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1927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在武漢

        2015-09-10 07:22:44趙曉琳
        百年潮 2015年2期
        關鍵詞:蔡和森中宣部漢口

        趙曉琳

        1927年春,在大革命高潮中,中共中央由上海遷到武漢。中共中央宣傳部(簡稱“中宣部”或“宣傳部”)作為中共中央的主要工作機構亦隨之遷到武漢。在武漢期間,正值國民革命風云突變,國共合作破裂,大革命由高潮走向失敗。短短幾個月,中國共產黨經(jīng)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中宣部在此期間為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喚醒百萬工農群眾投入反帝反封建斗爭、鼓舞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擴大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影響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中宣部是隨著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壯大而建立發(fā)展起來的,它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不成熟到逐步完善的過程。1927年遷移武漢之前,中宣部機構規(guī)模不大,作用和影響有限。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宣告成立。當時全國只有五十幾名黨員。第一屆中央領導只有3人:陳獨秀,總理黨務;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李達是中國共產黨首任負責宣傳工作的領導人。當時中國共產黨剛成立,缺乏經(jīng)驗,宣傳工作主要是編譯出版進步書刊,宣傳馬克思主義。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第二屆中央領導成員共8人,陳獨秀是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長,負全責。中共二大后,中央沒有建立組織、宣傳等工作機構。在分工上,“政治運動”和宣傳由張國燾、蔡和森負責。蔡和森協(xié)助陳獨秀做具體工作,主持創(chuàng)辦并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向導》周報。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廣州舉行。新選舉產生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共9人,經(jīng)中央全會推選,由陳獨秀、毛澤東、蔡和森、譚平山、羅章龍組成中央局,作為“固定的常設中央領導機關”。中共三大后,黨中央各職能部門相繼建立。1923年10月,成立中央教育宣傳委員會,羅章龍任書記,委員有蔡和森、瞿秋白、惲代英、林育南、高君宇、蕭楚女等。中央教育宣傳委員會統(tǒng)管黨中央機關報和理論刊物,設有編輯部、函授部、通訊部、印行部、圖書館。1924年5月,在已建立中央婦女部、青年團中央局、中央教育宣傳委員會等機構的基礎上,中共中央決定成立宣傳部。這是中國共產黨設立的第一個宣傳部,羅章龍任部長。宣傳部的職能是“在黨報上加重黨內教育的工作,并指導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政治宣傳亦急于有全國的進行規(guī)劃”。中宣部的職能比中央教育宣傳委員會更多一些。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開。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共9人。在四屆一中全會上,選出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張國燾、彭述之組成中央局。中共四大后,中共中央進一步加強黨中央機關建設。彭述之任中宣部主任(部長),中宣部委員有蔡和森、瞿秋白、鄭超麟、沈雁冰、黃玠然(原名黃文容)、羊牧之。中共四大后,中央宣傳工作的職能進一步增加和細化,先后設立了中央編譯委員會,編譯出版馬列主義書籍和工人常識等通俗讀物,主任由彭述之兼任;國民通訊社,宋云彬任社長。當時中共中央主管的報刊有:《向導》周報,主編先后是蔡和森、彭述之;《中國青年》,彭述之兼主編;《熱血》日報,瞿秋白任主編;《黨報》(不定期),陳獨秀兼主編。另還有《勞農》《中國工人》《中國婦女》等。1926年7月,“為使中央各出版物能有定期的檢查……為使中央對各地方的各種出版物能有周到的指導”,中央決定設立編輯委員會,由以上各刊物的主任、編輯組成。

        中共四大后,編譯、編輯和對群眾進行宣傳鼓動是中宣部的工作重點。而出版發(fā)行則不屬于中宣部的工作。1926年秋,中共中央決定建立出版發(fā)行部(從原屬中組部的發(fā)行部分出,擴大成立),部長由王若飛兼。中央還決定“中組部下設立傳布黨的印刷品的機關……必須借著傳布印刷品的方法,使我們與已加入職工、互助會、俱樂部……的工人之密切聯(lián)系”。由此可知,當時出版發(fā)行部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工作機構,傳播黨的印刷出版物工作屬于中組部而不屬于中宣部。

        1926年10月,隨著北伐軍攻克武漢三鎮(zhèn),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勢力由中國南部發(fā)展到長江流域。武漢地區(qū)的革命運動迅速高漲,工農運動蓬勃發(fā)展,武漢成為大革命的中心。為適應形勢需要,1926年11月,廣州國民政府決定由廣州遷至武漢,1927年1月1日正式在武漢辦公。從1926年9月起,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機關開始從全國調派大批干部到武漢,領導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

        中宣部在上述背景下陸續(xù)向武漢遷移。1927年2月中旬左右,中宣部機關工作人員羊牧之、黃玠然最先啟程,第一批到漢。3月中旬,瞿秋白乘船離滬到達武漢。到漢后,他以中央宣傳委員的身份實際領導黨在武漢的宣傳工作。

        瞿秋白等人遷漢后,留滬的中宣部人員有彭述之、鄭超麟等。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后,蔣介石日趨反動,上海的斗爭形勢日益險惡。在黨中央活動分子會議上,有同志提出反蔣口號,但陳獨秀、彭述之等人對蔣介石仍寄予希望。1927年4月1日,彭述之啟程去南京與程潛談判,希望繼續(xù)合作。彭述之此行并未挽回革命的險境。談判破裂后,他直接去武漢,于4月9日到達。彭述之的到達應視為中宣部正式遷到武漢。

        中宣部的另一委員蔡和森于1925年去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第六次擴大會后,留任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當中央機關遷漢時,他正在歸國途中。1927年3月31日,蔡和森回到廣州。之后,他馬不停蹄,與國際代表羅易等人一起北上,于4月3日到達武漢。

        4月上旬,陳獨秀、中宣部委員和大部分宣傳部工作人員以及文件資料先后從上海遷來武漢。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后,中共中央機關全部向武漢轉移。4月22日,少數(shù)在滬的中宣部工作人員隨同中央機關其他人員一行二三十人乘坐怡和公司的輪船前往武漢,25日左右順利到達。至此,中宣部全部由上海遷移至武漢。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wèi)在武漢背叛革命,武漢陷入白色恐怖之中。9月下旬,中共中央機關遷回上海,中宣部陸續(xù)遷返上海。中宣部結束其在漢半年多的短暫歷史。

        1927年,中共中央機關從上海遷到武漢,人員是陸續(xù)動身,先后到達,在武漢半年多又陸續(xù)遷回上海。于是形成一種特殊狀況:武漢時期中共中央機關各部門的領導人任期短、更換快。中宣部亦不例外。

        武漢時期的中宣部領導人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1927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中共五大召開之前,瞿秋白負責黨的宣傳工作。他以漢口輔義里27號為據(jù)點,主持《向導》周報等報刊的編輯出版工作。中宣部部長彭述之到武漢之后,因遭到多人反對,不再主持中宣部工作,黨的宣傳工作由蔡和森全面負責;第二個階段:中共五大后至八七會議前,蔡和森任中宣部部長。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漢召開。蔡和森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兼中宣部部長,全面主持黨的宣傳工作。瞿秋白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6月3日進入常委。5月中旬,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成立黨報委員會,瞿秋白任書記,分管黨報、黨刊的編輯出版工作;第三個階段:七一五事變至中央遷回上海之前,由瞿秋白領導宣傳工作。七一五事變前后,中共黨組織轉入地下。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實行革命總方針的轉變。會議選舉產生新的臨時中央政治局,選出常委三人:瞿秋白、蘇兆征、李維漢。瞿秋白全面主持黨中央工作,分管農委和宣傳部,任黨報總編輯。

        武漢時期,蘇聯(lián)人米夫為中宣部顧問。另外,5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成立黨的日報籌備委員會,由張?zhí)?、沈雁冰、汪原放組成,指定沈雁冰為書記。中共五大后,還成立了中央出版局,先是張?zhí)兹尉珠L,后由汪原放接任。

        當時中宣部內設三個科,下設一個圖書館、一個書店、一個印刷所(廠)。

        1927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了中宣部的內設機構及負責人。宣傳科——主要職責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各項政治主張,科長是尹寬。鼓動科——主要職責是針對當時某一具體事件做具體宣傳鼓動工作,科長先是米夫,后改為王明。出版科——主要任務是負責出版發(fā)行各種書刊工作,科長是黃文容,后黃文容調任陳獨秀的專職秘書,中央常委會決定王步文負責出版科并兼任《向導》編輯。尹寬和王明先后擔任中宣部秘書。除上面提到的,當時在中宣部機關工作的還有羊牧之、宋侃夫等20余人。

        中共中央于1923年建立了一個圖書館,它長期歸中宣部管理。1927年遷到武漢后,陳伯達是圖書館專職管理人員。

        中共中央創(chuàng)辦的長江書店和長江印刷所也在中宣部直接領導下工作。1926年2月,黨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書店被查封。北伐軍占領武漢后,中共中央決定在武漢另建一家書店作為公開發(fā)行機構。在上海專門負責黨中央文件和內部刊物印刷及發(fā)行的毛澤民奉命從上海到武漢創(chuàng)辦長江書店。毛澤民頻繁穿梭于上海和武漢之間,千方百計調運印刷物資,通過長江輪船的水手、茶房,將上海書店所剩書刊巧妙地運到漢口,解決書源。長江書店由蘇新甫任經(jīng)理,負責具體工作。長江書店先設在漢口后城馬路(現(xiàn)中山大道)血花世界(近民眾樂園)下首,后遷至漢口后城馬路與濟生路交匯處的一棟三層樓房(今漢口中山大道831號)新址營業(yè)。1927年1月,長江書店附辦長江印刷所,地址在漢口濟生路福生里,負責人為共產黨員倪憂天,工作人員有共產黨員毛齊華等。中共中央派倪憂天把上海文明印務局的全部機器運到漢口,他們到漢后很快找到廠房,裝好機器,開始工作。4月,毛澤民從上海遷到武漢,負責出版發(fā)行及其財務工作。

        民主革命時期特別是黨建立早期,中共中央的領導機關通常就是領導人的住地,辦公居住合二為一。因工作需要和時局變化,中宣部在漢期間先后有幾處辦公地。一處是漢口輔義里27號,這里是瞿秋白3月至七一五事變之前的辦公地兼住地。房屋是一棟二層樓,由瞿秋白夫人楊之華的哥哥楊葆青租來。楊葆青當時在武漢國民政府工作,他以灰色身份做掩護,為中共中央機關租用了多處住房。同住于此的有瞿秋白夫人楊之華、工作人員羊牧之等。瞿秋白經(jīng)常在此召開會議,會見沈雁冰、郭沫若等人,商談編輯出版事宜和宣傳工作。

        漢口四民街61號是中宣部機關所在地。這里有一棟主樓,一棟副樓,均為三層。最初遷漢的中宣部工作人員在此居住和辦公,中共中央的圖書館設在副樓。七一五事變前,彭述之、蔡和森以及部分中宣部工作人員都曾在此地辦公和居住。陳獨秀來到武漢后,也在此辦公和居住。中共中央秘書廳和中宣部有一個時期都在這里辦公,后來宣傳部擴大,房間不夠用,便搬出去另找地方。

        從漢口四民街61號搬出后,中宣部搬到漢口后城馬路附近的一個里弄。據(jù)宋侃夫回憶,這棟房子是他去租的。尹寬、王明等中宣部工作人員大多工作和居住在這里,蔡和森常來,但不常住這里。

        中宣部另一個辦公地是漢口銘新街13號。七一五事變前后,形勢惡化,蔡和森派宋侃夫再去租房子以防不測,宋租到這棟帶天井的二層小樓。當時,中宣部和中組部都在這里辦公,中組部在樓上,中宣部在樓下。尹寬、王明、宋侃夫等住在此地。蔡和森在此也有一個房間,他有時來召開會議或周末來居住。當時中組部和中宣部在一張桌子上吃飯。

        國共合作的北伐戰(zhàn)爭開始以后,中國共產黨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按照1926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中央擴大執(zhí)行委員會《關于宣傳部工作議決案》的規(guī)定,中宣部的職責是:編譯、出版、為中央收集資料,根據(jù)中央決議擬定政局宣傳大綱,指導各地宣傳工作等。陳獨秀在中共五大上的工作報告中說:“中央工作做得最好的是宣傳工作”,他又說“宣傳工作雖然做得比較好,但事實上他們主要是做了出版工作”。這既是對中共四大以來宣傳工作的總結,也是對中共五大以后宣傳工作的概括。在漢期間宣傳部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

        《向導》周報創(chuàng)刊于1922年9月,是中共中央的機關刊物。1927年初遷來武漢,編輯部設在今漢口中山大道的一個里弄。該報主要發(fā)表時事政治評論文章,以宣傳黨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指導群眾斗爭為主要任務。設有《中國一周》《世界一周》《通信》《讀者之聲》《什么話》等專欄。陳獨秀、蔡和森、瞿秋白、張?zhí)?、趙世炎等人經(jīng)常為之撰稿。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由王步文與張國燾接洽,每期稿件由張國燾審閱。為保證質量,中央政治局將供稿任務分配到黨的主要領導人。如,要求時任政治局常委的四人各為即將出版的第200期寫一篇文章:張國燾寫反對蔣介石的經(jīng)濟封鎖,陳獨秀寫關于國民黨問題,蔡和森、瞿秋白二人內容自定。編輯人員編好稿子后,經(jīng)常是由宋侃夫交給蘇新甫,然后轉給長江印刷所印刷,再由長江書店出售。從元月到7月,《向導》在漢共出版21期。1927年7月,汪精衛(wèi)實行“分共”后???。

        《漢口民國日報》是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的機關報,創(chuàng)刊于1926年11月20日。社址在原漢口歆生路忠信二里4號。董必武為總經(jīng)理(后任社長),毛澤民為經(jīng)理,宛希儼、高語罕、沈雁冰等共產黨員先后擔任總編輯,石信嘉、馬念一(馬哲民)、李達可等主要編輯人員和報社其他20多名采編人員也大都是共產黨員。沈雁冰等經(jīng)常向瞿秋白匯報工作,他們將中國共產黨的主張貫穿到報紙中,大量登載宣傳工農運動、反帝反封建斗爭的文章,揭露蔣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起到很好的宣傳鼓動作用,推動了革命運動的發(fā)展。《漢口民國日報》是一份以國共統(tǒng)一戰(zhàn)線面貌出現(xiàn),實際由共產黨人掌握并受中宣部領導的大型日報。日發(fā)行量一萬多份?!稘h口民國日報》共出版306期。汪精衛(wèi)背叛革命后,董必武辭去總經(jīng)理職務,報紙被迫改組,于9月???。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公開出版發(fā)行機構,長江書店和長江印刷廠在武漢的出版發(fā)行呈現(xiàn)前所未有的紅火景象。長江書店主要出版中共中央、中共湖北省委的主辦刊物《向導》周報、《群眾》周刊以及各革命團體的進步刊物,重印了新青年社、中國青年出版社的許多進步書刊,如《共產國際黨綱草案》等書。同時,自己也出版了許多新書。4月,出版了毛澤東的報告《湖南農民革命(一)》,即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該報告曾在《向導》上刊登部分內容,由于彭述之的阻撓而中斷。后在瞿秋白的支持下,長江書店出版該考察報告的單行本,瞿秋白親自為此寫序。該報告單行本的出版進一步擴大了黨領導的湖南農民運動在全國的影響。

        長江書店出版和代售的書刊除上述之外,還有《中國青年》《群眾》《前敵》《中山思想》《共產主義ABC》《共產黨宣言》《列寧傳》《馬克思學說》《國民革命》《漢口青年》《婦女生活》等近70種。長江書店開張時,所有從上海、廣州運來的書刊三天之內銷售一空,因添配的書接應不上,曾一度“拉鐵門”。長江書店在廣州、成都、重慶、長沙、南昌、安慶、萬縣、九江等地設有分店,發(fā)行量很大,影響相當廣泛。

        為進一步做好出版發(fā)行工作,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通過《長江書店章程》,明確其職責,規(guī)范了管理。會后,中央秘書廳將該章程抄寫兩份,交給出版局和長江書店發(fā)行所各一份。當時長江書店的出版發(fā)行為中共中央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補充了黨的活動經(jīng)費的不足。

        7月20日,長江書店被汪精衛(wèi)政府查抄。長江印刷廠也遭到破壞,印刷器材、紙張被搶。8月4日,長江書店在《漢口民國日報》刊登《停業(yè)啟事》,被迫停業(yè)。

        在武漢期間,中宣部經(jīng)常開會研究宣傳工作,制定宣傳政策。據(jù)宋侃夫回憶,中央在漢時有一個宣傳委員會,機構很大。馬日事變后,中央宣傳委員會在四民街61號開會。會議由蔡和森主持,到會的有:陳獨秀、瞿秋白、毛澤東、李富春、沈雁冰等。會議議題是討論湖南事件。陳獨秀說湖南農運過火了,漢口的工人斗爭偏激,武漢國民黨上層人士顧慮很多,頗多指責,要求宣傳工作把空氣緩和下來。一部分人同意他的意見,會上有爭論。毛澤東認為不是過火,兩湖的形勢很好,要發(fā)展這種形勢,不能遷就,更不能壓制,蔡和森和毛澤東的意見一致。5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對于湖南工農運動的態(tài)度》的決議案,表明中國共產黨對馬日事變的態(tài)度。其主要立場基本是中央宣傳會議上黨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態(tài)度。

        1927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決定成立黨報委員會,創(chuàng)辦黨的日報,還準備建立一個通訊社。黨報籌備委員會的成員張?zhí)住⑸蜓惚?、汪原放等定期在共產國際代表羅易處開會,商議辦報具體事宜。6月1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討論了黨的宣傳工作,決定催瞿秋白速出黨的日報,同時指定金樹成恢復籌辦“國民通訊社”。在6月17日的會議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研究了通訊社的經(jīng)費等問題。6月底以后,武漢的形勢逆轉,已經(jīng)不具備創(chuàng)辦黨報的環(huán)境和條件。7月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通訊社和黨的日報暫時不辦。這一時期,中共中央決定了諸多事項,都因大革命失敗而沒能實現(xiàn)。

        按照中共中央的要求,中宣部還有一項工作,就是收集各地重要信息,編輯匯總,刊印《每日通訊》,分送給中央領導及各部門領導閱。中宣部在武漢時,有工作人員負責剪報,分類收集各種報刊資料。黃玠然從宣傳部調到陳獨秀身邊后,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匯總陳獨秀所沒有參加的會議的信息,整理出來交給陳獨秀批閱。

        中宣部管理的中央圖書館從上海搬來大批圖書資料,黃玠然、宋侃夫、羊牧之等人花了好幾天時間進行清理。工作人員租來書柜和書架,將中西書籍分類按期編目,歸類上架。陳伯達專門管理圖書。在宋侃夫的記憶中,這個圖書館的規(guī)模很大,兩個房間聯(lián)在一起,供黨內同志借閱。周恩來等黨的領導人來借閱和看過文件資料。大革命失敗后,因為在武漢僅僅半年多,圖書資料工作剛剛起步就轉入地下了。

        八七會議后,黨的中心工作是發(fā)動各地進行武裝起義,黨領導的刊物全部停辦,出版發(fā)行工作也停止了。中宣部工作人員有的返回原籍原地投入新的戰(zhàn)斗,有的被派往蘇聯(lián)學習,有的繼續(xù)留在中央機關工作。9月底以前,中共中央宣傳部隨黨中央機關遷回上海。

        中宣部在武漢雖然只有幾個月,但是具有鮮明的特點:一是盡管時間很短,但是機構擴大,人員增加,形成了建黨以來宣傳隊伍的最強陣容。二是出版發(fā)行工作紅紅火火,開創(chuàng)了建黨以來黨的宣傳工作的新局面。大量書刊的出版發(fā)行,擴大了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擴大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革命方針的宣傳,對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進行了指導,在宣傳、鼓動群眾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三是積累了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干部。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宣傳工作的成效顯著,黨員干部在復雜的環(huán)境里經(jīng)受了考驗,受到了鍛煉,為以后黨的宣傳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jīng)驗。中共中央宣傳部在武漢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發(fā)展的重要篇章。

        猜你喜歡
        蔡和森中宣部漢口
        中宣部、文旅部、國家文物局發(fā)布重要文件
        客家文博(2022年1期)2022-08-22 06:30:54
        《小學生必讀》雜志獲中宣部出版局表揚
        “蔡和森建黨思想暨蔡和森誕辰126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隆重召開
        中宣部梁言順副部長一行蒞臨中國錢幣博物館參觀調研
        中國錢幣(2020年3期)2021-01-07 06:14:34
        《漢口北》
        學譯致用的日漢口譯教材與教學思考——以留學生日漢口譯課三種常用文本為例
        論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成員赴法勤工儉學之原因
        湖湘論壇(2016年2期)2016-12-01 04:22:52
        近十年來國內蔡和森研究動向
        金春燮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睒s譽稱號
        中國火炬(2015年9期)2015-07-25 09:47:48
        鮑羅廷與收回漢口英租界
        江漢論壇(2015年7期)2015-02-27 16:05:34
        日本精品极品视频在线| 国产自拍高清在线观看| 欲女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激烈的性高湖波多野结衣|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亚洲VR永久无码一区| 日本久久视频在线观看| 最美女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成人av一区免费看| 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av中文字幕少妇人妻| av国产免费在线播放|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97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av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av免费观看| 日本丰满少妇xxxx| 亚洲精品综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a午夜国产一级黄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清视频| 又黄又爽又无遮挡免费的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aⅴ毛片大全| 国产极品大奶在线视频|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 四月婷婷丁香七月色综合高清国产裸聊在线 |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影院| 天堂69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av免费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va|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欧洲一级无码AV毛片免费| 国产91精品自拍视频| 风流老太婆大bbwbbwhd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