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華
出生于80年代在很多人看來是幸運的,尤其是作為藝術家。中國青年藝術家多指涉80年代出生的,這一代要好于70年代,因為他們被認為是承上啟下的一輩,正好延續(xù)著自80年代改革轉型、文化藝術新興的轉型,以及中國國際化轉型的節(jié)點中。生于80年代要幸福很多,因為當代藝術已經(jīng)和世界接軌,當代藝術的市場也到來,中國當代藝術的興起,只要看80年代就足夠了。
動畫作品《最終試驗飛行體》截圖。
葉凌瀚出生于80年代中期,大學期間曾經(jīng)協(xié)助楊福東拍攝作品,在劇組中擔任美術職務。還是在大學期間,他從手工繪畫開始轉向動畫?!蹲罱K試驗飛行體》綜合了葉凌瀚在繪畫方面的天賦,加上少有的耐心和對生物體貌的細致摹寫,這些在一個固定場景中穿梭的鯨魚或是飛艇,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遠離這個喧囂的世界,穿梭構成的時間變化,猶如一個巨大的時間機器,正在將時間倒轉。
動畫作品《敘事電影中的一個局部-3》截圖。
這與他工作的時間恰好形成反比,或者說這個影像確實能夠提供一個屬于作者創(chuàng)作的三個月,以及觀者體驗的幾分鐘的雙重空間。《敘事電影中的一個局部-3》是時間在刻畫這些物像,于無聲處,這些物像開始斑駁殆盡。作品之于葉凌瀚,如同時間之于每個人,雕琢的可能還是內(nèi)心。
動畫《黃金、圓、虎》手稿,水彩,2014。
鯨魚尾,水彩,2012。
動畫《50%美金》手稿,水彩,2013。
葉凌瀚作品中一直存在著動物,如同他的性格或是野性的暗喻,從鯨魚到老虎,從猩猩到獨角獸。他是否能從中找到真實的內(nèi)心世界?或者還游蕩在外部看起來如此冰冷的叢林中。在他的作品中,我們找不到俯瞰或是平視的對應,他從沒有將這些物像看做對應物,這些物像或時間,更多是他一個全息的投射系統(tǒng),從紙、鐵再到投影,在可變的媒介中,他一直保持著一種時間上的悠閑,仿佛來自百年前的新文化再次燃起了一顆少年的心,欲望在這里成為被限制在叢林中的動物,一只懸置著的華麗的老虎。
一個神話的角色,紙本水彩,2011。
為止,紙本水彩,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