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穎秀
摘 要: 本文結(jié)合當前對犯錯誤學生的常見教育方式,分析了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危害,并結(jié)合工作實際,提出暗示、談心、尋求教育合力、反思、提醒五種可行的人性化教育方式。
關(guān)鍵詞: 犯錯學生 教育方法 誤區(qū)
一、學生犯錯誤是正常現(xiàn)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人是在改正錯誤中成長的,學生在成長中犯錯誤是必然現(xiàn)象,犯錯誤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然經(jīng)歷,教育家孫云曉說:“錯誤是學生成長的代價與營養(yǎng)。”因此教師要正確地對待學生犯錯誤的現(xiàn)象,把犯錯誤當做學生成長和進步的一次機會??墒窃诮逃ぷ鲗嵺`中教師往往不允許學生犯錯誤,一旦學生犯了錯誤就小題大做,教師缺乏必要的耐心與教育藝術(shù)。當然,學生犯錯誤也是有限的,不是任何錯誤都可以犯。對于學生常見的一些錯誤,教師要當做學生成長中的必然經(jīng)歷對待,以平常心態(tài)對待,這樣的話,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就會多一分寬容,多一分耐心。
二、教師對犯錯學生的常見教育方式
1.訓斥。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往往缺乏耐心,表現(xiàn)為對學生大聲訓斥責備,語言簡單粗暴,想以此方法教訓學生,或者希望在此高壓下學生再不敢犯錯。
2.告狀。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一怒之下說:“叫家長來!”家長來了,教師悉數(shù)抖落學生的不是,家長顏面掃地,學生如驚弓之鳥,恐慌至極。
3.寫檢查。當學生犯了錯誤,教師認為寫檢查最有效:“寫一份檢查來!”檢查寫出來了,一看,不深刻,再寫。十遍都有了,還嫌少。認為不借此機會“整治”、“刁難”一下,他們還會犯錯誤。
4.展覽。當學生犯了錯誤,動輒“揪”到全班學生、甚至全年級、全校學生面前,當眾“揭露罪行”,“展覽示眾”,設想通過這樣的教育方式達到教育問題學生、震懾全體學生的目的。
5.體罰。體罰的方法由來已久,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就是打板子,可是現(xiàn)在還有一些老師仍然抱著“不打不成材”、“樹不修不直”的陳舊觀念不放,對犯錯誤學生進行體罰,近年來因為教師體罰而傷害學生的案例非常多。
以上五個方面的管理辦法,歸根結(jié)底還是教師的思想觀念落后,不注重研究教育藝術(shù)所致。教師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把學生看成是被動的、受支配的、不具能動性的被管理者,把自己放在核心、主導地位, “堵”而不 “疏”,罰而不管,把師生關(guān)系看做是長輩與晚輩的關(guān)系或者是管理與被管理關(guān)系,忽視了師生之間的平等關(guān)系,結(jié)果使教育管理過程被嚴重異化和扭曲,教育效果甚微。
三、走出教育誤區(qū),代之以人性化教育方式
為了強化教育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應該體現(xiàn)出與時俱進的特點。從管理上強調(diào)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在管理學生方面的主導作用應體現(xiàn)在: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缺點錯誤如果不及時改正,就會由小變大,由少變多,“不矜細行,終累大德”,就像沉船一樣,有時會毀掉自己的一生。學生在犯了一般小錯誤之后,經(jīng)老師耐心的指正是能夠自行改正的;教師采取層次疏導的方法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機是什么,或者是學生受了什么委屈,首先要走進學生心靈深處,將學生所犯錯誤的嚴重后果和不道德行為指出,讓學生知曉“這樣做”會造成的嚴重后果。具體的、可行的教育方式表現(xiàn)如下:
1.暗示:針對學生的一般性違紀現(xiàn)象,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短暫的目光停留,語調(diào)的輕微變化,面部表情的瞬間調(diào)整,一個手勢的有意暗示,一般情況下,學生會自行糾正,教師不宜再進一步追究。此種教育藝術(shù)把握得當?shù)脑捘苁盏健按藭r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2.談心:當學生所犯的錯誤比較嚴重時,教師要避免當眾批評或點名批評?!芭u教育”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緊張畏懼情緒,進而產(chǎn)生抵制、對抗、逃避、說謊抵賴、消極應付等不健康的心理反應,師生之間沒有了平等和信任,教師不知不覺中站在了學生的對立面,批評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改“批評教育”為“對話談心”,從根本上消除不健康的情緒或心理因素,會讓學生意識到教師是在幫助他而不是在處罰他,這樣做的結(jié)果,會使學生更容易認識并樂意改正自身錯誤。談心時首先肯定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再讓學生反省自身錯誤。老師通過不厭其煩講危害、講實例,讓學生明白犯錯誤最終的受害者還是自己或者自己的父母。幫助學生認識到“這樣做”的嚴重后果,只有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及危害,才能進行有效改正。鼓勵學生犯了錯誤勇于承認錯誤,改正錯誤,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但更重要的是改正錯誤,而不是一錯到底。應充分肯定學生能改正錯誤,并給以其必要的尊重、期待或任務,進一步增強學生改正錯誤的信心 。
3.反思:針對讓學生寫檢查,改“檢查”為“心理報告書”。讓犯錯誤的學生用恰當?shù)奈淖置枋鏊`紀時的想法,教師再進一步結(jié)合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指出后果,提出改進措施或辦法。這樣做,既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又通過與學生心理的近距離碰撞溝通,拉近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感,讓學生改正錯誤。
4.悄悄提醒:學生犯了錯誤,教師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xiàn)為嗓門特別大。這樣做的結(jié)果,讓學生不僅不能正面面對教師,更不能正確面對自己的錯誤,因而使學生在改正自己的錯誤過程中又增多了一層阻力?!按舐暤乇頁P,悄悄地批評”,“用溫和的話表達堅定的意思”,都是在提醒教師,在教育和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和風細雨”式的教育藝術(shù)會收到“潤物細無聲”的美妙效果,而生硬冰冷的“大嗓門”只會緊緊關(guān)閉改正錯誤的大門。
5.尋求教育的合力:當學生所犯錯誤的性質(zhì)相當嚴重時,教師應當明確,僅有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要與家長、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幫助學生改過自新,不要私自處理學生所犯錯誤,也不要公開宣揚學生的錯誤行為。如果教師、家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則應專門邀請心理專家等,對學生實施更為恰當?shù)慕逃袨椤?/p>
總之,沒有不犯錯誤的學生,也沒有犯了錯誤不改的學生??鬃诱f:“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要堅信,只要合理引導,措施得當,學生完全能夠戰(zhàn)勝自身缺點。
參考文獻:
[1]丁霏.走出教育孩子的誤區(qū).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
[2]楊坤道.教師最應該規(guī)避的教育誤區(qū).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6-1.
[3]申仁洪.特殊兒童生涯發(fā)展:問題與對策.科學出版社,2012.3.
[4]陳筱潔.初中生常見心理問題及疏導.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