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叔
一哥們在微信里爆圈:有只黃鼠狼,在養(yǎng)雞場的山崖頂上立了塊碑:擺脫禁錮,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鷹?于是,它每天就在崖底等著吃摔死的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閱讀心靈雞湯時需要智商,大多數(shù)雞湯都是黃鼠狼寫的。
最近在看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的《斷舍離》。這本書朋友推薦了好久,拖不過,終于瞅了瞅。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雜物來整理內(nèi)心的廢物,讓人生轉(zhuǎn)而開心的方法。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多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著。如今,“斷舍離”已成為一種現(xiàn)代生活的理念。
老實說,從個人體驗上來講,我并非喝幾碗雞湯就能長胖的那種人。每年體檢的時候,報告上總會出現(xiàn)超重的字眼。因此,減肥于我比長胖更緊迫。中醫(yī)上說,虛不受補,況且,誰知道那只雞是滿山跑的山地雞還是圈養(yǎng)的肉雞,熬出的雞湯是否真的補人。王陽明曾經(jīng)日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我的理解是,所謂天地萬物的道理,自己體會就行,別聽人瞎“比比”。當然揮劍自宮以求徹底清靜無為的除外。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這哥們挺有意思。據(jù)說,他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前,他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云”,并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云樓”。出生后,5歲仍不會說話,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有一高僧過其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弊娓父鶕?jù)《論語-衛(wèi)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后他就開口說話了。
從很多圣人經(jīng)歷中可以看出,如果你出生沒有天打雷劈或者祥瑞籠罩,就死了做圣人的心吧。投胎真的是一門技術活。別老羨慕二代們,誰知他們上輩子做了多少努力,才學到了投胎這門技術。我想再牛的技校都沒有這門技術(即使我大藍翔),也就是說現(xiàn)在學是來不及的。所以,親們這輩子還得好好努力,保不準下輩子也投一門好人戶,甚至遇到來報恩的白蛇,你就更是賺到了。
不過,想要人報恩,你得先施惠,還得真正惠及他人,不然千年后,人家不是來報恩,可能是來報仇了。農(nóng)夫發(fā)現(xiàn)一條蛇凍僵了,他非??蓱z它,便把蛇放在自己的懷里?;氐郊?,農(nóng)夫把蛇放在一個罐子中,為了讓蛇早日康復,農(nóng)夫又往罐子里放入:人參30克,枸杞500克,熟地黃100克,冰糖4000克,白酒5000毫升…-.
前兩天刷圖時,無意中看見了F4,甚是感嘆:花澤類還是那個花澤類,西門卻默默變成了西門plus,我的青春呢??磥?,真正的雞湯是經(jīng)得起時間蹉跎的。世界那么大,是做一只勇敢的雞,還是做一只智慧的黃鼠狼,自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