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偉
關于學生作文難的問題,語文教師都心有體會。不少學生寫的作文不是偷梁換柱、胡編亂湊,就是雖盡力寫,但高談闊論、空話連篇,凈寫些陳芝麻之事,沒有一點新鮮感,使人看得直打瞌睡。近年來,我一直在教學中探索,試圖尋找突破口,下面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著重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它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是檢驗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工具,同時是一個人綜合能力最真、最好、最全面的體現。它能最大限度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也能為將來的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初中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學生普遍存在畏懼作文,感覺無事可寫,無從下筆的情況。其次,層次不清晰,思路混亂。學生寫出來的東西往往語感不強,邏輯性差,很少有主題句,偶爾有了主題句,下面的支持細節(jié)也不能很好地說明主題句。另外,文章整體內容缺乏一致性、連貫性,內容安排上無主次之分,所以讀完之后有時甚至全然不知所云。最后,表述不清晰。學生可能明白作文題目的寓意,但即使肚子里有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出來。本來豐富有趣的素材或寓意深刻的題目,提筆寫完后如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更有甚者就是換了一種口味。原本一望無垠的碧綠蒼茫的草原,經自己筆下描寫后變成枯萎、毫無生氣的老槐樹。
三、初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感受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潑流不息?!鄙钐幪幗晕恼?,可以給學生一則熱點新聞,讓他們寫一兩百字的點評,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想;給他們一位名人、明星或偶像,讓他們說說自己的看法;給他們一個畫面,讓他們配上一段說明;給他們一段歌詞,讓他們品評鑒賞……生活中有太多的情景值得寫,將各種短小的情景積累起來,可以為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只要長期堅持,學生就會從中不斷得到生活材料的積累、思維的歷練、情感的觸發(fā)、靈感的萌動,從而達到信手拈來、隨心成文的境界。
2.引導學生分析命題作文的特點。
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學生怕寫作文,其實最怕老師布置命題作文,學生對命題作文的內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說,硬叫寫,其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種作文命題,無論是何種體裁,不論是何種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F行的課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內容與現代生活距離久遠,削弱對學生的吸引力,應該另外選擇內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為剖析的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學生把握命題這一特點,就能避難趨易,像庖丁解牛那樣,“以無厚入有間”,做到“游刃有余”。
3.說寫并用,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
作文應包括口頭作文和書面作文。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能力,具體地說,即教學生學會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寫作文時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的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說出來再寫。
培養(yǎng)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能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而且能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條理清楚。
4.挖掘范文,練習仿寫。
傳統(tǒng)教學范文還是有不少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處的,可以把其當做學生模仿寫作的典范。但是,教師應在教這些課文之前,做好寫作安排,使教者心中有數,學者學有目標。在評析課文時,著重分析作家觀察、發(fā)現、思考、聯想、選材、構思的方法,講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點,讓學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求學生學范文之取材分析、布局謀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襲,讓學生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發(fā)揮,最終變?yōu)樽约旱臇|西。學生一旦掌握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問題得到解決,教師往后的作文教學工作就有良好的基礎。
5.積累寫作素材,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魏書生老師在班主任手記中提到“寫日記是道德長跑”。我認為,寫日記不僅是道德長跑,還是作文長跑。每天把自己的收獲、感受或身邊的人和事寫下來,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思考身邊的問題等,做到行筆如流水,在最短的時間里寫完日記。這是作文材料的來源和積累的有效方法,也是走上寫作成功道路的關鍵。以前作文,學生因沒有材料可寫,硬要編造一些與自己毫無聯系和瓜葛的人與事。父母本來健在,卻把自己寫成可憐的孤兒;這地方本來就沒有公共汽車,卻要說成每天坐公共汽車上學。假話、空話連篇,還出現成百上千搶救落水兒童、扶老奶奶過馬路、學雷鋒給老人讓座的作文,一看就讓人生疑,顯得很不真實,根本沒什么真情實感可言。其實大家身邊都有許多耳聞目睹的事值得寫,如果平時注意觀察,發(fā)現身邊的人和事,作文時根本用不著挖空心思天南地北搜索材料,有了“米”還怕“巧婦”做不出好飯來嗎?
寫作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的實踐課,寫作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融入生活,體會生活,用心感悟,珍惜師與生間的每一次的心靈觸動,鼓勵學生的每一次靈感捕捉,給予學生信心,使他們的寫作水平在正確的指導下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