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
摘 要: 創(chuàng)作于1962年的《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是美國著名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一對結(jié)婚多年的中產(chǎn)階級夫婦喬治和瑪莎,同一對初來乍到前來拜訪的青年夫婦的聚會。展現(xiàn)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無法交流和孤獨,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苦悶,表達了作者對西方社會價值觀的懷疑和摒棄。
關(guān)鍵詞: 《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 荒誕 扭曲
愛德華·阿爾比美國著名劇作家,荒誕派的代表人物,曾數(shù)次獲得普利策獎和托尼獎,作品包括《動物園的故事》、《沙盒》、《美國夢》等。他善于運用象征、暗喻、夸大的手法描寫美國社會生活,其戲劇作品結(jié)構(gòu)巧妙,人物大多精神苦悶、牢騷滿腹,言語辛辣尖刻,體現(xiàn)了劇作家對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狀的犀利批判和反思,也表達了他對西方社會價值觀念的懷疑和摒棄,讀后發(fā)人深省。創(chuàng)作于1962年的《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被公認為他最杰出的劇作,是為美國戲劇中的“現(xiàn)代名著”,這部劇從主題、語言到人物設(shè)置,都體現(xiàn)了荒誕派的特點。戲劇故事發(fā)生在九月的一個凌晨到黎明的美國一所大學(xué)所在的小鎮(zhèn),講述一對結(jié)婚23年的中產(chǎn)階級夫婦喬治和瑪莎,同一對初來乍到前來拜訪的青年夫婦的聚會。劇名源于一首童謠——“誰害怕大灰狼?”,由于英語中“大灰狼”(wolf)的發(fā)音和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Virginia Woolf)的姓相似,劇作家將童謠中的“大灰狼?”改為“弗吉尼亞·伍爾夫”作為標題,一是表明了劇中主要人物的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身份,因為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向來以晦澀難懂著稱,任何想要表現(xiàn)智識的人都繞不過她和她的作品,她無疑是劇中四個高級知識分子最熟悉的英國女作家;其二,伍爾夫的作品充滿了意識的流動和情感的宣泄,劇中的兩對夫婦也是如此。他們不斷回憶、臆想并在回憶、臆想中交織自己的情感,體驗彼此情感的交流碰撞,全劇真實與虛幻并行,囈語與真言交織,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謊言掩蓋的真相漸漸被撕開,最后終于水落石出,讓人難于面對;其三,女作家伍爾夫由于無法忍受現(xiàn)實而自殺,自殺前神經(jīng)錯亂,因此標題暗示劇中人難于忍受現(xiàn)實,需要用虛偽的謊言自我麻痹,到幻想中逃避現(xiàn)實,尋求解脫,也展現(xiàn)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缺乏正常交流溝通的扭曲狀態(tài)。
歷史系教授喬治與校長女兒瑪莎雖結(jié)婚多年,但兩人一直互相看不順眼,謾罵諷刺充斥著夫妻二人的生活,雙方都用語言做武器肆意惡意中傷對方,欲將對方置于絕境。九月的一個周末的晚上,兩人剛從校長的晚會回來,瑪莎明知喬治不喜歡卻背著他邀請了新來的生物系年輕教員尼克和他的妻子哈尼到家訪問,隨后,四人展開了一場荒誕的私人聚會。《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每一幕都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小標題,第一幕“戲謔”,暗示著喬治和瑪莎的生活就是一場場游戲,夫婦二人借助各種挖苦諷刺,通過傷害對方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甚至幻想出了一個并不存在的孩子妄圖化解精神上的抑郁?,斏畛鯇讨蔚闹鲃幼非螅瑔讨魏翢o建樹的平庸事業(yè),瑪莎和他之間絲毫談不上平等的婚姻,以及雙方對對方南轅北轍、始終無法平衡的期待都是夫婦相互仇視、沉溺于幻覺的理由。第二幕的標題“巫婆的歡宴”,原來指的是每年四月三十日晚上,巫婆和精靈們聚集在一起肆意狂歡,暗指各種光怪陸離之事頻出的環(huán)境。在這一幕里,喬治給尼克講述了一個男孩失手害死了自己雙親的故事;尼克向喬治透露自己有野心接管大學(xué)事務(wù),而實行的辦法就是和大人物的妻子睡覺,其中包括瑪莎;瑪莎為了羞辱喬治故意當他的面和尼克調(diào)情,并聲稱要和尼克上樓去臥室,而喬治卻拿著一本《西方的衰落》獨自閱讀起來,不理他們……種種不合常規(guī)的“游戲”在酒精中發(fā)酵,讓沉溺其中的人們不辨真實虛幻,恣意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第三幕“驅(qū)魔”,劇中的“魔鬼”實際上就是讓人不分虛實,終日沉溺的幻想——16年來只存在于瑪莎和喬治想象中的孩子,“驅(qū)魔”就是幫助瑪莎驅(qū)逐幻想,面對現(xiàn)實。喬治念著咒語,在瑪莎的哭喊聲中將他們的“孩子”“殺掉”,本來是對瑪莎勾引尼克的一種報復(fù),卻也是幫助她丟掉幻想回到現(xiàn)實中來的一計“猛招”,一副“良藥”。
縱觀《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這部荒誕劇,充滿了“他人即地獄”的無望空虛感覺,人與人之間根本的關(guān)系是沖突,而不是相互依存,薩特曾對這句話作過解釋,“‘他人即地獄’這句話總是被人誤解,人們以為我想說的意思是,我與他人的關(guān)系時刻都是壞透了的,而且這永遠是難以溝通的關(guān)系,然而,這根本就不是我本意。我要說的是,如果與他人的關(guān)系被扭曲了,被敗壞了,那么他人只能夠是地獄”。在阿爾比的《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中,兩對夫婦的正常夫妻關(guān)系都被破壞扭曲了。第一幕中,喬治和瑪莎剛回到家就開始了唇槍舌劍:
喬治:我很累,……
瑪莎:我不知道為什么你這么累,你今天什么事都沒做。
喬治:你父親總是在周六晚上開這種狂歡宴會。
瑪莎:那是你太差勁了。
喬治:我總是如此。
瑪莎:你什么都不會做,從來不會,你從來不會交際應(yīng)酬,你只會坐下來聊天。
喬治:那你要我怎么辦?像你一樣和每個人嘰嘰喳喳嗎!?
在來訪的客人面前,喬治稱呼瑪莎“垃圾嘴”,說她的嘴巴總是不干凈。第二幕中喬治當面辱罵瑪莎是“被寵壞的,自我中心的,思想骯臟的,酗酒的”,甚至和她扭打在一起,威脅著要把她撕碎;瑪莎對喬治的評價就是“他是個毫無上進心的‘亞洲人’,是個懦夫,一個最膽小的懦夫”,因為他沒能像她父親所期望的那樣掌管歷史系,進而接手整個學(xué)校。在喬治因為生氣打破了一個酒瓶之后,瑪莎居然諷刺他,說他的“薪水是不夠買一瓶酒的”,嘲笑他是“一個自滿的書呆子,一個一事無成的人。一點膽子也沒有,沒有誰會為他驕傲”,感嘆自己居然“要和一個懦夫終老一生”。不難看出,喬治和瑪莎之間沒有白首偕老,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感;沒有相互扶持、相敬如賓的和諧共處;他們所有的只是相互謾罵詆毀,人們感受到的只有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
劇中的另一對尼克和哈尼也是貌合神離,錢是他們之間繞不過去的結(jié)。在《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第二幕,尼克和喬治談話時透露了他和妻子結(jié)婚的原因:
尼克:我之所以和她(哈尼)結(jié)婚是因為她懷孕了。
喬治:但是你說過你們沒有孩子。
尼克:她并沒有真的懷孕,只是假性懷孕,她的肚子先隆起后下去了。
喬治:所以是當她肚子大的時候你就跟她結(jié)婚了。
尼克:然后她的肚子又小下去了。
喬治:我猜她(哈尼)很有錢。
尼克:是的。
喬治:告訴我關(guān)于你太太的錢。
尼克:我的岳父是神的仆人,而且他非常有錢。
喬治:哪一派的?
尼克:我的岳父在6歲時就被人稱做神,他開始傳教、浸禮,他拯救他們。他到處跑,他非常出名,他死后留下很多錢。
顯然,他們的結(jié)合不是出于真摯的愛情,而是被尼克當做攫取第一桶金的手段。為了繼續(xù)發(fā)展自己的野心,尼克居然當著喬治和哈尼的面和瑪莎翩翩起舞,公然調(diào)情。哈尼由于怕痛,根本不想生孩子,在醉醺醺的酒話中哈尼向喬治透露了真相——哈尼當時根本不是假性懷孕,而是出于自私的原因背著尼克秘密地將胎兒流產(chǎn)掉了。
劇中四位主角,每一個都不是全然無辜之人,他們的所作所為對于其他人來說都是噩夢般的存在,他們之間的糾纏不清不僅使他人痛苦,而且讓自己在地獄般的生活中沉淪。作為美國中產(chǎn)階級的代表,他們寂寞空虛的精神狀態(tài)和生存境遇就是美國民眾的縮影,也折射出當時整個美國社會的變態(tài)扭曲。
參考文獻:
[1]愛德華·阿爾比.曹久梅,譯.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6.
[2]薩特.陳良宣,等譯.存在與虛無[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