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謝正莉的畫,恐怕難以看到炫目的場景、糾葛的觀念,甚至連許多畫家偏愛的敘事手法也很少見。
她的畫總有一種漫不經(jīng)心的掙扎,就像一張會呼吸的皮囊,讓人的心緒微妙起伏。表皮之下,有隱隱的躁動與羞澀,更有諸如孤獨、焦灼、苦悶、暢快、希冀等復(fù)雜的心境。女性的敏感細膩是滲透性的,帶有縝密、矜持、乖俏和熱烈。謝正莉也是如此。
謝正莉1982年生于重慶,畢業(yè)于四川大學(xué)藝術(shù)學(xué)院油畫系,以獨特的繪畫風(fēng)格從時下流行的繪畫潮流中脫穎而出。一個相信觸覺、顏色、氣味和痕跡的女子,繪畫具有濃重的感官氣息,觀看時如等待毛孔慢慢張開,再將神秘、舒緩、溫柔的香氛收斂進去。謝正莉在小小的畫幅中,把生命體驗描繪得生動飽滿。
她的作品體膚之感十分強烈?!秲煽脴洹罚?010)的筆觸紛繁錯落,樹冠枝葉被描摹得如細密柔軟的毛發(fā),排列著梳理后的痕跡和狀貌,具有極強的私密性和神秘感。在《三棵樹》(2009)、《樹林之二》(2009)等作品中,畫面抽離了賴以生存的土壤,讓根莖憑空裸露,而其上生長的枝葉則稠密茂盛,生機勃勃。謝正莉在她的畫中頻繁重復(fù)類似的圖景,一面不斷地將身體的能量傾注其中,一面借此轉(zhuǎn)身于想象的世界。即便在《不眠的森林》(2010)里,在陸地上騰跳的鹿,她也為它布設(shè)好濃密的灌叢,令其避開現(xiàn)實的屬地。白光人影、發(fā)光的樹以及光斑,接連出現(xiàn)在《迷林》、《一棵白樹》等作品里,異乎尋常地制造了一種奇妙幻境,暗示一切可能性的存在。在這之中,謝正莉顯示出她的獨到之處:在語言的形式與內(nèi)容之間取得一種微妙的平衡與張力。
2004年至2006年,謝正莉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人像,確切的說,是人的身體。人物站立在瘦長的畫布中,沒有五官,沒有上肢,沒有衣裝,也沒有細節(jié),但其濃密的頭發(fā)以及像被黑色絲襪包裹的身軀卻令人過目難忘。他們被她稱做“不平衡的人”,性別模糊,看上去脆弱、柔軟、性感而又堅定。柔嫩的肉身與身體邊緣硬朗粗壯的輪廓線形成鮮明對照,暗示了兩性的對抗與人的生存狀況。蒙田曾說:“最愚蠢的自討苦吃就是蔑視自己的身體?!鄙眢w的存在,既不可怕也不丟臉。謝正莉此時已經(jīng)意識到,該抽掉身體的羞恥感,面對自身本來的模樣。作為身體的重要部分,皮膚之間的邊界雖令人不安,卻是讓自我與孤獨和解的小徑。
這一時期,與謝正莉同輩的中國新生代畫家們正逐步崛起于當(dāng)代畫壇。一時間,卡通化、流行化、消費化、視覺化的繪畫之風(fēng)勁吹,以華麗愉悅的畫面來反映一代人的自我沉溺與游戲感。相反,從本科到研究生,謝正莉心無旁騖地畫著那些看起來晦澀樸素的作品。她曾獨自度過大半年異常孤獨、閉塞的日子,在其間尋找自處的能力,隨后自然地、費力地,在塵囂中辟出一塊奇異的靜謐。萬般承受,不失溫柔
2007年,謝正莉的創(chuàng)作重心開始轉(zhuǎn)向?qū)ν獠渴澜绲木毭枘∨c創(chuàng)造,畫中出現(xiàn)了自然風(fēng)景、樹木、鳥類和動物。在以自我和鏡像為主題的“雙生花”系列之后,人漸漸退出畫面,成為更加宏觀、抽象的意旨所在。她對于題材的選擇不乏偶然性,多是不經(jīng)意遭遇的事件、瞥見的景致或聽說的故事。她將茶花、貓頭鷹、樹林、麋鹿、發(fā)光的白樹等一一入畫。它們無一不與生命息息相關(guān),成為她繪畫的必然主體,哪怕呈現(xiàn)微弱、衰敗和死亡。她從不按圖寫實、依葫蘆畫瓢,她只是想象它們,盡可能地,賦予其愛欲生死。繪畫形象的演變,使謝正莉的藝術(shù)跳脫出其個體的微小世界,進而在更廣闊的空間里探索人類情感、死亡、生命以及再生的意義。
她用一種近似版畫的刻畫方式,在畫布上極盡折磨之能事。身體的在場已不再拘泥于具體的肖像人形,而逐漸融入繪畫的行動中。畫布于她,如同人的皮膚,需仔細端詳,輕輕撫摸、抓撓,乃至撕扯。對此,即便她羞于揭示,也一直在毫不動搖地貫徹執(zhí)行。作畫時先將顏料施于布面,然后用手、畫刀、金屬擦等工具將其刮去、打磨、破除,使之滲入布面纖維,層層覆蓋,畫面由此平滑、薄透。
謝正莉?qū)τ诋嬅娴奶幚砑內(nèi)皇羌磁d的、身體的、動感的,很多時候是“不受控制的”。她憑著氣息與五官的感覺來落筆,過程多少有些“行動繪畫”的做派。然而真正的奧妙在于節(jié)制。語言不是從頭到尾的飛揚恣肆,多處是平緩的克制,她花費很長的時間來打磨畫面,令繪畫離索平靜。這要求藝術(shù)家對工作有極大的耐性和熱忱,既是萬般承受,又不失溫柔。
日復(fù)一日地,謝正莉用繪畫記錄下密密麻麻的各種印象,關(guān)于身體、青春的種種瑣碎情節(jié)。在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的筆下,青春就是如此,“它確定了自己的極限而不問身體是否能夠承受,而身體卻總是可以承受”。無論是躲避現(xiàn)實的潛意識,還是私密的個人情愫,抑或神秘的虛幻景致,謝正莉用繪畫給予人的,始終是一種至柔至靜,而又不失剛健的陰柔之美。這種美既慰藉了她的心神,也安撫了人們的躁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