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志英
摘 要: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校的主人。學校在對班主任、教師的考評中只有充分重視來自學生的意見,才能使考評得到學生認可,更加客觀、公正。
關鍵詞: 工作考評 班主任 教師工作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體現得愈來愈充分。但是,我們在給班主任、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考評時,卻沒有能高度重視來自學生的意見。沒有學生的充分參與,我們能保證讓學生、家長對我們評出的結果認同嗎?能保證讓老師心悅誠服嗎?例如,有些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考評時,常會出現一些很值得思考的現象:某某老師被評為先進老師,但他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卻對此結果表示驚詫,甚至議論紛紛。說明學校的評比結果與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定位是不相符的。原因是這些老師教學成績的取得往往以加班加點,以犧牲學生更多課外時間為代價換來的,盡管每次考試成績不錯,但因此陷入“題山課?!敝械膶W生卻滿腹怨言,意見紛紛。在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有的班級表面上看來各項工作成績斐然,在學校綜合考評中理所當然被評為先進,但是學生卻對他們的“先進班級或先進班主任”不以為然。他們在心目中對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并不贊成,甚至還可能很有意見。主要原因是考評標準注重的是結果,是一些看似公平公正的積分、均分、人數等一系列數字,再加上 “一票否決”現象(類似的一票否決時下很流行,幾乎絕大多數學校都在實行),這些促使班主任、任課老師想盡辦法,不惜采取一些有悖教育原則、傷害師生感情的舉措,提高各項積分。這點作為工作多年來一直擔任班主任及教學工作的我深有感觸。例如:為了班級的量化積分,我曾讓學生犧牲上課時間在剛掃完的清潔區(qū)里留守一會兒,確保在檢查打分以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我曾和同學們一起為了應付學校的各項檢查而認真尋找其中一些檢查規(guī)律;我也曾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占用學生的自習時間;我也曾……在這里我之所以說出這些個“我也曾”來,絕不是嘩眾取寵或借以顯示自己多么善于自我批評,只是覺得有些矛盾和內疚,而說出來覺得有些釋然。當然,隨著年齡增長,面對所謂的考評積分,我現在已經不再像以往那么在意,為了班級或學科積分,我不會犧牲學生的利益,讓這些“我也曾”現象不再發(fā)生。但是,看著身邊的同仁,特別是一些干勁十足的年輕教師們仍然興趣十足、樂此不疲地做著這些事情,我的心情很沉重。特別是每當看著、聽著班主任或任課老師對那些成績較差、表現不好的學生進行的一些“善意”批評教育時所用的一些方式和語言,真是讓人既擔心又難過。那些一不小心觸犯了“班規(guī)”,特別是因此被扣班級積分的學生的狀況就更不妙。我曾私自進行過一些調查,許多“先進班主任和老師”在所任班級學生心目中不僅不先進,反而很糟糕。特別是在學生畢業(yè)或離開后,每當再提起這些曾給他們傳道授業(yè)的老師時,他們表露出來的往往不是應有的感激或思念,而是一份并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回憶。我認為這些老師在得到了暫時的榮譽和利益時,可能因此失去作為老師的最珍貴的東西——學生的愛戴。究其原因不能不說與考評方式和標準有直接關系。
對班主任、教師只注重結果、數據的考評標準,負面作用是明顯的,是迫切需要改進的。我認為考評應該重視來自學生及學生家長的意見。當然,如何操作,采用何種形式讓學生、家長們能說出真心話,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和實驗。不少學??赡艹8阈╊愃朴趯W生座談會、家長座談會、問卷調查之類的活動,用以征集學生的意見或建議。這些活動盡管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也可收集一些情況。例如,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中,那些學生很不喜歡、很反感的老師不僅不能評為先進,反而要認真學習、反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許多學校只是對調查中發(fā)現的一些矛盾特別突出、反映特別強烈的事情予以關注,整體結果卻不會真的被納入對班主任及教師的考評標準中。近年來筆者所在學校在這方面應該說做得比較好,在近期舉行的評選校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活動中將學生評教結果視為整個考評工作的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些舉措使老師受到很大震動,特別是那些在考評中學生評出的滿意率不高,指出問題較多或學生意見較大的一些老師,在事實面前他們不得不對自己的一些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改進。
學生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對象和主體。我們的一切活動都應圍繞更好地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開展。在對班主任、教師工作進行考評時,如果我們不真正想學生所想,不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和選擇,那么后果將是嚴重的。筆者衷心希望所有學校在對班主任、教師工作進行考評時,都能充分重視來自學生的意見,使考評更加客觀、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