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青
1959年10月23日,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收到一封信,寫信人叫袁瓞,是一個在臺北街市上賣芝麻餅的小販。他在信中向胡適詢問了一個政治問題:英美兩國政體的優(yōu)劣。胡適頗為驚訝,他沒有想到一個小販竟然會關心政治問題。胡適熱切地給袁瓞回了一封信:“我們這個國家里,有一個每天背著鉛皮桶在街上叫賣芝麻餅的人,風雨無阻,烈日更不放在心上,但他還肯忙里偷閑,關心國家大計,關心英美的政治制度,盼望國家能走上長治久安之路——單只這一件奇事,已夠使我樂觀,使我高興了。如有我可以幫你小忙的事,如贈送你找不著的書之類,我一定很愿意做。”
幾天后,袁瓞再次接到了胡適的信件,邀請他去中央研究院做客。這個邀請讓袁瓞既不知所措又十分欣喜。為了這次拜訪,袁瓞精心制作了10個芝麻燒餅,準備送給胡適表達謝意。
1959年10月31日,袁瓞如約來到了中央研究院胡適的辦公室,寒暄了幾句后,袁瓞打開手里的布包,拿出芝麻餅雙手捧到胡適面前,說:“胡先生,謝謝您能讓我來到中央研究院,我做了10個芝麻餅送給您。”胡適笑著接過,品嘗起來,說道:“謝謝你,真香?。 辈⒆屧妥约阂黄鸪?。就這樣,在中央研究院的辦公室里,胡適和袁瓞在一起熱烈地交談。后來袁瓞臨走時,胡適拿出《中國古代哲學史》《四十自述》等著作送給袁瓞,勉勵他勤奮讀書,永遠擁有一顆報國的赤子心。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