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果果媽
前幾天下午放學接果果,老遠我就看到了他和好朋友Q寶在一起玩。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Q寶的牛仔褲花紋圖案都在背面——她的褲子穿反了。
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這種情況肯定是白天在幼兒園不小心把褲子弄臟了或者尿濕了,完后孩子自己換的褲子。這時,他們的班主任Mrs.H正好過來和我打招呼,我便順嘴告訴她,Q寶褲子穿反了。如果是在國內(nèi)的幼兒園,小班孩子要是弄臟了褲子,老師肯定會幫他換的,不可能出現(xiàn)孩子穿反褲子一整天的狀況。所以我滿以為自己的提醒是好意,能讓班主任察覺到自己的失職。
可是出乎意料,Mrs. H看了一眼Q寶的褲子,然后云淡風輕地說:“哦,確實是穿反了。但是Q寶超棒的,自己換上了干凈褲子,這次已經(jīng)差不多完全成功了,下次相信你會做得更好,一定會記住有圖案的穿在前面喔!”她既沒有表示出任何大驚小怪,更沒有主動伸手去幫忙換褲子的意思。這下,輪到我驚呆了。
隨后,Mrs. H又問Q寶:“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知道褲子穿反了,那么是想自己試試再穿一次?還是需要老師幫忙?”Q寶低頭看了看褲子,認真沉思了一會兒,表示需要幫助,這時Mrs. H才把她帶到更衣室,動手幫忙換褲子。整個過程中,老師對孩子的態(tài)度始終像對待成年人那樣平等、尊重,絲毫沒有我以前印象中,國內(nèi)幼兒園老師那種保姆式的關(guān)懷。
說實話,目睹這短短幾分鐘的經(jīng)過后,我心中非常感慨。
首先,自然是感慨美國幼兒園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無處不在。Q寶所在Preschool班相當于國內(nèi)小班,我記得當年果果在北京上幼兒園小班時,老師還給喂飯,衣服臟了有生活老師給脫換,還幫忙清洗……而在這里,孩子們的生活基本全部自理,吃飯洗手,穿脫衣服,甚至上廁所擦屁屁都是他們自己完成。中午午睡時,年齡小的孩子若自己不會穿鞋,常常不脫鞋就直接睡覺,老師也絕對不會幫你又脫又穿——在美國老師眼里,這些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你想脫鞋睡覺,那就必須想辦法自己把鞋穿上,即便穿反了,也是學習的過程。其實,不僅在幼兒園,很多老美父母在家里也是這樣教育和要求孩子的,基本沒見過追著喂飯喂水,拿手巾跟著擦汗的家長。
其次,就是感動于老師對孩子那像成年人一樣尊重的態(tài)度和語氣,從頭到尾都是平和地商量,給予孩子獨立思考的余地。說實話,我自己在家也難免哄孩子,把他當做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小娃娃,甚至有時設(shè)套讓他順著我的意思走。而在美國幼兒園,老師和孩子的對話中既沒有“我是大人,我有權(quán)威,你們就得聽我的、服我管”那種命令感,也沒有對孩子甜言蜜語捧在手心的嬌寵感,老師與孩子所有的交流,都是為了了解對方的想法,鼓勵他們自己解決問題,最后才視情況出手幫助。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對孩子們精神上和生活上的獨立性培養(yǎng)無處不在,真正做到了“寧可撒手教,絕不抱著養(yǎng)”。
帶著感慨,我迅速腦補了一下:若同樣的故事如果發(fā)生在國內(nèi)會是什么情況?估計父母看到自己孩子穿反了一整天褲子后老師依然熟視無睹,心里立馬就一百個不樂意,覺得老師不負責了。然而大包大攬地照顧,真的有益于孩子的成長嗎?未必,也許更多的只是滿足了家長的愛心而已。
褲子穿反了這種事情,真的沒關(guān)系,一次不會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不是原則問題,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摸索,他終究會掌握這門技能的——在我看來,這才是一種更長遠的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