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智能手機的日益普及刺激了公共WiFi的迅速發(fā)展。據有關數據統計,2014年,全中國可查詢到的公共WiFi熱點覆蓋已經超過600萬個,其中CMCC熱點超過400萬個,ChinaNet熱點超過100萬個。
而公共WiFi熱點覆蓋率的不斷提升,也逐漸培養(yǎng)了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公共WiFi的習慣,使免費蹭公共WiFi成為時下普遍的現象。同時也催生了免費WiFi APP應用,如WiFi萬能鑰匙、WiFi伴侶、WiFi免費通以及360免費WiFi等就是這類應用的代表。
免費WiFi APP應用給智能手機用戶帶來了流量福利,實現了讓用戶免費蹭公共WiFi的愿望,該類應用也因此廣受智能手機用戶歡迎。但是近期頻頻爆出因連接免費公共WiFi遭遇巨大財產損失的新聞,暴露了公共WiFi存在的安全隱患,導致大家對公共WiFi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同時也對免費WiFi APP的安全性打上大大的問號。
WiFi APP功能原理大揭秘
如今,免費WiFi APP如雨后春筍,數量不斷增加,種類繁多。在各大APP應用下載商店,即可以搜索到不同的免費WiFi APP的應用程序。而免費WiFi APP的用戶群數量也十分龐大。記者通過手機在某APP應用下載商店隨機搜索“免費 WiFi”關鍵字發(fā)現,下載量超過1萬次的該類型APP已超過100款,其中某免費WiFi APP的下載量更是超過1億人次。
通過實際使用一款免費WiFi APP,記者發(fā)現,免費WiFi APP均具有鼓勵用戶分享WiFi密碼的功能,且會自動搜索和顯示所在區(qū)域附近的WiFi熱點,并且可以分辨出哪些WiFi熱點的密碼曾被分享過,可以連接;哪些沒有被分享密碼,不能連接;哪些不需要密碼即可連接。此外,還可以以地圖的形式顯示出WiFi熱點,用戶通過免費WiFi APP即可選擇就近可登錄的WiFi熱點,并可免密碼登錄密碼曾被分享過的WiFi熱點,從而實現免費“蹭網”。
免費WiFi APP如何實現免密碼登錄WiFi熱點的呢?記者了解到免費WiFi APP實現免密碼登錄WiFi熱點的功能并不復雜,其采用的就是2013年的小米發(fā)布會上小米CEO雷軍曾經講解過的“WiFi密碼分享”功能,其原理就是云端存儲WiFi熱點密碼實現分享。360免費WiFi專家馬先生告訴記者,用戶分享的WiFi熱點密碼等數據,會以專門的加密算法對這些數據加密,然后存儲在APP開發(fā)商的云服務器上面。
免費WiFi APP有時也不靈
雖然免費WiFi APP通過密碼分享功能搜集眾多WiFi熱點密碼數據,從而讓用戶能免費蹭WiFi。但是免費WiFi APP也并不是一直都實用,有時候也會出現失靈的情況。記者隨機采訪了免費WiFi APP的用戶林先生,他向記者表示:“我一直有使用免費WiFi APP,雖然大部分時候能正常使用,能蹭一些免費WiFi,但是有時候又搜索不到可以用的WiFi熱點,不知道為什么,挺讓人郁悶的。”
據技術人士梁先生介紹,此類免費WiFi APP是利用用戶分享的或軟件開發(fā)商掌握的WiFi密碼建立的分享數據庫,如果數據庫中被分享的WiFi熱點密碼數據沒被改變,才可以通過免費WiFi APP連接該WiFi熱點,但是如果數據庫中的WiFi熱點密碼被改變了,那就不能連接該WiFi熱點,也就等同免費WiFi APP失靈了?!绷硗猓?60免費WiFi技術專家馬先生告訴記者:“每一個WiFi熱點的APP都有連接數的限制,達到或者超過的話,也會讓免費WiFi APP無法連接上WiFi熱點?!?/p>
免費WiFi APP美好背后存安全隱患
雖然免費WiFi APP能在一定程度上讓用戶免費蹭公共WiFi,著實為用戶帶來流量福利。但是這看似美好的背面卻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安全隱患。
公共WiFi熱點安全隱患多
現在很多公共WiFi熱點存在安全隱患,間接增加了免費WiFi APP的使用風險。據一份WiFi熱點安全報告顯示,我國可能有126萬個公共免費WiFi熱點存在安全隱患,而這些存在風險的公共WiFi中有98%屬于加密方式不安全。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WiFi熱點很容易遭受黑客WiFi釣魚攻擊,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隨意蹭免費公共WiFi確實會造成信息泄露的問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就恰巧碰到了蹭免費WiFi導致QQ密碼被盜而造成損失的佘先生。他說:“自己曾在一家咖啡廳用免費WiFi APP連接了一個免費的WiFi,當時很容易連接上,就沒有考慮其是否安全,結果第二天發(fā)現自己的QQ密碼被盜,盜密碼者還登錄我的QQ去騙我的朋友說幫忙付款,結果我的兩個朋友上當,被騙150元?!?/p>
佘先生對于這件事情也十分郁悶,并表示:“QQ密碼被盜肯定和那次連接的免費公共WiFi有關系,因為我的密碼是很復雜的,一般如果不是泄露是很難被破解的。以后一定不會亂使用免費WiFi APP連接公共WiFi了?!睋?60免費WiFi專家馬先生解釋,連接不確認的公共WiFi,會存在風險,包括嗅探抓包,釣魚WiFi抓包,會造成用戶的隱私信息或密碼等泄漏。
用戶安全意識缺乏
免費蹭公共WiFi已經成為很多智能手機用戶的選擇。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fā)現,很多用戶都喜歡用免費WiFi APP應用來實現免費蹭網,而且他們大多數都缺乏安全意識,只要是能免費連接的公共 WiFi都會嘗試連接使用,絲毫沒有考慮連接的安全性。
來自某知名電商網站的業(yè)務經理阿樂告訴記者:“我比較喜歡使用公共WiFi,因為有時自己的流量不夠,剛好公共WiFi可以免費使用。一般會直接使用免費WiFi APP來蹭網,感覺比較方便?!钡斢浾邌柤皶粫倪B接安全的問題時,阿樂一臉茫然表示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
近期央視曾報道了一起蹭WiFi被釣魚的新聞悲劇,報道稱揚州某市民的銀行卡在兩天內發(fā)生了69筆交易,賬戶上6萬多元僅剩500元,但當事人并未用卡,后來調查發(fā)現這與他曾在公共場所接入過不安全的WiFi有關。
據360免費WiFi安全專家馬先生透露,出現銀行卡被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有些人惡意設置了一些釣魚WiFi,放在公共區(qū)域,以免費上網為由,引誘用戶連接使用,這些路由器軟件上都放置了惡意軟件,用戶如果進行網絡購物,使用銀行卡進行交易,則有可能被這些惡意程序截獲,從而造成被盜。馬先生建議用戶需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在使用公共WiFi的時候,除非是經過確認的WiFi熱點,否則盡量避免連接或者進行網絡交易。
WiFi密碼被分享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免費WiFi APP的運營模式是鼓勵用戶分享WiFi熱點的密碼賺取積分(積分可以兌換運營商的免費上網流量或者獲得其他鼓勵)。但是這種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一點就是WiFi的密碼存在被分享的風險。
技術人士梁先生介紹稱,如果WiFi擁有者的密碼被他人分享出去了,其會面臨WiFi網絡被別人蹭,甚至是隱私泄露等危險。他說:“如果連接人是有惡意目的的話,他們會通過WiFi密碼連接進入到WiFi的網絡組,通過一些破解技術進而入侵到連接了同一個網絡的其它電腦,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到他想得到的資料?!?/p>
另外,被分享的WiFi密碼數據是存儲在免費WiFi APP開發(fā)商的數據庫的,雖然數據庫會進行加密處理,但其也存在被泄露的風險。近期就有一則新聞報道稱一家科技公司開發(fā)的免費WiFi熱點軟件的數據庫遭到黑客攻擊,一周內被盜取WiFi密碼150萬條。
律師解讀:分享WiFi密碼存法律風險
免費公共WiFi熱點目前種類繁多,而且門檻低,不用辦理任何手續(xù),就可以搭建免費公共WiFi熱點。對于這一現象,廣東捷成律師事務所許律師告訴記者,這是因為目前法律對于這一塊還存在空白,現行法律對該范疇未有詳細的法律規(guī)定。
雖然法律對這塊的規(guī)定存在空白,但是許律師也強調:“如果利用公共WiFi熱點獲取他人信息,則有可能構成刑事犯罪,例如通過計算機系統盜竊國家機密資料,可能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如果盜竊他人的技術秘密或商業(yè)秘密,可能構成侵權,嚴重的將構成侵犯商業(yè)秘密罪,如果泄露他人隱私,造成嚴重后果的可能構成侵犯隱私罪。如果盜取他人的網絡交易密碼、銀行密碼等并進行套現獲利,可能就構成盜竊罪。”
目前WiFi熱點分享APP采用了鼓勵用戶分享WiFi熱點密碼的運營模式,對于這樣的運營模式,許律師表示:“現行法律體系下,如果征得WiFi用戶同意的前提下,這種運營模式是不違法的,但如果利用非正規(guī)手段免費占用他人WiFi,造成對他人網絡資費的占用,有可能違反《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需承擔刑事責任?!?/p>
而對于用戶分享WiFi密碼的現象,許律師特別提醒:“如果是未經WiFi戶主同意,就私自分享WiFi密碼,會存在法律風險。如果造成戶主網絡資費損失或者分享秘密者從中獲利,則構成侵權,有可能構成盜竊罪。WiFi熱點分享APP未盡到相應的審查注意義務,未制止侵權行為發(fā)生,WiFi戶主有權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p>
從許律師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用戶私自分享別人的WiFi密碼是存在很大法律風險的。用戶在使用該類免費WiFi APP時需要謹慎,切莫不小心觸碰法律界限。另外,許律師指出,目前網絡侵權案件,舉證比較困難。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留存各種操作記錄,保留相關的證據。不過建議用戶謹慎使用免費無線上網,使用時盡量不進入涉密系統操作(如網銀系統),防止被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