發(fā)言,小組成員圍繞一個問題輪流發(fā)言(可先指定后進生發(fā)言),力求每個成員都參與交流,提高弱勢群體的參與意識。
2.學會傾聽。合作小組成員必須認真聽清教師的提問,聽懂小組的分工要求,聽明白其他同學發(fā)言,不隨意打斷或插嘴。
3.學會思考。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注意指導思考方法,從扶到放,激發(fā)學生思考欲望,培養(yǎng)學生思考能力。
4.學會辯論。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以理服人,避免無意義的爭辯,使用積極、文明的語言進行辯論,避免出現過激言語。
5.學會互助。合作交流中,同伴間的幫助遠比教師的幫助效果好,提倡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當小組代表發(fā)言精彩時,相關組員也應受到獎勵。
6.學會寬容。教師要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讓人感到輕松愉悅,產生好學的動力,保持活潑、尊重、自信、進取的態(tài)度。
7.學會欣賞。在交流中,學生既要學會欣賞自己,又要學會欣賞他人??捎谩澳愕囊娊庹姘簦 薄斑@種算法很好,真了不起!”“你們小組有這么多種解法,真聰明!”等激勵語言。
8.學會相處。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使學生明白只有人人參與、團結協(xié)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績,使學生意識到每個小組都是榮辱與共的群體,不能和小組成員友好相處或拒絕幫助都是不可取的。
五、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需求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huán)境等,選擇有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時間組織合作學習。
1.選擇學生感興趣、探究欲望強烈的內容,選擇一些解決問題方法多樣、有一些爭議并依靠個人力量較難完成、學生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以及較復雜、較綜合的學習內容及重難點進行合作學習。
2.當學生思考出現困難時,意見發(fā)生分歧時,知識需要拓寬時,問題涉及面大時,學生回答不全面時,主動提出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時,進行合作學習。
3.合作之前,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學習思考的時間,只有當學生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效。同時,教師要保證給學生充分的操作、探究、討論、交流時間,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有相互補充、更正、辯論的時間,使不同層次學生的智慧都得到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