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德
摘 要: 在高三復習的教學起點把握上,我們始終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關擺在首要位置,平時考試命題難度控制在0.7-0.8,爭取在過好基礎關的同時樹立絕大多數(shù)同學的學習信心。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加強解計算題的規(guī)范訓練,答題時應抓住關鍵詞句,準確表達問題的中心詞意,在理解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學會設計實驗,做一定的訓練,以適應此類題型的考查。
關鍵詞: 高考物理 復習工作 教學起點 心理輔導
一、抓好三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從上學期期中考試結束開始到省質檢前(綜合質檢)才完成,主要是夯實雙基知識。復習的依據(jù)是結合課本應用“優(yōu)化設計”按章節(jié)知識要點,抓典型例題,重章節(jié)后知識系統(tǒng)化,會畫知識樹,通過習題了解章節(jié)之間的聯(lián)系,吃透教科書,落實一本參考書的原則,其他參考書、中下生一律要求不涉及。讓學生明確解題過程中,哪些是得分點,并且準確表達得分點,養(yǎng)成規(guī)范解題的習慣,提高得分率。
第二輪復習從省質檢后至六月中旬,主要是要重視主干知識、重點知識的理解和熟練運用。查缺補漏、強化訓練,對高頻出現(xiàn)的熱點、考點實現(xiàn)過關式的落實,同時每周進行一次綜合考試,以適應拼盤式試卷,調試各科的時間安排和思維轉換。事實證明,該做法是明智的也是成功的,如電路中的線路連接屬初中知識,但我們還是再畫出實物圖,在黑板上演練,直到全體同學都過關為止。
第三輪復習從六月中旬到七月初,主要是再次回到課本、回到基礎:首先是加深理解、落實過關:(1)課本上的重要概念、規(guī)律、定理定律的描述:(2)課本上的學生實驗、演示實驗;(3)部分習題。其次是閱讀第一輪、第二輪復習的試卷、練習卷和??季?,少部分的熱身練習,保持一定題感,再次揣摩出題者的意圖,以便對癥下藥。
二、把握教學起點,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高考命題從以知識為立意轉換成以能力為立意,但知識是能力的載體,能力是在獲取知識的過程培養(yǎng)和發(fā)展起來的,離開知識能力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高考中的物理試題中易、中、難分值比約4:4:2。我們的口號是“拿下80%中的90%,完全可以上本科”,這對中下生有很強的鼓舞作用,能讓他們樹立信心,認識到扎實學好雙基就能立于不敗之地。
三、落實過關,不折不扣
教學能否出成績,關鍵的一環(huán)就是檢查與落實。落實的部分分為以下幾點:(1)平時常規(guī)的作業(yè)批改、講評,做到有交有批改,部分學生面批面改,每次檢測后有反饋,要求學生自查自糾,做成錯題集。由于學生學習水平不同,層次不同,因材施教要求盡量分層布置作業(yè),并做好導優(yōu)輔差工作:給基礎差的同學布置最基礎的作業(yè),讓他們抓好雙基;尖子生重復性題目少做,附加選擇能力較好的題,給他們更大的自由空間,鼓勵他們精益求精,爭取高分。(2)鉆研高考試卷和考綱發(fā)現(xiàn):高考試卷還是有機可循的,某些熱點出現(xiàn)的頻率是極高的,如:機械振動與波的圖像、氣體的圖像、含容電路、物理光學中的干涉、衍射的應用、彈簧類問題、LC振蕩回路、交流電有效值的計算、電阻測量、衛(wèi)星問題、核能計算、帶電粒子在場中的運動、動量與能量,等等。我在做好熱點應對方法總結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自我落實的積極性,自己找題,自己過關,避免太多無畏的重復性勞動,這樣學生比較明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節(jié)省時間也增強考試的自信心。物理科歷來是女生成才路上的最大攔路虎,她們認真,但總結能力較差、方向感較弱的弱點在這種過關方式中得到有效克服。(3)落實教科書中的需要記憶的知識和部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應用型題目。如:高二課本中:薄膜干涉兩束光的反射位置;增透膜的應用;衍射條紋的特征;電磁波譜和產(chǎn)生機理:紅外線和紫外線的作用;幾種光譜:光電效應的特征及應用。高三課本中的:示波器原理,回旋加速器原理:質譜儀;流量計;磁流體發(fā)電機:速度選擇器;高頻焊接原理等。
四、說題活動,人人參與
物理題難就難于從讀題中得出物理情景,再從情景中提取物理模型,并選用合適的規(guī)律進行解答計算。高三復習由于時間緊內容多,需要大課容量,往往給學生讀題的機會較少,學生審題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一旦接觸題目較長的、立意較新、背景較新的題,往往就沒有信心讀完,即使看完也無法準確提煉出題一的已知,更談不上挖掘隱含條件。
在下學期的綜合復習中,我有意識地每階段抽出一節(jié)課來上說題課,專門找階段復習內容相關的綜合性、結合實際較強的、篇幅冗長的綜合題(每節(jié)約5—6題),請學生說題,主要說出題中情景,畫出草圖,挖掘隱含條件,討論有效方程,該活動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和支持,課堂氣氛活躍,由學生各自發(fā)表意見,不斷補充、糾正,最后提煉出正確的物理情景。他們咬文嚼字、摳字眼,還會評判題目是否嚴密,還會自己變題,自己加條件,在說題的同時懂得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五、心理輔導,責無旁貸
我認為,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角色并無太大區(qū)別,因為同樣的教育對象要求兩者所具備的起碼素質是相同的。一名成功的班主任首先必須是一位專業(yè)過硬的好教師,同樣的,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只懂得教書而不知育人的科任老師能有夠真正把課上好,畢竟學生的認可是一切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課堂氣氛的好壞是檢驗你授課是否成功的標準,課堂上我注重師生情感交流和互動,并不十分注重師道尊嚴,課堂活而不松,效果良好。
高三學生課務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疲憊厭學者比比皆是,每次考試后遺癥不少,單純的批評與指責毫無作用,反而將學生推出學科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分數(shù)觀是每個老師應盡的責任,“從試卷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弱點,從試卷中看到自己的希望”成為學生考試中的口號,“帶著試卷找老師”更成為他們考后的常規(guī),試卷分析是很累人的:既要分析缺點,更要分析出希望。
臨近高考,停止學科指導,對那些自我調適能力較差或精神狀態(tài)差急需幫助的同學加以心理輔導,盡量讓他們丟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記得入場前,我提醒他們如果有線路連接就先用鉛筆連一遍,后用鋼筆蓋上,出來后學生都講:老師真神,好像知道考題似的,我們看到這題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樣。
六、不足與反思
“學生是老師的一面鏡子”,教學中仍折射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復習中,幾種能力的培養(yǎng)都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審題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推理能力、表達能力等,但對于運算能力的重視力度還很不夠,師生都認為是屬數(shù)學范疇,繁難的數(shù)學計算不太可能出現(xiàn),導致考試中計算分丟失嚴重,這個教訓一定要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