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嶸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庇纱丝梢姸嘧x書對學生理解文章的重要性。自古至今,尤其是在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應試教育正逐步向素質教育轉軌,朗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愈來愈明顯。然而,放眼實際課堂,無論是廣大教師抑或是學生,雖深知朗讀的重要意義,但因各種原因仍忽視英語學習中的朗讀,對朗讀沒有給予足夠關注。尤其是在一些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啞巴英語”現(xiàn)象仍大行其道。我們學習一門語言,其終極目的是說與交流,為此,教師要盡可能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開口,讓他們盡情表達,朗讀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有效措施。我就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朗讀教學談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范讀,提供學生朗讀樣本
英語學習必須建立在一定的閱讀量上,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石,而朗讀則在閱讀教學中占據(jù)核心位置。現(xiàn)行初中英語教材為學生的朗讀教學提供了非常科學合理的教學資源,尤其是配備的錄音磁帶等教學資源,更對學生的朗讀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通過自己標準的發(fā)音,聲情并茂的誦讀,帶給學生深刻的美的體驗,另一方面借助錄音播放,讓學生感受正確的讀音和語言節(jié)奏,不斷規(guī)范他們的朗讀技巧。錄音資源,其發(fā)音標準地道,可為朗讀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我在長期教學中,尤其注重發(fā)揮錄音材料的范讀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其優(yōu)勢顯而易見,不僅可使學生置于更加豐富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中,突出英語學習的“原汁原味”,更可在跟讀中及時校正自己的不足,如發(fā)音、語感、節(jié)奏等。例如,在教學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1“Friends”的Reading “Best friends”時,我借助播放錄音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能:首先在跟讀前讓學生自主朗讀,歸納思考文章大致意思,培養(yǎng)學生朗讀思考的習慣;然后播放錄音,要求學生在聽的同時及時糾正自己朗讀中存在的不足,及時糾正;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跟著錄音集體朗讀,尤其是一些重點之處,需要停頓和重讀;最后讓學生按照下列問題進行寫作:①What’s the character of my good friend?②What do you learn from your friend?并大聲朗讀自己的作品。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朗讀興趣,更有助于糾正學生讀音。
二、同桌對讀,提高學生感悟能力
教學研究表明,讓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學習,彼此互助,不僅可以促進同學之間開展有效交流,更能讓同學們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對語言的理解感悟能力。英語教學實踐證明,在朗讀教學中,利用同桌之間彼此對讀,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語言思維和對英語的語感,形成地道純正的英語發(fā)音,從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我在長期的實踐中深刻體會到,運用同桌彼此對讀,對提高思考感悟能力具有明顯功效。在實施這一策略時,有如下幾點值得注意:教師首先要為學生開展同桌互讀搭建有效平臺,留有充分空間,鼓勵學生大膽相互交流,相互誦讀;其次要讓學生充分自主對讀,允許學生在互讀中不斷理解和感悟文章內容,做意義朗讀;最后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彼此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真正實現(xiàn)朗讀效果的最優(yōu)化。如在教學牛津初中英語8A Unit 4“Wild animals”的Reading B“Giant pandas”時,我安排同桌之間彼此對讀,首先讓學生劃出文章中的互讀范圍,讓學生在了解文章大概的前提下開始對讀;然后將自己感覺到的文章的重難點標注出來,并反復朗讀,充分感悟,通過彼此交流,從而一定程度上深化對文章的理解。
三、集體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英語教學中,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開展集體朗讀不失為朗讀教學的一種方式。進行集體朗讀,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沉浸在英語學習的濃厚氛圍中,激起他們強烈的自我意識,另一方面能在集體朗讀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升華集體的歸屬感和榮譽感,提高合作精神。我在平時教學中,通過開展集體朗讀,提振班級學習英語的士氣,幫助學生樹立集體的意識,對班級整體英語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在具體實施時,我通過鼓勵學生采用小組朗讀、分角色表演、男女朗讀等多種形式,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從而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感知。與此同時,教師針對學生朗讀中表現(xiàn)出的典型問題進行及時糾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感悟課文。這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收獲滿滿。
四、拓寬渠道,豐富學生朗讀的途徑
學生的語言運用,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技能,在教學中,開展形式豐富的朗讀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朗讀興趣,提高他們的朗讀水平,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技能,可謂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朗讀的意義與實施途徑,可將朗讀分為課內朗讀和課后朗讀。課內朗讀的形式有許多種:如演示朗讀,即教師通過抑揚頓挫的誦讀,在語調、語速的適度控制中,讓學生充分感受英語教師的獨特風格。當然,在教師演示范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傾聽,悉心模仿,充分體會教師“語音”的藝術魅力。自主朗讀,這是學生主體性學習的能動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模仿的過程,是進行訓練,得以鞏固提升的重要途徑,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讀,教師給以點評,也可以由教師領讀,學生跟讀。此外,診測性朗讀,即教學的檢查反饋過程,是實現(xiàn)師生情感的再提高過程,此時學生讀、教師聽,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存在的不足。課后朗讀形式更是多種多樣,教師可以通過故事會、演講比賽、辯論會、詩歌朗誦、課本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對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訓練,達到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借助這些課內課外的形式,學生的朗讀水平和能力必能得到有效提升。
總之,朗讀是學生英語學習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朗讀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強化學生的記憶,增強學生的語感,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都具有無可比擬的作用,是促使學生將課本知識升華為能力的必由之路,更為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廣大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探索朗讀教學的新思路,選擇適合學生的朗讀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扎實的朗讀教學訓練,從而真正讓英語教學因朗讀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