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悟深
黨的十八大凝練的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出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筆者認為,這種表述是基于現(xiàn)代化國家建設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4個維度。本文擬從公民層面價值準則的8個字,論述公民層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當下的重要意義,即愛國是公民政治活動中的基本責任,敬業(yè)是公民在經濟活動中的基本需求,誠信是公民在文化(精神)活動中的基本遵行,友善是公民在社會活動中的基本品質。
愛國是公民在政治活動中的基本責任
“愛國”作為公民個人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處于首要位置,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xiàn)實基礎。當代社會中的每一位心智健全的公民,既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不可避免地生活于一定的政治生活之中,便不可避免的承擔一定的政治責任。愛國是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深厚情感以及與此相應的實際行動。愛國是一種信仰,是一種情懷,是公民義不容辭、不可推卸的社會政治責任,是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也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
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華兒女一直高舉愛國旗幟,涌現(xiàn)出無數(shù)愛國英雄、仁人志士,傳誦著數(shù)不清的愛國詩篇,愛國主義精神早已融入億萬民眾的心里。國家強盛,百姓幸福,這是愛國主義最為樸素的價值指向,也是無數(shù)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我們深深地懂得: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命運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國不興,家不旺,個人也就沒有自由和幸福可言。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是各民族、各階層團結一致的強大動力,支撐著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發(fā)展繁榮的偉大實踐。
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我們應當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首先需要我們增強民族自信心,樹立祖國利益高于一切,自覺維護祖國的安定團結,特別是把個人的前途命運同祖國發(fā)展繁榮、同人民幸福安康結合起來,為祖國取得的每一個進步和成績而喜悅,為祖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而擔憂,為增進民生幸福而努力。更重要的是把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落實到每一個祖國需要的時刻,貫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和日常生活中。
愛國是自發(fā)的。當國歌響國旗升時,保持莊嚴和肅穆;平日里撿拾一片垃圾、節(jié)約一粒糧食、奉獻一點愛心、少浪費一滴水、少鬧一點噪音……點點滴滴的小事中,蘊含著愛國主義的偉大情懷。愛國從來就不是抽象的,愛國主義是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有機統(tǒng)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有機統(tǒng)一,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統(tǒng)一。這是當代愛國精神最本質、最重要的體現(xiàn)。
敬業(yè)是公民在經濟活動中的基本需求
“敬業(y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構件,是我們每個人成功與否的底線,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人類社會進步與否的基石。社會發(fā)展告訴我們,人要滿足自己的自然生存或生理需要,就必須從事勞動和生產,這種勞動和生產便構成了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各種經濟活動。因此,每一個公民都是一定經濟活動中的主(客)體,“敬業(yè)”說穿了便是其謀生的基本需求。
敬業(yè)就是專心致力于自己的事業(yè)。人們常說:吃苦耐勞、默默無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鞠躬盡瘁、恪盡職守等等,就是對敬業(yè)精神的最好提煉?!爸饕粺o適便是敬”,用現(xiàn)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心無旁騖便是敬。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計得失,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敬業(yè);在工作中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辦法、解決新問題就是敬業(yè);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敬業(yè)。
敬業(yè)是一種精神,一種態(tài)度,更是一種境界,一種美德。每個人的崗位不同,用行動來回答“何謂敬業(yè)”也就有不同的答案。對于醫(yī)務工作者來說,就是恪守醫(yī)德,醫(yī)術精湛,救死扶傷,不辭艱辛,盡職盡責,精益求精,就是“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yī)術的圣潔和榮譽”??偠灾?,只有精心敬業(yè)才能為今后人生幸福打下堅實的基礎。
業(yè)精于勤?!拔易隽艘惠呑咏處?,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這是八十歲高齡的教學泰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于漪老師說的一句話。她“活到老,學到老”,發(fā)表了幾百萬字的教學研究文章和專著,留下了“學做教師”的探索印跡。
業(yè)廣惟勤。中國科學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創(chuàng)始人、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孟超,68年來始終以赤子之心滿腔熱忱地投入工作,為民解難,做出了突出貢獻。他是一位一心向黨、立志報國的忠誠赤子,他是一位傾心為民、德技雙馨的一代名醫(yī),視病人為親人,時刻為患者著想,主刀完成1萬4千多臺手術,把我國肝臟外科事業(yè)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榮獲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軍委授予“模范醫(yī)學專家”榮譽稱號,最近國際有關組織又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吳孟超星”。
古往今來,無數(shù)事實說明,敬業(yè)是我們成功的底線,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石。
誠信是公民在文化(精神)活動中的基本遵行
黨的十八大報告第一次將“誠信”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倫理規(guī)范對接主流價值體系以凝聚社會共識,這既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繼承和發(fā)揚,也是應對社會轉型期誠信缺失現(xiàn)象的重要舉措。它啟示我們應以全新的視野審視誠信,它要求我們要以全民的行動共筑誠信。
誠信無疑是公民在文化(精神)活動中的基本遵行。誠信,是人之道?!抖Y記·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闭\是信的內在依據(jù),信是誠的外在體現(xiàn)。非誠不立,無信不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從正面來看,一個人只有內誠外信,才能腳踏實地、有始有終,得到人們的信任與支持,進而取得成功;從反面來看,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誠信,失去了信譽,必致自敗。
誠信,是國之寶。誠信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fā)展的基石,對于經濟發(fā)展、國家治理和社會運轉起到極大作用?!蹲髠鳌酚醒裕骸靶?,國之寶也。”指出了誠信在治國理政、凝聚人心方面的價值??梢栽O想,如果社會生活中誠信不再,失信成風,就會導致人們互不信任、相互提防,就會造成社會誠信度下降,道德風險和社會運行成本加大,最終使人們對社會喪失信心,在對外關系中也會損害國家聲譽和國際競爭力。
醫(yī)院是關注生命、救死扶傷的地方,是首善之區(qū),是誠信之地。誠信的品質、誠信的言行,理應成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一些不誠信現(xiàn)象在各個醫(yī)院也時有發(fā)生,小病大治、大處方、收受紅包等等。雖屬個別,亦足以破壞院風醫(yī)風,扭曲善惡是非。
誠信的道德認知并不是天生的,其形成離不開持續(xù)而有效的教育。誠信的認知是基礎,行為的養(yǎng)成是關鍵。我們要重視日常行為的引導規(guī)范,從每一天的小事入手,將誠信的美德融入日常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要深入社會、深入生活,運用誠信原則觀察社會現(xiàn)象,了解廣大群眾對誠信原則的態(tài)度,激濁揚清,使自己的視聽言行都合乎誠信的要求,讓誠信變成一種習慣。
友善是公民在社會活動中的基本品質
友善,顧名思義,是指對人友好,與人為善,互愛互助,融洽和睦。它既是個人的優(yōu)秀品質,也是我們大力倡行的人際關系與社會交往準則,還是維護良好社會秩序的倫理基礎。把“友善”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適性和親民性。
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社會和諧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潤滑劑。友善之于人們,猶如陽光之于萬物,陽春德澤,不可或缺。
“友善”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之一,富有現(xiàn)實針對性。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奮斗,各項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偉大成就世人矚目。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入,公共領域不斷拓展,社會流動性日益增強,社會結構更為復雜,人與人的關系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在社會轉型期,當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單位“熟人社會”變成現(xiàn)在公共場域的“陌生人社會”,友善也遭受一定程度的損害。小悅悅事件的發(fā)生、老人摔倒不敢扶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社會仇視暴戾之氣的存在,都在強烈呼吁我們,友善之德需要重建。當然,全國各地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的善人善舉,也在告訴我們,友善仍是社會的主流價值、主流現(xiàn)象。良言一句三冬暖,贈人玫瑰手余香。踐行友善,需要“知、情、意、行”合一,需要我們從內心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踐行友善,要崇善向善?!洞髮W》有云“楚國無以為寶,惟善為寶”,《周易》講“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論語》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庇纱丝梢?,心存善念、崇善向善是培育和踐行友善的源泉,我們的醫(yī)生,我們的醫(yī)院,一定要加強“善”的教育,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氛圍。
踐行友善,要學會包容?!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人貴在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對他人的缺點和不足,要有設身處地的體諒,而不是一味斥責,對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有見賢思齊的渴慕,而不是一味嫉妒。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學會包容,才能有認同,才能有溫情,才能有友善。踐行友善,要遵紀守法。許多發(fā)生在社會上的不友善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因法紀觀念淡薄,不知法、不守法造成的。友善,需要從敬畏法律、遵守法規(guī)做起。友善還需善待動物、善待自然、善待周圍的一切,這里就不贅述。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我們立刻行動起來,在行動中提升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不懈的生活追求、嚴謹?shù)囊?guī)律遵行和不斷地砥礪品質,努力建設和諧家園,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想?!?/p>
(作者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