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昕
摘 要: 本文以現(xiàn)代漢語副詞小類語氣副詞為對象,從本體研究、組合研究、個案研究三個角度對三十年來語氣副詞的研究成果進行考察、綜述,為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及對外漢語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 語氣副詞 研究綜述 本體 組合 個案
副詞一直是現(xiàn)代漢語界研究的難點與重點之一,可以說是現(xiàn)代漢語詞類系統(tǒng)中爭議最多、分歧最大的一類,語氣副詞又是副詞中比較特殊的一類。在句法分布上,語氣副詞不像其他副詞總位于動詞或形容詞前,既可位于動詞或形容詞前,又可位于主語前,呈現(xiàn)相當大的靈活性。在搭配成分上,其他副詞在靜態(tài)短語層面就能組合,而語氣副詞則必須在動態(tài)句子層次才能組合。例如:
“他幸虧找到了路標。/幸虧他找到了路標?!?/p>
“他難道也會去北京?/難道他也會去北京?”
畫線部分不能單獨充當定語或狀語,可以判定該組合不屬于短語層面,屬于句子,甚至語篇層面。另外,語氣副詞主要用于命題之外,表示說話人的主觀態(tài)度,其語法意義和語法形式都與其他副詞大為不同。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氣副詞“倒、難道、畢竟、簡直、反正”等都是重要語法點,是漢語學習的難點?!稘h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專業(yè)教學大綱》、《高等學校外國留學生漢語教學大綱(長期進修)》等都把一些語氣副詞列為語法項目。然而其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漢語學習者常出現(xiàn)偏誤,如“他學習一直很刻苦。昨天病了,倒堅持來上課?!薄拔覀兪呛芎玫呐笥?,所以他以為我愛他。我竟不愛他。”“小張反反復復地給小王解釋了老半天。小王還是不明白,小張畢竟沒辦法了。”等等??梢?,實際教學中,漢語學習者運用語氣副詞組句組篇、成段表達時問題較多。
因此,為深入并開拓漢語本體研究,切實服務教學實踐,對現(xiàn)代漢語語氣副詞進行研究綜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語氣副詞本體研究綜述
(一)定義
關于語氣副詞的定義,學術界看法較統(tǒng)一:語氣副詞指表示對動作行為或所言內容情感態(tài)度的一類詞,是為表達情感、語氣而設立的一類副詞。
(二)范圍
在黎錦熙(1924),王力(1943),張志公(1959),胡裕樹(1962),呂叔湘(1980),劉月華(1983),張靜(1987),錢乃榮(1990)等學者對副詞的論述與分類中,都涉及語氣副詞一類,但具體范圍不一。李泉(1996)在《副詞和副詞的再分類》中對副詞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地整理與考察,總結出了665個常用副詞,其中語氣副詞151個,為副詞研究提供了基礎與范圍標準。楊榮祥(1999)在《現(xiàn)代漢語副詞次類及其特征描寫》中列出130項語氣副詞。另外,張誼生(2000)在副詞分類系統(tǒng)中列出評注性副詞(語氣副詞)158個。
(三)地位歸屬
對語氣副詞詞類地位問題的認定,多數(shù)學者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猶豫不決,甚至在不同時期論著中,將此類詞歸入不同類。如呂叔湘(1982)在《中國文法要略》中將“可、難道”等歸入語氣詞,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中又將它們歸入疑問副詞。絕大多數(shù)學者傾向于將它們歸入副詞,稱為語氣副詞或評注性副詞(張誼生,2000);也有人認為應歸入助詞(呂叔湘,1956,陳望道,1997)。呂叔湘(1956)認為,副詞中“有些是限制一個動詞或形容詞的意義的,有些不是限制詞的意義而是表達全句語氣色彩的……把后者劃入助詞不是沒有理由的”;同樣有人認為此類詞應歸入語氣詞(呂叔湘,1982,文煉、胡附,2000);還有人對這些詞的詞類歸屬問題避而不論,如朱德熙(1982)。
(四)分類
表達語氣的副詞意義空靈,因此,對語氣副詞進行分類的學者不多,分類依據(jù)差別很大。張誼生(2000)將語氣副詞稱為“評注性副詞”,根據(jù)其功用分為表傳信與情態(tài)的副詞:也許、根本等;表語氣與口氣的副詞:難道、索性等。李梅(2001)根據(jù)詞義結構將語氣副詞分成兼類詞,即兼其他類詞:并、也、才等;多義語氣詞:都、又、還;單義語氣詞:難道、反正、居然等。楊榮祥(1999)根據(jù)表達語氣的不同將語氣副詞分為五小類:表肯定、強調語氣:的確、果然;表委婉語氣:難免、只好;表不定、推測語氣:恐怕、也許;表疑問、反詰語氣:難道、豈;表祈使語氣:切、萬萬。
(五)特點與功能
至今很少有對語氣副詞特點的專門論述,但關于語氣副詞的特點,學術界看法比較單一,即表達說話者語氣及主觀態(tài)度,屬于主觀范疇;通常出現(xiàn)在句首或句中謂語前。近年來,張誼生另辟新徑,將語氣副詞稱為“評注性副詞”,總結其特點為對相關命題或述題進行主觀評注。由此,引出越來越多學者對語氣副詞功能的關注與研究。
大多數(shù)學者已認識到語氣副詞在語法意義和語法形式上的獨特性:其他副詞的根本功用是對謂詞進行限制或修飾,屬于短語、小句層面;而語氣副詞的功能多表現(xiàn)在表達語氣、態(tài)度、評注觀點方面,屬于句法、篇章層面。由此,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基于語用層面研究語氣副詞。張誼生(2000)認為語氣副詞具有突出焦點、指明預設、限定指稱的語用功能。齊滬揚(2003)認為語氣副詞是一種表示語氣范疇的重要語法手段,在語氣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表述性功能、評價性功能和強調性功能三方面。李杰(2005)指出語氣副詞的主要功能是充當狀語,其語義角色是表述命題的外層情態(tài),表示說話或行為主體的主觀態(tài)度和情感,他借助封閉語料分述語氣副詞的信息功能、疑問功能、祈使功能和感嘆功能。
綜上,語氣副詞的定義、范圍研究結論較為統(tǒng)一,而地位歸屬問題雖有爭論,但影響不大;分類問題上,或少有涉及,或大致區(qū)別,還沒有形成固定、公認的分類方法;至于語氣副詞的特點及功能,雖結論成果各有出入,但基本研究思路卻十分統(tǒng)一,即由于語氣副詞意義空泛,因此,應該基于語用、語篇層面加以分析探討。
二、有關語氣副詞的組合研究
組合研究可以分為跨類組合研究和同類組合研究??珙惤M合研究,即研究類與類之間的組合關系,如“副詞+名詞/形容詞/動詞/數(shù)量名”結構、分布位置、某個格式的研究等;同類組合研究,即共現(xiàn)順序研究、連用研究。
(一)句內搭配
李泉(2002)對各類副詞進行句內搭配考察,指出在151個語氣副詞中,能修飾形容詞的有96個,占63.58%;能修飾數(shù)量詞的語氣詞占總數(shù)的13.25%;可移位的語氣副詞有75個,占語氣副詞總數(shù)的49.67%;可以單用的語氣副詞有32個,占總數(shù)的21.19%;語氣副詞一般不能帶“地”。
(二)分布
對語氣副詞分布的研究主要有:段業(yè)輝(1995),李梅(2001),以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中的26個語氣副詞為考察對象,探討語氣副詞在某些句型及四種句類中的分布情況。
(三)句內位置
語氣副詞在句中位置的研究觀點比較統(tǒng)一,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位置靈活,多數(shù)雙音節(jié)語氣副詞可以根據(jù)表達需要位于句中、句首或者句末。
(四)句內位序(共現(xiàn)順序)
賴先剛(1994),張誼生(2000)認為語氣副詞同其他副詞共現(xiàn)一句時,具有前置性特點,即除關聯(lián)副詞位置相對自由、靈活外,副詞在共現(xiàn)時,語氣副詞一般必須位于最左邊,即在其他副詞之前。
(五)連用與合用
張誼生(2000)提出語氣副詞有連用、合用的現(xiàn)象。連用就是連續(xù)使用語氣相關的語氣副詞,組成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篇段。合用指語氣副詞和連詞交替使用,以銜接一組句子,組成相對完整的篇段,但未進行具體的考察分析。
對語氣副詞組合方面的研究雖涉及面較廣,但均為定性結論,并沒有數(shù)據(jù)的定量分析加以支持,缺乏普遍意義,可信度也不高。
三、語氣副詞的個案研究
語氣副詞在現(xiàn)代漢語界歷來研究較少,但隨著對外漢語教學的不斷深入,教學實踐中,漢語學習者出現(xiàn)偏誤最多的詞類之一就是副詞,尤其是語氣副詞。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針對易錯詞開展了個案研究。
高書貴(2000)《“畢竟”類語氣副詞與預設》通過對“畢竟”類語氣副詞在陳述句中的預設及與讓轉句之間邏輯語義關系的分析,提出并證明“畢竟”類詞語具有隱性的語法功能,即表讓步轉折關系。張明瑩(2000)《說“簡直”》通過對帶有“簡直”的語言片斷的語義結構關系,得出“簡直”表確認語氣的結論,歸納并總結了副詞“簡直”的基本用法及句型分布。馬真(2001)《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并”和“又”——兼談詞語使用的語義背景》提出語氣副詞語義背景研究的重要性。王紅(2001)《語氣副詞“都”的語義、語用分析》從語義、語用等方面對作為語氣副詞的“都”進行了探討,指出“都”在句中的強調范圍和強調重心,并進行了語用預設考察。孫薇(2002)《語氣副詞“可”的語用分析》考察了“可”字在不同作家中的出現(xiàn)頻率,指出具有強調對比意義的“可”在句中的出現(xiàn)受地域限制,其功能是凸顯話題和焦點。許娟(2002)《“其實”的語義和功能考察》在Halliday的“主位——述位”理論基礎上對“其實”進行分析,指出“其實”在篇章銜接中的重要作用,并探討了“其實”的人際功能和篇章功能。聶丹(2004)《語氣副詞“竟”及其教學》在相關句法結構、語義類型、語用規(guī)律等層面做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語氣副詞教學建議。楊亦鳴、徐以(2004)《副詞“幸虧”的語義、語用分析——兼論漢語“幸虧”句相關話題的形成》對“幸虧”的語用前提進行考察,并探討“幸虧”的位置及其意義和用法的相關性。吳中偉、傅傳鳳(2005)《“倒”字句的含義及教學》基于語用學理論分析探討了“倒”的意義和表達功能。
總之,語氣副詞的復雜性造成了研究難度。目前,現(xiàn)代漢語界對語氣副詞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系統(tǒng),多就其歸屬、單個語氣副詞表達的語氣、語義等進行研究探討,且或局限在單句、復句層面,或重在描寫句中語氣的強調與表達,未能揭示其真正的內涵及本質特征。隨著西方語用、語篇理論的不斷引入,越來越多的學者將語氣副詞研究從基于句型、語法意義的考察轉到語義背景、語用含義、語篇銜接等層面的探討,他們運用語用學、篇章語言學等相關理論考察分析語氣副詞的動態(tài)語氣意義、篇章銜接功能等,得到了一些初步成果。但應該清醒地注意到:關于語氣副詞的語義背景、語篇銜接作用,目前研究成果還遠遠不夠,還不能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另外,對語氣副詞的個案研究涉及面較窄,大批對漢語學習者有難度的詞語還沒有進行探討。因此,可以說將現(xiàn)代漢語語氣副詞放在語用、語篇理論框架中加以探討和研究是具有深遠前景的,且十分必要,是漢語語法問題的研究趨勢所在。
參考文獻:
[1]賴先剛.副詞的連用問題[J].漢語學習,1994(2).
[2]李泉.從分布上看副詞的再分類[J].語言研究,2002(2).
[3]段業(yè)輝.語氣副詞的分布及語用功能[J].漢語學習,1995(4).
[4]李梅.論現(xiàn)代漢語語氣副詞[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1(5).
[5]高書貴.“畢竟”類語氣副詞與預設[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2).
[6]吳中偉,傅傳鳳.“倒”字句的含義及教學[J].漢語學習,2005(4).
[7]許娟.“其實”的語義和功能考察[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3).
[8]楊亦鳴.徐以中.副詞“幸虧”的語義、語用分析——兼論漢語“幸虧”句相關話題的形成[J].語言研究,2004(1).
[9]王江.篇章關聯(lián)副詞“其實”的語義和語用特征[J].漢語學習,2005(1).
[10]聶丹.語氣副詞“竟”及其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5).
[11]孫薇.語氣副詞“可”的語用分析[J].語言研究,2002年特刊.
[12]盛繼艷.現(xiàn)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語用功能分析[J].廣西社會科學,2005(6).
[13]王紅.語氣副詞“都”的語義、語用分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2).
[14]馬真.表加強否定語氣的副詞“并”和“又”——兼談詞語使用的語義背景[J].世界漢語教學,2001(3).
[15]張明瑩.說“簡直”[J].漢語學習,2000(1).
本文得到北京高等學?!扒嗄暧⒉庞媱潯表椖浚˙eijing Higher Education Young Elite Teacher Project)項目資助,項目編號:YETP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