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
伴隨著國內相親節(jié)目的持續(xù)火爆,婚戀交友網站的人氣也同樣不斷攀升,作為人們“終身大事”的婚姻,毫無疑問催生了婚戀網站的一片繁榮。但繁榮背后也暗藏污垢。據一家調研機構推出的“婚戀網站行業(yè)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對于該行業(yè)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選擇“網上交友有風險”和“信息不真實”的網友比例均為77%。就目前發(fā)生的利用婚戀網站進行詐騙案件中,絕大多數嫌疑人在網站上注冊使用的都是虛假身份信息,不僅姓名、年齡、職業(yè)、收入,甚至連性別都是假的。
由于婚戀網站亂象愈演愈烈,今年5月,由國家網信辦牽頭,公安部、工信部、民政部等有關部門聯合開展了“婚戀網站嚴重違規(guī)失信”專項整治工作,3個月內依法關閉128家嚴重違規(guī)失信婚戀網站,并通過約談等方式責令20余家網站整改或停網整頓。
對于被騙受害人,婚戀網站回應自己只是交友平臺,對于用戶身份信息只能做形式上的審核。但這一辯解并沒有得到用戶的認同,不少人認為,既然婚戀網站打出了“實名制”的廣告,就應該為“實名制”負責,否則就是虛假宣傳。但有專家表示,因為目前法律并沒有對“實名制”做出過準確的定義,定性虛假宣傳面臨法律困境,而且防止婚戀網站詐騙,光靠婚戀網站單方面努力遠遠不夠,還有許多的“漏洞”要補上。
詐騙金額難認定
“利用婚戀網站進行犯罪的絕大多數目的都是詐騙錢財,因此犯罪嫌疑人在得手之后通常會以各種方式揮霍掉,當被害人發(fā)現并報警后,也難以得到物質補償,更別提這件事對心理和精神上的損害了。”在北京市石景山區(qū)檢察院檢察官于廣看來,就他辦理的此類案件中,嫌疑人基本沒有賠償能力,被害人幾乎就沒有從犯罪嫌疑人那里追回錢財的,只有少數被害人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時,嫌疑人家屬予以賠償了部分錢款。
“不僅如此,在被害人被詐騙及金額的認定上,也存在一定困難?!庇趶V認為,這些金額是屬于詐騙還是借貸,或者是情侶夫妻間的感情糾紛,都必須視證據而定。
例如,陳雅麗在世紀佳緣網認識一名名叫王江的男子,很快與其相戀。由于王江說自己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投資很大,陳雅麗便出于同情,給了他一張余額一萬元的銀行卡。之后,王江卻突然消失,銀行卡里的錢也被取光。陳雅麗才發(fā)現并報警,但警方認為是陳自愿給的錢,不構成犯罪而不予立案。
“認定此類案件中的金錢往來行為是不是詐騙,首先要看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利用婚戀網站進行詐騙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這種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庇袑<冶硎?,另外,還要從客觀行為上看是否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往往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
對此,不少婚戀網站也曾提示,會員雙方在線下見面之后發(fā)生的借貸行為,由于很難界定為詐騙,建議會員多加注意,并去派出所報案或去法院起訴。倘若對方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可認定詐騙罪成立。
“但在辦理此類案件時固定證據也存在不少難度,畢竟婚戀網站上嫌疑人身份信息、照片都是假的,尤其雙方沒見過面的情況就更難定罪。如果雙方都把網上聊天記錄刪除,或者被害人沒有匯款、轉賬等交易證據的,我們認定起來也有一定困難?!庇趶V表示。
一面是巨額錢款付諸東流,一面是身心備受摧殘,不少被害人往往將責任指向了為其提供交流平臺的婚戀網站,尤其是號稱“實名制”和“嚴格審核會員身份”的網站。
實名注冊真實嗎
以百合網為例,據了解,百合網2011年12月底開始推行雙向實名認證,也就是說如果有一方不是實名認證用戶,則雙方就無法進行交流。但這并沒有阻擋騙子行騙的步伐。
所謂的實名制是如何進行認證的呢?記者以百合網用戶的身份向百合網客服工作人員咨詢,對方表示,需要在完善資料時提交身份證掃描件信息,由百合網提交給第三方認證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核對完后你的資料就會顯示為實名認證用戶。同時,對方表示,核實身份證信息由第三方平臺操作,其真實性與百合網無關。當記者追問第三方平臺是何種機構,對方表示是與公安部系統(tǒng)聯網進行查詢,至于是否是公安部授權進行的,對方則不予回復。
聲稱“嚴格人工篩選、推薦符合您要求的他、身份認證安全可靠”的世紀佳緣網也是如此。工作人員稱所有的認證用戶信息都是做形式、肉眼上的審核,“但網站不是公安機關、政府機關,不過我們跟公安部系統(tǒng)是聯網的,這方面都是完善的”。
但是,即使確認為實名制用戶,也并不能保證與自己聯系的人就是身份證上的那個。從已發(fā)生的案件來看,一些通過實名認證的用戶身份并不是真實的。比如有的詐騙犯使用他人的真實身份證就能輕易通過審查,或者在身份證掃描件上更換頭像、身份證號,也可能被認證通過。
何玉是在世紀佳緣上花費了不少時間找對象的用戶,她就見過不少“文字游戲”甚至“虛假信息”。“在路邊練個攤的說自己是私營企業(yè)主,在農村老家有幾間老房子的就說自己已購房,還有明明是離異非得說自己是未婚。剛開始不了解情況,看見條件合適的就會聊兩句,后來被忽悠了幾次,才知道婚戀網站到處都是陷阱。”何玉聊起自己的一些相親經歷,頗有一些無奈,她告訴記者,別相信那些頂著帥哥美女頭像的賬號給你私信的內容,他們要是真的條件那么好,為什么非得在網站上找對象。
按照百合網、世紀佳緣等網站的規(guī)定,如果用戶在網聊或者交往中發(fā)現對方存在欺詐等可疑行為的,可以向網站舉報對方。但實際上,仍有不少用戶感到舉報這個功能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李瀟曾在世紀佳緣網上認識了一位律師,但是在交往過程中,李瀟發(fā)現這位律師出奇的摳門,兩人外出從來不掏一分錢,甚至有一次,還借口要臨時應酬一下,向李瀟借了2000塊錢。最后,在李瀟多次催促還錢未果之后,她覺得這位律師動機不存,還向網站舉報了該用戶?!拔叶寂e報半個多月了,這個律師的賬號還處于使用狀態(tài)?!崩顬t告訴記者。
同樣有舉報經歷的還有陳倩,她是百合網的付費用戶,她曾以騙錢為理由向網站舉報用戶王偉民。“王偉民這個人是網站那邊向我介紹,但我沒想到我是付費用戶,竟然給我介紹個騙錢的來,網站怎么可以這么不負責任?!标愘贿€質問過百合網的客服,但是得到的答復是用戶騙錢行為跟網站沒有關系。
爭議互聯網避風港原則
記者查閱百合網對用戶的服務條款發(fā)現,通過實名認證僅僅表示該用戶提交了真實存在的身份證,無法完全確認該證件是否為其本人持有,用戶需要通過和對方交換實名信息來獲取對方全名及身份證照片,并與對方照片或本人進行比對,核實對方是否該身份證的持有人。不僅如此,百合網還明確表示對用戶的婚姻狀態(tài)、職業(yè)、學歷、收入等信息目前暫不能核實,并將其寫入免責協(xié)議中。
正是婚戀網站的“暫不能核實”,使得騙子們在實名制之下仍然如魚得水。在不少案件中,騙子們往往同時注冊好幾個賬號,使用不同身份與被害人聯系,卻沒有被網站發(fā)現。因此不少被害人覺得,是網站的疏于審核才導致詐騙犯橫行,所以應當承擔責任。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并沒有對互聯網網站提出事先審查的義務,除了是婚戀網站上出現淫穢信息等違法的情況外,只有網站的用戶向網站舉報后,網站才會刪除、處理相關信息?!北本煼洞髮W法學院教授、北京大學網絡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德良向記者表示。事實上,在2011年,世紀佳緣遭會員起訴第一案已經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答案。
在這起案件中,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婚戀網站是否應承擔保證其所提供的信息真實有效的義務。最終,受理該案的北京市朝陽法院在一審判決中援引了“避風港原則”,認為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yè)沒有進行事先審查的義務,從而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那么,婚戀網站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究竟需要履行怎樣的義務呢?劉德良表示,這關鍵還是要看其與用戶簽訂的服務合同。實際上,當下許多婚戀網站的服務合同都是格式合同,里面會列有諸如“婚姻狀況暫不能核實”等條款。這些條款的有效性,也成了許多用戶質疑的問題。
有專家認為,對婚戀網站來說,既然經營的就是給人介紹對象的業(yè)務,那么提供單身會員是其首當其沖的職責,“婚姻狀況暫不能核實”應屬無效條款。
劉德良則表示,如果要讓婚戀網站來核查用戶的身份情況其實是有些強人所難,網站的審查、監(jiān)管義務應以明確知道網上注冊信息虛假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為前提。比如核實“婚姻狀況”的操作難度就非常大,因為如果在異地的情況下,連婚姻登記所也未必能核實到婚姻狀況。再比如要求核實“職業(yè)情況”,現在人的職業(yè)流動性本就非常大,核查起來也是無從下手。更別說財產情況,本就屬于個人隱私了。這是一個該不該讓網站去審查信息、能不能這么做的問題,我的意見是既不該強加審查義務也不具備審查的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新寶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我國婚育狀況沒有統(tǒng)一的登記聯網制度,換言之,婚戀網站無法通過正常合法的途徑獲得用戶的婚姻信息。但從長遠來看,婚戀網站應該考慮怎么改進的問題,比如和民政部門協(xié)商,爭取找到一條可以正常核實的通道。
也有多位世紀佳緣用戶向記者坦言,自己也沒指望過婚戀網站能變成私家偵探,把相親對象的背景都給摸透,分辨對方是不是騙子,關鍵還是要看自己交往過程中的警惕性,如果吃了虧也只能證明自己警惕性不夠高。但是,也有不少用戶表示,一些網站鼓吹“實名制”的廣告滿天飛,到頭來介紹的對象連名字都是假的,這有點讓人接受不了。
婚戀網站如何擔責
“實名制或許是目前法律存在的一個漏洞,因為法律并沒有清晰界定實名制的概念?!眲⒌铝急硎?,現在婚戀網站所進行的實名制認證,往往是形式上的,只需要注冊對象遠程提供一個身份證的復印件,就可以完成認證。這種形式上的操作對于一些懷有不良企圖,使用偽造證件注冊的人,很難起到防范作用。
但無法審查身份信息并不意味著婚戀網站完全對用戶被詐騙的情況不用負責。北京安理律師事務所律師李靖怡認為,婚戀網站疏于注意義務,比如讓一個先提交材料說自己50歲,后來又使用假證件說自己30歲的用戶,成功更改資料并在網站繼續(xù)活動。這種更改資料的過程是后臺可見的,也有能力做到去查詢,而系統(tǒng)后臺人員沒有注意信息一致,這時候就可能要承擔責任。
“還有一種情況,婚戀網站在明顯注意到有疑似詐騙的團伙或個人在網站進行活動,并未提醒用戶注意,或是接到用戶投訴的情況而置之不理,都可能需要承擔責任?!崩罹糕嬖V記者。在世紀佳緣遭會員起訴第一案中,法院判決也是把“對于會員投訴,世紀佳緣采用了加入’準黑名單’及‘黑名單’、網站上公布等方式處理,已經履行了審查、監(jiān)管義務”作為理由之一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
在李靖怡看來,事實上,婚戀網站最大的問題,在于廣告擴大了宣傳效果,比如宣稱自己百分百實名、嚴格審核會員身份,網站上還號稱“誠信會員”、“嚴肅婚戀”、“一對一服務”,讓用戶覺得網站特靠譜。實際上網站本身也知道這些信息沒法核實,但出于盈利目的,打造出能夠核實的形象來吸引用戶,這里就可能涉及虛假宣傳了。原則上,婚戀網站廣告應當由工商部門監(jiān)管,比如世紀佳緣2009年就曾因虛假宣傳被北京市工商局罰款1萬元。
除了這些網站需要承擔責任的情況,那么,婚戀網站作為互聯網信息平臺規(guī)避了審查義務,但作為有償婚介服務的提供者,是否應當為消費者的用戶權益受損而買單呢?
2014年3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張勇健在談及該問題時表示,網絡婚戀這樣一個糾紛案件實際上屬于一種中介服務的合同糾紛。在這樣的糾紛案件中,如果消費者受到欺詐,或者是消費者因為中介服務者提供的信息虛假受到欺詐受到損害,應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然而,對于已經遭受詐騙的用戶來說,面對一個并不能確保身份信息完全真實準確的婚戀網站,他們仍然顯得弱勢許多。比如在世紀佳緣遭會員起訴案中,原告代理律師周密形容說,消費者得有一雙火眼,還得有一雙鐵拳,消費者始終是弱者,而這也是目前婚戀網站所有用戶面臨的困境。
核實身份信息有賴于國家信用體系建設
對于婚戀網站的監(jiān)管,雖然《電子簽名法》、《侵權責任法》等已經相繼出臺,但缺乏針對婚戀網站的特別條款,僅僅有一些關于侵權的救急措施,比如網站對有問題的用戶進行封號、公示和拉入黑名單。對此,周密表示,目前最直接的方法是用線下婚介所的監(jiān)管法律來監(jiān)管婚戀網站,讓婚戀網站這種服務成為標準的服務形式被法律所約束。如果規(guī)定互聯網若出現侵權,網絡發(fā)布者就要承擔連帶責任,那么,以后婚戀網站如果再出現侵權,就有法可依了。
從婚戀網站本身角度來說,應當加強對婚戀網站的監(jiān)管?!澳壳肮ど叹帧⒐ば挪康扔嘘P部門已經開始對這方面問題進行查處,從減少婚戀網站詐騙角度來說,通過有關部門整治和打擊虛假宣傳的婚戀網站,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崩罹糕硎?。
同時,網站也應該進一步健全會員信息的查核制度。百合網CEO田范江曾公開對媒體表示,電子化的信息查詢方法,一方面依賴于整個國家的信用體系建設,另一方面,還受制于法律,在不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查詢個人信息是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所以,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磥?,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關應將公民的婚姻信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向網站提供。如果會員不允許網站去婚姻登記部門查詢自己的資料,網站就應該謝絕這些會員參加。
有專家表示,或許國內婚戀網站可以借鑒國外的方式。在歐美信用體系比較發(fā)達的國家,婚戀網站往往用信用卡進行認證,并與其信用記錄進行關聯,因此國外婚戀網站的運營風險遠遠小于國內的同類企業(yè)。
“與所有互聯網信息平臺一樣,監(jiān)管部門和機構主要還是依照《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進行,針對網站技術服務、涉毒、涉黃、侵權等問題嚴格監(jiān)管,但涉及具體服務問題就管不了?!眲⒌铝急硎荆閼倬W站是一個特殊的交友平臺,交友雙方不能過分依賴網站實名制,還是要在交友過程中謹慎對待。因為即便網站做到真正實名制,也不能保證一個真實身份的人不詐騙或者其他信息真實。
在目前的法律制度下,受害者一方面要注意收集和保留對方的身份信息和各類證據,以便于公安部門進行抓捕,另一方面積極與婚戀網站溝通,尋求其幫助,同時也注意保存網站是否疏于注意義務的證據。在嫌疑人被起訴后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追回贓款和索要賠償;在與婚戀網站商量賠償無果后,可以選擇向法院提出合同糾紛或侵權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