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富
思路分析:
1.空氣鞭炮是周口市一位“80后”小伙兒王新明發(fā)明的既能聽到鞭炮響聲、又環(huán)保無污染的鞭炮.使用空氣鞭炮產(chǎn)生的爆炸聲是空氣____產(chǎn)生的,聲音通過____傳人人耳.
2.日常生活中聲音的“高”與“低”,其物理意義是不同的,有時指音調(diào),有時指響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聲高歌,這里的“低”指的是____,“高”指的是____.成語“震耳欲聾”,從聲音的特性分析,描述的是____的大小.
3.接聽電話時,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聲音,這主要是根據(jù)聲音的____(填“音調(diào)”“響度”或“音色”)來判斷的,如圖1中甲、乙所示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圖,從圖形可知:圖____是噪聲的波形,圖____是樂音的波形.
4.減弱噪聲的途徑有三條:北京市區(qū)內(nèi)禁止汽車鳴笛和燃放煙花爆竹,這是在____減弱噪聲;在公路邊設(shè)置屏障墻,在住宅區(qū)內(nèi)種草、植樹,這是在____減弱噪聲;聽到巨大的響聲,應(yīng)立即捂住耳朵,張大嘴巴,這是在____減弱噪聲.
5.醫(yī)生正在用聽診器為病人診病,聽診器運用了聲音____(填“具有能量”或“能傳遞信息”)的道理;來自患者的聲音通過橡皮管傳送到醫(yī)生的耳朵,這樣可以提高聲音的____(填“音調(diào)”或“響度”).
6.遠處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大雨可能即將來臨,這說明聲能夠傳遞____;外科醫(yī)生可以利用超聲振動擊碎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這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__.
7.兩人相距較遠說話時,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但同樣情況下,用自制的“土電話”就可以聽到相互的說話聲:耳朵貼在鐵軌上能聽到遠處火車開來的聲音而站起來就聽不到了,對此,請你提出一個要研究的問題:____,
思路分析:
8.下列關(guān)于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人們可以用聲學儀器接收超聲波來判斷地震的方位和強度
C.振動停止了,聲音能繼續(xù)傳播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擊同一音又是為了探究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guān)系
9.關(guān)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倒車雷達是利用回聲定位探測車后的障礙物
B.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C.聽診器能增大振幅,使響度增大
D.“聞其聲而知其人”是根據(jù)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10.如圖2所示四個聲現(xiàn)象中,可以用相同的聲學知識解釋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1.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裝入不同量的水,用細棒輕輕敲擊,會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與此類似,當醫(yī)生給病人檢查腹部是否有積水時,常會用手輕輕敲擊患者腹部,細細傾聽其發(fā)出的聲音,此為“扣診”,醫(yī)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積水主要是根據(jù)(
).
A.聲音的音調(diào)
B.聲音的響度
C.聲音的音色
D.聲音是否悅耳動聽
12.下列對聲現(xiàn)象的描述,應(yīng)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悅耳動聽”說明聲音的響度較大
B.“隔墻有耳”說明墻體可以傳播聲音
C.“聞其聲而知其人”說明根據(jù)音調(diào)可以辨別來人是誰
D.“大雪過后,萬籟俱寂”說明大雪會使聲音完全消失
13.圖3所示為某中學的操場,廣播室在操場兩端架起兩個音箱s1和S2,李老師繞場一周試聽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處(它們分別是各邊的中點),覺得有兩處聲音含混不清,則這兩處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4.廣場舞是中國大媽非常喜歡的一種健身活動,但同時廣場舞的音響卻給周邊住宅樓里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響.為了使雙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諧相處,你認為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是(
).
A.住宅樓里的居民都戴一個防噪聲的耳罩
B.禁止廣場舞活動
C.跳舞的大媽都戴一個播放音樂的耳機
D.住宅樓內(nèi)安裝噪聲監(jiān)測裝置
15.如圖4所示分別是音叉和鋼琴發(fā)出的兩列聲波在同一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則這兩列聲波(
).
A.音調(diào)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均不同
16.對于吉他發(fā)出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樂曲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人人耳的
B.變換手指按壓弦的位置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
C.用力撥動吉他弦可以提高聲音的音調(diào)
D.撥動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變吉他的音色
三、實驗探究題
17.為了探究聲音的特性,小東將鋼尺的某處壓在桌面上,保持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一定,分別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lián)軇愉摮叩牧硪欢?,如圖5所示.實驗中發(fā)現(xiàn),鋼尺被壓得越彎,上下振動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響.
(1)小東想探究聲音的特性是(
).
A.響度
B.音調(diào)
C.音色
(2)小紅認為實驗證據(jù)中存在錯誤,請你說明理由____
(3)圖5中____(“甲”或“乙”)顯示了小東的錯誤操作.
(4)改正實驗后,他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會逐漸變____.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振動,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鋼尺發(fā)出聲音的頻率小于____Hz.
18.如圖6所示,當敲響音一叉乙時,觀察到與音叉甲接觸的乒乓球會____,這一現(xiàn)象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____,也。能說明聲音可在空氣中傳播,還能說明聲波能傳遞____.
19.一位同學在如圖7所示四個相同的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辨出“do(l)、re (2)、m1(3)、fa (4)”四個音階,就探究出“音調(diào)與空氣柱的關(guān)系”,請回答:
(1)這位同學對瓶吹氣時會引起空氣柱____.
(2)這位同學分辨出四個音階,得出“空氣柱的長度不同,____不同,空氣柱的長度越短,頻率就越____”的結(jié)論,
(3)這四個音階相對應(yīng)的瓶子序號是____.
(4)若用小棒敲擊四個玻璃瓶也能發(fā)出“do(l)、re(2)、m1(3)、fa (4)”四個音階,則四個音階相對應(yīng)的瓶子序號是____.
20.在課堂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聲音怎樣從發(fā)聲的物體傳播到遠處?小明和小剛經(jīng)過討論后提出一個猜想:聲音傳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東西為媒介.為了驗證這個猜想,他們設(shè)計了如下的實驗:
(1)把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小明輕敲桌面,小剛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上,他____(填“能”或“不能”)聽見小明輕敲桌面的聲音.
(2)兩張桌子離開一個小縫,小剛____(填“能”或“不能”)聽見小明輕敲桌面的聲音.為此,他們得到了結(jié)論:____,放學后,小明和小剛走到車站附近時看到一根閑置的長鋼軌架在路邊,小明提議利用鋼軌再做一次課堂上的實驗,這次,由小剛在鋼軌的一頭用石塊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貼在鋼軌的另一頭.結(jié)果他聽到了兩次聲響,“這是為什么呢?”小明產(chǎn)生了疑問,但他馬上恍然大悟:因為____和____都能傳聲,且傳聲速度不同.小剛馬上提出另一個問題:“我們聽到兩次聲響分別是由什么傳來的呢?”他們帶著這個問題查閱了很多資料,終于明白了,第一聲是由____傳來的,第二聲是由____傳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