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勝娟
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作品都講究留白,即在作品中有意不透徹地表現(xiàn),留下一些空白讓欣賞者用各自獨特的想象填補,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同樣,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優(yōu)秀藝術(shù)作品,作者也會使用含蓄的藝術(shù)手法留下一些空白獲取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我們應積極挖掘教材中留下的藝術(shù)空白,找準教材中最能促發(fā)思維的想象點,引導學生補充這些空白,讓學生馳騁想象、縱橫思維,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不僅調(diào)動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表達和寫作能力,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達到對文本個性化解讀的目的。
一、巧用情節(jié)進行補白,引導學生走近文本
文學作品中,作者由于構(gòu)思、煉意和布局謀篇的需要,常常在敘述事情發(fā)展的過程時省略一些情節(jié)。對于這類“空白點”,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去感知、去體驗,以此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然后在調(diào)動學生知識經(jīng)驗、生活積累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充實情節(jié)內(nèi)容,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對文章的情感體驗更細致。
例如,教學《普羅米修斯》一文時,結(jié)合描寫普羅米修斯忍受痛苦的文字:“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huán),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又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蔽以O(shè)計了這樣的情節(jié)進行補白:“他遭受的痛苦僅僅是這些嗎?僅僅是一天、兩天嗎?教師動情描述,整整3萬年來,一心為人類著想的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腳下是萬丈深淵,讓人心驚膽戰(zhàn),3萬年里,夏日炎炎,太陽像火球似的炙烤著大地,狂風來了,雷電來了,兇惡的鷲鷹也來了,同學們,普羅米修斯受罰的情形看到嗎?你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紛紛補白:我仿佛看到了普羅米修斯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冬天北風呼嘯,皚皚白雪,雪花落在他的頭上、腳上,他幾乎成了一個冰凍的雪人:炎炎夏日里,太陽炙烤著他,皮膚被曬得全部裂開;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盡管如此,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在引導學生對這處“空白點”進行想象后,學生更深入地體會到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這樣的補白既豐滿人物形象,又強化說的訓練,切實做到語文姓“語”。
二、巧用插圖進行補白,升華學生心中情感
針對兒童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新教材配備了大量彩色插圖,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些插圖是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課文內(nèi)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小學語文教學最直觀、最簡便的“教具”和“學具”。課文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深化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有效載體,也是陶冶學生心靈情趣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蘊涵在課文插圖中的知識信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把文中描繪的情景和表達的感情具體描述出來,從而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內(nèi)涵。
如我在教學《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時,課文中有一幅插圖,描述的是2012年10月19日全長1338米的風火山隧道勝利貫通時的場景。為了讓學生更能感受到建設(shè)者們身上無私奉獻、樂觀向上和科學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學生試著為這張照片寫一篇解說詞。
學生這樣寫道:2012年10月19日,全長1338米的風火山隧道勝利貫通,世人的目光在這里聚焦。風火山隧道口上高高地樹起“世界第一高隧,風火山隧道”的牌匾。鞭炮聲、歡呼聲、掌聲把風火山變成歡樂的海洋。筑路大軍們揮舞著彩旗,高呼著“勝利”的口號,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歡慶他們的勝利。
三、巧用標點仿寫補白,使閱讀變得細膩
標點符號在文章中起著重要作用。如果文本是一個整體,那么標點就是其中跳動的血液。標點的留白使讀者對文章的理解、想象更豐富,語文教學中要善于抓住標點補白,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讓小小的標點鮮活起來,變成一縷縷躍動的思緒。
如教學《愛如茉莉》時,我?guī)ьI(lǐng)學生巧借標點,體會語言文字背后隱含的深意,我出示這句:“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后,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對這句話加上自己認為合適的標點符號。學生加上標點后這句話就變成了:“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加上感嘆號后,情感更加強烈:“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表達強烈真愛的同時,省略號給人留下無窮的回味……我總結(jié):“同學們理解得不錯,可是作者為什么偏偏運用了不起眼的逗號、句號呢?”學生這才感悟到真愛是平平淡淡的。
四、巧用結(jié)尾進行補白,放飛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
不少課文的結(jié)尾言雖盡意未窮。作者為了在表達上更有效果,往往在結(jié)尾處留下空白,給學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抓住這一“空白點”進行補白,就能延伸情節(jié),開拓想象空間,放飛學生思維。如《小攝影師》結(jié)尾處這樣寫道:“請轉(zhuǎn)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备郀柣鶎τ浾吆托∧泻⒌膽B(tài)度上形成鮮明對比。小男孩還會再來嗎?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展開想象,往下編寫這個故事。由于學生的“期待視野”不同,續(xù)寫的文章五花八門,但都突出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guān)懷備至的感情。
“留白無處不在,善補才能精彩”。教師只要在平時教學中留心留意、用心揣摩,發(fā)掘文本的“空白點”,在課堂上靈活利用“空白點”,并讓學生有充裕時間進行補白,就能真正做到“跳出教材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