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米飯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主食,若將米飯與各種健康食物搭配著做,便可發(fā)揮其保健防病的效果。其實(shí),我國關(guān)于大米的保健作用早有記載?!侗静菥V目》中就提到“粳米甘涼,得天地中和之氣,和胃補(bǔ)中”。不少的食療偏方、驗(yàn)方中,就是以大米等為主,配以其他食物蒸、煲制飯,效果頗佳?,F(xiàn)略舉幾例。
姜汁黃鱔飯 黃鱔150克,姜汁10~20毫升。黃鱔洗凈切段入盤內(nèi),以姜汁、花生油拌勻,待米飯(1~2人食量)煮至水分將干時(shí),放入拌好的黃鱔至飯上,并收小火燜15~20分鐘即可食用。黃鱔味甘,性溫,含蛋白質(zhì)、脂肪、磷、鐵、鈣等,能補(bǔ)虛損、除風(fēng)濕、強(qiáng)筋骨、補(bǔ)中益氣等。此飯可補(bǔ)血健胃,用于病后貧血等癥。
豇豆煲飯 豇豆50~100克,大米100~150克,加水煮飯,用油鹽調(diào)味服食。豇豆味甘咸,性平,能調(diào)中益氣、健脾益腎、補(bǔ)五臟、調(diào)經(jīng)、助十二經(jīng)脈、暖腸胃等。此飯能益氣、健脾、消腫等,可用于脾虛水腫、腳氣病、小兒病后脾虛胃弱等癥。
姜汁牛肉飯 鮮牛肉150克,姜汁5克,粳米200克,醬油少許,花生油適量。牛肉洗凈,剁成肉糜,加姜汁、醬油、花生油拌勻備用。粳米蒸成米飯,待飯快熟時(shí),放上姜汁牛肉糜,再蒸15分鐘即可。此飯具有祛寒、補(bǔ)中、益氣、強(qiáng)筋健骨、消水腫之效。適于體弱、畏寒、氣血不足、四肢無力及營養(yǎng)不良者食用。
白術(shù)飯 炒白術(shù)25克,炒枳殼15克,薏苡仁10克,粳米適量,荷葉1張。白術(shù)、枳殼、薏苡仁等放在鋪于籠屜的荷葉上,再鋪上粳米,用旺火蒸30分鐘。飯蒸熟后,撿去白術(shù)、枳殼、荷葉,食用薏苡仁和米飯。此飯適于由脾胃氣虛所致的食后腹脹或腹瀉、胃脘脹滿、食少便溏及四肢無力者食用。
白蓮子飯 白蓮子(不去芯)100克,大米適量,混合蒸成米飯食用。白蓮子芯是蓮子的青嫩胚芽,味甘,性寒,具有清心安神的功用,此飯主要用于治療多夢遺精。
椰子糯米蒸雞飯 除大米外,以糯米飯制作藥膳也有不錯(cuò)的食療藥效。椰子肉碎成小塊,糯米、雞肉適量,放入瓷盆內(nèi)加水適量,隔水蒸熟服食。椰肉味甘性溫,入肺經(jīng);糯米能補(bǔ)中益氣、暖脾胃;雞肉味甘,性平,入肝、脾、胃三經(jīng),能補(bǔ)虛溫中、補(bǔ)益五臟、治脾胃虛弱、益肝腎之陰。此飯可用于脾虛倦怠、四肢乏力、食欲不振、中氣虛弱癥。
參棗糯米飯 黨參10克,大棗20克,糯米250克,白糖50克。黨參、大棗加水煮30分鐘左右,撈出參、棗,湯液備用。糯米淘凈,放在大碗內(nèi)(碗底抹一層食油)加水適量,蒸成飯后扣入盤中,再將黨參、大棗擺放飯上,將湯液加白糖熬成稠汁淋在飯上即成。此飯適于體虛氣弱、乏力倦怠、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和浮腫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