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資本市場雖然不是精彩紛呈的,但卻是令人難忘的。這一年,從牛市起步到瘋牛的形成,再到股市暴跌,直到救市后仍讓投資者談“股”色變。這一年,證監(jiān)會頻出“重拳”去杠桿、緊兩融、清配資、限期指……
在波譎云詭的氛圍中,我們能看到寬松政策歷經一波三折出臺后給資本市場帶來的鼓舞;我們能看到多層次資本市場更加完善,新三板在年末猶如一個重磅利好重新振奮了從業(yè)者的信心;我們也能看到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已經被擺上了前所未有的高位。但同時整個市場期待了整整一年的注冊制千呼萬喚仍未出,如果說2014年新股發(fā)行改革的折戟,反映了市場化改革之路囿于現(xiàn)實條件的薄弱,那么2015年,注冊制改革的方向卻無比明確,只不過這一目標能否實現(xiàn),仍有待于在2016年得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