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鐘華
摘 要: 本文通過審視徑賽運動的發(fā)展歷程,拓展了徑賽項目即“健身跑”,并探討了健身跑的價值。
關鍵詞: 徑賽 健身跑 健身價值
1.問題的提出
“創(chuàng)新教育”、“素質教育”為教育改革的深化指明了方向,但有許多現實問題制約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高校體育選項課的普及和實施,新興體育項目的引入,使得田徑課遭受冷落、擠壓、削減甚至排除;另外,在眾多體育健身項目中,人們對田徑運動的選擇率很低,以田徑運動作為首選鍛煉手段的人數只占5%左右?;谝陨系氖聦?,筆者試圖通過拓展徑賽的項目,探索其價值,為徑賽在高校開展尋求新的發(fā)展出路,為使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得到持續(xù)健康的發(fā)展,廣大體育工作者特別是田徑專業(yè)人士要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2.徑賽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1徑賽的現狀
徑賽項目有競走、短跑、中長跑、超長跑、跨欄、障礙跑和越野跑等項目。
傳統徑賽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徑賽具有傳統性、長期性、固定性。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接受的徑賽的教學與比賽幾乎一成不變,技術動作單一,缺乏新鮮感、趣味性。從校田徑運動會到奧運會,徑賽項目變化很小。第二,徑賽項目都是人體正面向前的運動,運動方向單一、缺乏隨機變化。第三,徑賽具有個人競賽項目多、集體項目少的特點。由于徑賽運動的單一性、局限性,使得樂意從事徑賽運動的人越來越少。從我校近年來體育選項課報名統計的情況看,學生自愿上田徑課的不足百分之五,其他選項明顯高于田徑;從有關資料信息看,在學校體育中田徑運動已處于低潮。如何激發(fā)人們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改進田徑運動的方式、方法,彌補田徑運動的局限性,是當前體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2.2當前徑賽存在的問題
2.2.1對徑賽運動概念的認知停留在競技體育上:目前我國乃至世界許多國家對徑賽運動體系的認識基本都停留在競技體系的概念上,但是這樣的理解忽略徑賽的健身功能與價值,導致徑賽運動的畸形發(fā)展,成為標準的精英體育。
2.2.2對徑賽項目的方式方法等選擇不當:在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環(huán)境的人們從事徑賽運動鍛煉時,選擇適當的項目、方法、運動時間、適當的運動量,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傳統的徑賽運動很難在現實生活中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雖然他們經常參加傳統的徑賽活動,但所達到的鍛煉效果并不明顯,有的甚至伴有運動性損傷的出現反而給自己帶來身心上的傷害,所以大多數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后就放棄。
2.2.3學校師生對徑賽項目的認知狹窄:由于徑賽運動的比賽程序簡單易懂,鍛煉形式多樣,在空地、道路和跑道上都可以練習,它不受人數、年齡、性別、季節(jié)、氣候等條件的限制,便于廣泛開展,因此是人們最熟悉、開展最普遍的項目之一;然而,學生對徑賽運動的認識不同,多數大學生認為徑賽運動是訓練加比賽,它是競技體育的一部分。
2.2.3.1學生對徑賽的認知不足是導致徑賽課遭冷落的原因
學生不喜歡徑賽,其主要原因是忽視徑賽的健身性、娛樂性和趣味性。在徑賽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方法單一、運動負荷過大,給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負擔,甚至是一些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應,使徑賽教學成為田徑運動競技項目的訓練課,學生學習完全是被動接受,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很難對它產生興趣。
2.2.3.2體育教師對徑賽的認知不足
大部分教師只看到傳統徑賽課的弊端,只看到素質練習的項目與徑賽項目的相近,而對徑賽的健身價值沒有深入思考和研究,對徑賽課獨特的教育功能和健身價值認識不足。
2.2.4對徑賽健身價值的認識不夠:每當談及徑賽運動的價值,人們的第一反應是競技性的比賽價值。對徑賽運動的健身價值少有人提及,人們接觸的徑賽運動,大多數是以競技性的形式出現,很多人認為徑賽運動是訓練加比賽,它是競技體育的一部分。雖然人們知道徑賽運動可以用來進行身體鍛煉,但是對徑賽運動健身價值的認識不夠。
2.2.5對徑賽的康復性功能與價值開發(fā)尚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工作中的機械化、自動化取代了繁重的體力勞動,上班守儀表、網上購物、坐車外出游玩等造成一系列的“運動缺乏癥”,體弱多病、肥胖等“文明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同時一些現代病開始蔓延,如骨質疏松癥,中老年人的腦中風、腦栓塞等都直接危及人們的健康。針對這些疾病雖然醫(yī)學上可以對其表面進行控制,但是對其根本還是不能徹底治愈。因此,運動康復治療法應運而生,但是徑賽項目在運動性康復價值方面的開發(fā)較少。
3.徑賽拓展項目——健身跑的開發(fā)
許多高校徑賽發(fā)展之路越走越窄,廣大的學生參與徑賽運動的積極性不高,在現實生活中,除了走和慢跑開展得相對普及外,其他的徑賽項目已很難在高校體育活動中見到,筆者開發(fā)了以下健身跑項目供健身跑愛好者參考。
3.1健身跑項目
3.1.1不同方向、方式的健身走:散步;快走;后退走;側向走;交叉步走;北歐走;以結伴、團隊形式的快走。
3.1.2不同方法的健身跑:慢跑;后退跑;交叉步跑;側向滑步;高抬腿跑;車輪跑;以結伴、團隊形式的慢跑。
3.1.3不同方式的健身跳:(1)原地跳;(2)立定跳;(3)多級跳;4)兔子跳等。
3.2趣味性健身跑項目
3.2.1趣味運球:運球走、運球跑、運球起跳。
3.2.2趣味跳繩:單人跳繩;雙人跳繩;跳大繩;跳繩跑。
3.3集體趣味性健身跑項目
3.3.1 10×30米趣味接力。
3.3.2 4×100米趣味接力:其中1人鴨步行進,1人后退跑,1人交叉步跑,1人袋鼠跳。比賽方法及規(guī)則(略)。
3.3.3 “蛇爬”趣味健身比賽。比賽方法及規(guī)則(略)。
3.3.4 職業(yè)趣味徑賽:如農民選手趣味徑賽有100米滾輪胎、“袋鼠”跳、負重跑、推車搶險送物資、男女混合有抱球接力、回娘家、齊心協力奔小康等項目。
3.4對徑賽的康復性功能與價值開發(fā)
3.4.1在中國古代五禽戲對患者有很好的醫(yī)療作用,但對健康者來說,亦不失為一種極好的強身健體鍛煉項目。武術界有句行話,叫做“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里“一口氣”,指的是精、氣、神,“筋骨皮”指的是肌肉、關節(jié)、筋骨,長久練之,使人筋骨強健,肢體豐滿,精力充沛,身手敏捷。許多年老體弱的人通過五禽戲的鍛煉,治愈了疾病,增強了體質,煥發(fā)了青春,甚至有人白發(fā)重新變黑,落牙重新萌冉,高壽而無老態(tài)。
3.4.2后退走對腰酸腰痛病有一定的療效。
3.4.3運動損傷后的康復走、康復跑、康復跳等。
4.健身跑的健身價值
4.1健身跑以健身、娛樂為目的,競技性較弱,大眾易于接受。
4.2由于健身跑技術來源于人體基本運動方式,是自然本能的動作,大部分項目簡單、易學,便于廣泛開展與普及,適合普通人群參加。
4.3健身跑由于內容豐富,鍛煉形式多樣,人們不必拘泥于特定的項目,可供選擇的范圍較大。同時這個特點為徑賽運動的進一步拓展和開發(fā)提供了可能。
4.4開展健身跑可以不受場地、器材和規(guī)則的嚴格要求和限制。在空曠的田野、房前屋后、公園空地、公路、沙灘或是山地,甚至在家里都可進行快走、慢跑、跳躍等練習,使得拓展徑賽運動易于在群眾中開展。
4.5由于健身跑包括了走、跑、跳等人體運動的自然動作,是提高身體素質、自然適應能力的基礎性健身項目。健身跑的練習強度和運動量,可根據練習者不同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等因素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jié),以適宜的運動狀態(tài)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健身跑的恢復,對于普通健身者來說,只需自然飲食和簡單易行的恢復方法即可,操作簡單方便,易于掌握。
5.結語
5.1人們對健身跑概念及健身價值等還了解不夠,學校體育教學還不夠完善,人們選擇健身跑項目的方法不夠科學,健身跑的康復性價值有待開發(fā)。
5.2通過健身跑項目的開發(fā),改變人們對健身跑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充分發(fā)掘健身跑運動的健身價值,采用科學合理的實施途徑指導人們科學選擇健身跑項目,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充分發(fā)揮健身跑的潛在價值。
5.3對健身跑的康復性功能與價值開發(fā),有利于人們對健身跑運動的開展,同時,加強對健身跑的康復性功能與價值開發(fā)有待廣大體育工作者和醫(yī)務人員的深入研究。
總之,健身跑具有全面健身的價值。在原始徑賽運動的基礎上,開發(fā)出更多、更新、更受大眾歡迎、更有健身價值的運動項目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張文普,王丙振.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開發(fā)[J].體育學刊,2003(5).
[2]張強,曹玉榮,徐寶權.田徑運動健身價值的重塑[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4,25(8).
[3]周新華,李勤.建立田徑健身課程體系的探討[J].體育函授通訊,2001,17(3):11-12.
[4]潘靈.傳統功法“五禽戲”的健身作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