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
解直角三角形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是聯(lián)系代數和幾何的橋梁,也是為高中進一步學習三角函數打好基礎,但不少同學初學某些性質、概念,因為理解不清晰,因此常常犯以下錯誤.
一、 忽視正弦、余弦的有界性
例1 計算 - cos40°+.
【錯解】原式=-cos40°+sin50°-1
=sin50°-sin50°-
=-.
【分析】應注意銳角三角函數的取值范圍,即:
0 【正解】原式=cos40°-+1-sin50° =sin50°-sin50°+ =. 二、 函數值與邊長大小無關 例2 在Rt△ABC中,如果各邊長度都擴大100倍,那么銳角A的正弦值( ). A. 擴大100倍 B. 縮小為原來的 C. 沒有變化 D. 不能確定 【錯解】A. 【分析】誤認為銳角的三角函數值隨著各邊長擴大100倍,其也擴大100倍. 實際上,銳角A的三角函數值只與它的度數有關,與其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大小無關,即只要銳角A的度數確定,其三角函數值也隨之確定. 【正解】C. 三、 概念理解不清 例3 如圖1,甲在60米高的大樓上A點看地面C點的乙的俯角為30°,則乙到大樓的距離CB為______米. 【錯解】∵從A點看地面C點的乙的俯角為30°, ∴∠CAB=30°, ∴CB=ABtan30°=20(米),即乙到大樓的距離CB為20米. 【分析】在上面的解題過程中,由于對俯角的概念不清楚,錯將俯角認為是∠CAB,而實際上俯角的定義是視線和水平線的夾角,即∠DAC=30°,故正確答案是60米. 四、 勾股數的誤用 例4 在直角三角形中,∠B=90°,a=3,b=4,求邊長c的值. 【錯解】由勾股定理得,c===5. ∴c=5. 【分析】在上面的解題過程中,習慣于3,4,5是一組勾股數,c=5前提是在∠C=90°的直角三角形中,而本題∠B=90°,∴b是斜邊,故正確答案是c==. 五、 忽視雙直角三角形 例5 已知在△ABC中,∠A=30°,AB=40,BC=25,則S△ABC=______. 【錯解】如圖2,過點B作AC的延長線的垂線,垂足為D, ∵∠A=30°,AB=40, ∴BD=20,AD=20, 又BC=25,∴CD=15,∴AC=20-15, ∴S△ABC=×20-15×20=200-150. 【分析】因為已知條件是“角、邊、邊”,根據學過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識,我們知道,只具備“角、邊、邊”不能確定一個三角形,也就是說還有另一個三角形,即如圖3的情況. 易知此時S△ABC=200+150, 正確答案為S△ABC=200±150.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