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晶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對中年段語文教學的要求:“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薄澳艹醪桨盐瘴恼碌闹饕獌?nèi)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而第一學段并無此閱讀要求??梢妼θ蠈W生而言,這無疑對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提出新挑戰(zhàn)。如何幫助學生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呢?語文老師必須找到一把打開深刻理解之門的鑰匙,在一次次語文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強化閱讀理解能力。
筆者認為,引領(lǐng)學生找到關(guān)鍵詞句精讀課文,有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并做了如下嘗試。
一、抓文眼建理解磁場
1.什么是文眼?托爾斯泰說:“優(yōu)秀的藝術(shù)構(gòu)思,應該有這樣一個點,所有光會集中到這一點上,或從這一點放射出去?!焙谜n堂是一門藝術(shù),應該找到文本最核心的點,從而輻射全篇理解。這個核心點應直指文章中心,是理清全文脈絡也是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的關(guān)鍵,這就是文眼。
2.為什么抓文眼?在閱讀教學中,若教師提煉到文眼,并抓住文眼打開教學思路,就好比建筑大師格羅培斯設(shè)計的最佳路徑,縱橫連貫部全的教學內(nèi)容,為學生建立理解的磁場,有利于引導學生突破課文重點與難點、學生的疑點,避免教學內(nèi)容的泛化。
3.怎么抓文眼?文眼,可以是一個中心詞、一句中心句或段,它代表著文本的核心價值。例如,《金子》一課,題眼即文眼。金子含義深刻而豐富,全文最核心的價值是讓學生理解彼得靠哪些如金子般的方法獲得成功。因此,扣住此文眼,教學主線應設(shè)計為“創(chuàng)設(shè)情境,知金—抓關(guān)鍵詞,尋金—拓展延伸,驗金—總結(jié)學法,存金”,步步深化學生的理解。
二、扣詞句掘理解深度
圍繞教學主線,教師應選擇教學側(cè)重點,在課文中尋找最核心的詞句作為理解抓手,引導學生品味課文語言,理解文字蘊藏的含義,體會言語里流淌著的情感?!督鹱印芬徽n中最核心的詞是體現(xiàn)彼得勤勞肯干的“全部精力”、“埋頭苦干”;反映他善于觀察的“發(fā)現(xiàn)”,體現(xiàn)他肯于思考的“若有所悟”,抓住這些詞理解彼得金光燦燦的方法,便尋得文本真金。
這些散落在文中的核心的詞句如何讓學生捕捉到,如何讓學生尋到真金,理解真金的背后的含義,讓課堂洋溢濃濃的語文味?筆者思考并探索著:
1.尋詞句,尊重個性感悟。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薄耙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guān)鍵詞不是教師眼里的關(guān)鍵,而是學生眼里的關(guān)鍵,應讓學生潛心會文,尋找關(guān)鍵詞句表達自己的理解與感悟。
根據(jù)此意圖,筆者設(shè)計了這樣的大問題:默讀2-7小節(jié),邊讀邊思考:彼得實現(xiàn)夢想,靠的是?搖 ?搖,并寫下來,將書中證明你想法的詞用“○”圈出來,句子用“ ”畫出來。
雖然網(wǎng)放得足夠大,于三年級學生而言,要對全文進行信息定位與檢索,有點難度,但這樣做將學生自讀自悟的權(quán)利最大化,讓學生如魚兒般在大江里馳騁得自由自在,即使迷失方向也不怕,老師守在身旁靜靜等待學生發(fā)出信號,為其指引航向。
2.品詞句,促進深度理解。當學生鎖定關(guān)鍵詞語泛泛而談時,教師即可在讓學基礎(chǔ)上進行導學,帶著學生品詞析句,把學生送到理解最近發(fā)展區(qū)。為深化學生的理解,筆者從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品詞析句的能力:
(1)由詞想象促理解
想象彼得的種花情景:是啊,一個“全部精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幅辛勤耕耘的畫面。
驕陽似火的夏天,花兒們被曬蔫了,彼得?搖?搖?搖?搖;
狂風暴雨中,為了保護花苗,彼得?搖?搖?搖?搖;
天剛剛亮,為了讓花苗上不長蟲子,彼得?搖?搖?搖?搖;
花兒綻開了美麗的花朵,得準備去市場賣啦,彼得?搖?搖?搖?搖。
學生通過想象彼得勞作時的畫面,感受到他付出全部精力種花的勤勞與辛苦。
(2)比較詞句促理解
1.點紅“埋頭苦干”,讀讀它所在句子,你好像看到他怎樣埋頭苦干的?指導朗讀,讀出彼得付出的努力。
2.出示“全部精力”所在句子,與彼得“埋頭苦干”的句子進行比較:無論是彼得淘金還是種花,他都付出了辛苦勞動,表現(xiàn)出勤勞品質(zhì),為什么結(jié)果卻不一樣呢?
3.看來,僅僅有勤勞是不夠的,還得有怎樣的方法?我們聚焦三、四小節(jié)讀一讀,找一找。
借助比較,便輕而易舉地打破學生固有的思維套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從而向思維深處漫溯。
(3)表演語境促理解
師:假如你現(xiàn)在就是彼得,你正站在土地旁邊望著松軟的土地上長出的綠茸茸的小草。我是一名路人,走到你身邊對你說:“嗨,你在看什么呢?”
生:我在看土地上長出了一層小草。
師:有什么稀奇的?太尋常了吧!
生:不尋常,這土地上能長草說明土地肥沃。
師:那又怎樣?
生:土地肥沃就可以種花。
師:種花有什么用?
生:種花就有人來買,買的人多了,用不著幾年我就會成功的。
師:呀!我怎么沒想到,我真想夸夸他,你們替我夸。
生:聰明、愛動腦筋。
師:這動腦筋的過程就叫悟,為什么是若有所悟而不是恍然大悟呢?
通過設(shè)計彼得與路人的對話,把彼得悟的整個過程展開,并讓學生感受到他善于思考無疑如閃光的金子。
引領(lǐng)學生品詞析句,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理解走向深入,并體會課文中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超文本擴理解廣度
文本的容量畢竟有限,如果教者注意到文本中哪些地方該讓學生超越,就可使學生在超越中延伸閱讀理解的廣度。
三、拓展延伸,驗金
1.不僅彼得獲得了真金,還有一些成功人士也獲得了真金。你知道哪些成功人士的故事?提煉真金。
2.教師補充名言:
成功=99%汗水+1%靈感——愛迪生
成功的秘訣,在永不改變既定的目的?!R梭
教師不應該局限于彼得所找到的真金,可從其他成功人士身上找到彼得同樣的真金,也可找到不一樣的真金,適時的超文本即是對文本價值的深化,也是對其作用力的補充。
當然,如何用好關(guān)鍵詞句這把鑰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年級閱讀教學應該牢牢抓好這把鑰匙,引導學生潛心會文,讀中得言,讀中得意,讀中增強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