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楓汀
先來個名詞解釋,廣州話里“手信”指人們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小禮物。黃金周一過,散盡一周黃金,無論遠游還是近玩,只要回到職場,自然得向領導同事交出“證據”。交付的當事人自然最為緊張,因為職場社會自古素有不患寡患不均的傳統(tǒng)思想,既怕順得哥情失嫂意,又怕買回來無人吆喝,最后落到喂養(yǎng)垃圾桶的田地。于是無論前往什么目的地,不以買手信為目的的旅游人士基本上已經絕跡職場朋友圈了。品嘗與點評手信其實才是完結旅游項目的最后一道工序。
職場磚家指出:投放手信是一項提升個人品牌力(簡稱人品)的有效行為,配合旅游期間發(fā)布在朋友圈那些美食攝影展的空中攻勢,殺回職場時的地面投送,可謂相得益彰。
手信的挑選布局,絲毫不亞于編排個人旅游行程,提早規(guī)劃,分批實施,有助于手信采購和投放的效率,最好事前列好清單,表達管理,既要面面俱到,又要避免行李超重,那么采購的現(xiàn)場管理也是相當重要的,總之,秉承宜細不宜粗,預多不預少的原則。
投放在公共區(qū)域的手信,投放人也要注意現(xiàn)場的進度管理,消散得太慢自然讓人意興闌珊,但被消滅得太快也有可能讓延遲歸來的同事無福及時享受,因此適度庫存就顯得尤為緊要了,至于是事先預留還是事后另辟蹊徑補貨則悉隨尊便了。
對于重點投放的VIP人群,最好事前做足功課,甚至不妨提前知會當事人,需要怎么樣的禮物,到了目的地自然要悉心挑選,誓要逼格與價錢齊飛,也要注意避免公司方圓五百米出現(xiàn)同款,投放時注意附近無圍觀人士,以免找來嫉恨,選在一早或一晚人煙稀疏時投放為佳。
惠及廣大群眾的手信一定要包裝醒目,在蕓蕓眾手信中識別度較高,無論是單送還是放在手信集中營都能一下子讓受眾看到,而且必須先下手為強,就算出現(xiàn)同款你也是可以占盡先機,切記包裝上顯示有當地地名,最好還可以引起話題,增加投送商與投送對象之間的互動。
遇到好的手信時不妨多放一二,逢年過節(jié)生日喜慶送親戚送朋友也能用上,如果去對好的采購點,隨時可以多快好省地一次性完成一年的送禮儲備。
網購有很多特色手信店,平時就要廣泛調查,天南地北網羅于收藏夾,以備不時之需,但也要嚴把質量關,便宜但不能太次,如果是食品還要親測一下,網購地址最好寄去家中,以避免同事有既視感,轉送職場途中切記得當場銷毀發(fā)貨單。
最怕掛萬漏一,一旦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禮物數量嚴重不足或嚴重損毀,也可以再次啟動網購行動,對外官方發(fā)布原因鑒于行李超重,故不得不另行寄回,當然直送家中和銷毀發(fā)貨單兩大指定動作,必須有。
很多禮品包集合多款特色手信,價錢自然優(yōu)惠,大包買入,分拆投送,可以同時滿足不同對象人群的需求,如果考慮部分對象永不交集的話,只要便宜,狂買同款也在所不惜。
如果只知道買臺灣鳳梨酥、泰國魷魚絲,或者澳門杏仁餅那就太low了一點,因此事前功課很重要,做到與別不同,特具話題引爆點的,就算便宜一點,分量少一點,味道不怎么樣一點,都會讓同事抹齒難忘。
如果買零食快消品作為手信,吃完就煙消云散,要是群聚齊發(fā),誰吃誰的吃完就已經萌萌的分不清了,因此買一些文化類用品,例如小相框、報事貼,或者桌面小擺設,那么延后效應可以伸至日后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