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芳
所謂“二次作文”,是指學生作文之后經過學生互評、教師點評再進行的第二次創(chuàng)作。二次作文的訓練價值和必要性,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提出很多年了卻很少有人真正接受和實行,怕麻煩應該是最直接的原因?!拔恼虏粎挵倩馗摹?,二次作文就是要對原文進行徹底的修改,不僅要糾正一些偏差,還要在作文主題、內容、結構、表達、書寫等各個方面實現升格。因此,要改變傳統(tǒng)作文教學習慣,積極引入二次作文機制,扎扎實實落實二次作文操作步驟,給學生更多方法指導,鞏固二次作文成效。
一、改變認識,引入二次作文機制
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學生一旦完成寫作,就成為“終極作品”,無論學生互評如何,教師點評怎樣,學生都不會進行第二次創(chuàng)作。實在需要重新來過的,那是教師“忍無可忍”廢掉了原作,責令學生重新補寫的,這還不是真正的二次作文。也許在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之后,一些學生明白了自己作文中的問題,但沒有修改矯正的機會,這種收獲就顯得很蒼白。即使以后遇到同樣的境況,還會犯老毛病。因此,引入二次作文機制,需要教師改變作文教學觀念,從機制改革角度入手,在原有作文教學過程中增加二次作文環(huán)節(jié)。
二次作文引入之后,作文教學體系呈現出新特征。首先是環(huán)節(jié)增加了。要給學生教師帶來更多工作量,特別是教師批閱作文數量增加一倍。這需要師生有一定心理準備。其次是訓練重點轉移在二次糾偏再創(chuàng)作上,作文訓練效果要在二次作文中體現出來。再就是互動強度提升了師生、生生互動,正效應會更為顯性化。
二、實施步驟,需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
作文教學中增加了二次作文,教學環(huán)節(jié)步驟要隨之進行調整,教學時間安排也要有所變動,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時間精力浪費。有些學生作文偏差較小,二次作文要求要有針對性體現,可以進行個別章節(jié)片段的練習。有些學生作文問題太多,二次作文不能很好解決相關問題的,不妨進行三次、四次作文。
1. 引導要“實打實”
作文指導是作文教學的開端,教師指導到位得法,學生就會少出現問題。因此,教師要在作文指導上下足功夫,要實打實地引導,點到點子上,做到擲地有聲。首先要對作文命題進行剖析,也就是審題,要結合所給材料,找到材料突破口,給學生作文立意命題創(chuàng)造條件;其次是選材要符合要求。無論選擇什么文體,作文選材都要體現真實性這一基本特征。學生生活面比較窄,很多學生喜歡寫學校生活,當然就難以有創(chuàng)新,不如引導學生從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切入,也許會有柳暗花明的效果;再就是結構構建指導要提高可行性。學生作文結構很容易落入俗套,教師指導時要注意用典范作品結構樹立榜樣;最后是表達和語言運用要體現個性化。學生語言大多比較直白,要引導學生學會變化,多使用一些語言技巧,修辭、句式、標點、語體色彩等,都是重要選項。
2. 討論要“對對碰”
作文教學中合作互動學習主要體現在學生對作文進行的小組討論上。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給出具體的討論問題,還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鼓勵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并能夠從討論中獲得新的感知。像《一次成功的體驗》這篇作文,教師可以設計幾個討論問題:你有過什么樣的成功經歷?講一講經歷過程,注意重點情節(jié)要重點展示,特別要講一講心理變化。你對同組同學講述經歷感知有共鳴嗎?說說你的看法。如果形成文字,需要重點寫什么呢?這些問題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討論熱情,而且很容易產生觀點碰撞火花。合作學習小組不宜過大,特別是討論問題,需要調動所有成員發(fā)言積極性,而且要求各種觀點要進行大碰撞。二人組、三人組就比較合適,有利于提升討論質量。
3. 互評要“臉對臉”
在互評環(huán)節(jié),最好是同桌互評,這種“臉對臉”的“揭短”評價,能夠最大限度調動互動。兩個人一旦放開了,自然會毫不留情地當面挑毛病,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教師在學生互評時,要給予一定引導和制約,真正找到問題所在。如果能夠給出修改意見,這才是最適當的互評。
4. 修改要“點對點”
學生互評之后,還需要教師給予點評。學生對教師的評價比較看重,這自然源于教師的權威地位,所以教師要給出細致評價和修改意見,要指出原文中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自改作文不能只是在原文上做點標記,要根據問題,決定修改程度。一般情況下都需要推倒重來,這才是名副其實的二次作文。二次作文操作之前,教師要對作文進行綜合評價,指出問題所在,也給出修改思路。這樣才能讓學生感覺有章可循。
三、方法指導,贏得作文升級機會
作文指導方法眾多,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方法意識,對提升作文品質有重要意義。學生寫作基礎有厚薄,觀察力、表達力也有差異,究竟需要選擇什么樣的方法最合適,這需要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
1. 診斷抓要點
二次作文有自評、互評、教師評等多個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掌握評價原則、方式、角度等,才能真正看懂教師的評價、明白同學的評價,學會自我評價,為二次作文針對性修改問題做好準備。作文評價需要從幾個點切入。首先看切題立意是不是準確。寫作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要向讀者展示什么,要給讀者以什么樣的啟迪,都需要在作文之前做好設計;其次看文體特征是不是明顯?,F在作文大多有“文體不限”一說,但這并不是不要文體,學生寫“四不像”現象很嚴重,沒有明顯文體特征,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再就是結構安排是不是嚴謹。文章結構好不好,要看題目、開頭、結尾等有沒有一定的照應關系,情節(jié)設計是不是符合邏輯。追求跌宕起伏,讓文章有波瀾狀,應該是作文結構的基本追求;最后要看作文表達和語言有沒有個性色彩,這也是自評互評時需要認真考量的因素。
2. 糾偏講方法
找到作文問題所在是二次作文的前提,通過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診斷活動,作文存在的問題會很快浮出水面。如何進行糾偏是學生最頭疼的,重新寫作時問題還會不約而至。這里就涉及一個糾偏方法的問題。教師要針對性講解方法運用。像主題立意出現偏差,這需要在開頭結尾等處強化點題;文體出現偏差,要對表達方式進行改變,議論文用邏輯性較強的語言擺事實講道理,樹立觀點。記敘文要圍繞寫人記事做文章,注意把握側重點;結構出現松散不搭配情況,要注意調整情節(jié)安排,注意文章前后相互之間的呼應,還要注意情節(jié)的承轉啟合應用;如果是語言表達不恰當,需要動用一些表達技巧,將話說得更貼切、更生動、更準確,提升表現力,增強感染力。
3. 引領給途徑
二次作文有一定的操作程序,教師要給學生以明確的行走途徑。學生經過幾次訓練之后,就可以養(yǎng)成良好作文習慣,大大降低問題發(fā)生幾率,讓二次作文的機會越來越少。二次作文教學雖然環(huán)節(jié)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學習作文評價。能夠發(fā)現別人作文中的缺陷,自己就會避免這些缺陷的發(fā)生。因此,教師在引領時,要把注意力放在評價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真正學會作文評價方法,能夠抓住作文關鍵要素進行甄別審查,知道問題藏匿地方,也可以提高作文診斷能力,為二次作文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何其芳說:“古往今來,凡是文章寫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過功夫?!比~圣陶老先生也說:“寫完了一篇東西,看幾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數,這是好習慣?!倍巫魑木褪菢藴实淖魑男薷?,只是修改的幅度更大一些,甚至要重新來過。二次作文成效如何,要看問題解決情況。學生能夠針對一次作文存在問題,給出解決的方法,成功修補缺陷,并能夠在修改的同時生發(fā)一些新感知和啟迪,這樣的二次作文就是特別成功的。學生作文水平提升需要一個過程,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可操之過急。教師要有一定的戰(zhàn)略目標,分階段進行不同層級的二次作文訓練,這樣的訓練價值才會更好顯現出來。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qū)
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