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蓋
對著電腦、平板或手機等移動設備的屏幕久了,我們會感到眼干、眼澀、眼疲勞,其中的罪魁禍首就是藍光,目前,對付藍光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使用防藍光顯示器,為移動設備貼防藍光貼膜,使用防藍光眼鏡。為什么說三者中最為靈活的是防藍光眼鏡?該如何挑選防藍光眼鏡?
顯示器與移動設備的藍光
只要是采用LED為光源的設備,都會發(fā)出對人體有害的藍光。只不過從傷害程度上說,手機、平板等小屏幕設備要比大屏顯示器更可怕,其中的道理很簡單,藍光對人體的傷害程度取決于光源和人體的距離,距離越近傷害越大。小屏幕設備,需要距離人眼更近才能看清楚,因而傷害就大。同樣的道理,LED照明燈離人體較遠,所以傷害幾乎可忽略不計。
是否所有的藍光都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藍光可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自然界的光由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譜組成的,不同的波長在視覺上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其中波長在400~500納米,呈現(xiàn)的是藍光。而LED之所以會含有藍光,是因為它發(fā)出的白色光,必須由紅色、綠色和藍色三色(即RGB)合成。
?有些防藍光眼鏡的價格超高
當然并非所有的藍光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只有波長介于420~455納米間的藍光,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對眼球中的黃斑部危害的主要癥狀包括:眼干、眼澀、眼疲勞,近視甚至失明(白內障)、失眠等。
種類及適合人群
目前防藍光眼鏡大致有兩類,具體分為適合近視、遠視等特殊群體使用的凹凸鏡以及適合一般用戶使用的平光鏡。其中前者多是在傳統(tǒng)的光學鏡片上追加抗藍光膜形成,其缺點是防藍光效果較差,基本在20%左右,優(yōu)點是色差低,在觀看屏幕時不會覺得顏色有多大改變。
而后者正相反,抗藍光性不錯(可達到97%及以上),色差較大,因此比較適合經常需要面對屏幕,同時又對色差要求不是很高的朋友使用(比如非專業(yè)視頻或圖片編輯人員)。
通常,為了達到魚與熊掌兼得的目的,我們提倡近視和遠視眼朋友,在選購時應盡量選擇那種夾片式防藍光平光鏡或套鏡,以便能直接夾在或套在現(xiàn)有的眼鏡上。
而對于患有黃斑變性、出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疲勞等眼科疾病,或眼科術后的朋友來說,防藍光更應成為重中之重。如果工作需要不得不長時間面對屏幕,則應選擇全包式防護鏡,以便能將整個眼部包裹起來,盡量減少邊角漏光對眼睛的刺激。
選購防藍光眼鏡應注意的事項
目前防藍光眼鏡尚屬新興事物,并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優(yōu)勢,所以市面上可見到的產品較亂,有的產品動輒標價千元以上,有的只需幾十元甚至十幾元。選購時我們應注意什么,才能選到效果不錯的產品呢?
一是到實體店購買時,應首先注意產品說明書或檢測報告中有關藍光防護的項目,看是否注明了檢測標準。目前太陽鏡歐盟最新標準EN ISO12312-1,較老的還有EN1836 2005+A1:2007、QB2457-1999、GB10810.3-2006等,雖然該標準并不是針對防藍光眼鏡的,但由于防藍光眼鏡說白了是太陽鏡的一種,所以正規(guī)產品通常會附上所用的標準。
二是看鏡片的顏色,防藍光鏡片都是有顏色的,常見的有香檳色、淡黃色、茶色和橘紅色等,對于那些所謂的無色的“防藍光眼鏡”最好敬而遠之。
三是一定要通過藍光手電(可識別偽鈔)驗證眼鏡的抗藍光性。用手電通過藍光眼鏡的鏡片去查看鈔票上的防偽標識,如果抗藍光性好,我們將看不到防偽標識,否則,說明抗藍光性不好,這樣的產品不買也罷。
四是一定要佩戴一下,合格的防藍光眼鏡雖然會輕微地改變屏幕的顏色,但不會扭曲圖像、文字等的形狀,如果你發(fā)現(xiàn)圖像、文字變形了,說明眼鏡質量太差,連合格的眼鏡都算不上,更不用說可防藍光了。此外戴上后如果發(fā)現(xiàn)屏幕上的內容變得模糊不清晰,說明產品的可見光透過率太低,這樣的產品同樣不能碰。
五是佩戴一定要舒適,特別是對于每天對著屏幕時間較長的朋友來說,選購的防藍光眼鏡一定要舒適輕便才行,比如使用超輕Air frame材料制作的產品,長時間佩戴也不容易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