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珍
作家柏楊一度脾氣特別暴躁,是個個性非常尖銳、思想相當(dāng)激進(jìn)的人。他曾任《中華日報》編輯,負(fù)責(zé)該版漫畫專欄。他在該版刊出一幅漫畫,內(nèi)容是父子兩人購買了一座小島,島上只有父子二人,建立了一個王國,并由父子二人競選總統(tǒng)。這幅漫畫觸怒了臺灣當(dāng)局,最終他被定以“侮辱元首”“通匪”等罪名,被正式逮捕。這就是震驚當(dāng)時臺灣社會的“美麗島事件”。從那天起,柏楊身陷囹圄長達(dá)9年零26天。
在獄中,因怨恨,他經(jīng)常失眠。一年后的一天,他遙望著鐵窗外的湛藍(lán)天空,突然意識到,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如果任由自己的憤怒支配心靈,精神世界遲早會崩潰。意識到這一點,他開始讀書。讀史使人明智,柏楊先后閱讀了大量歷史傳記,一部《資治通鑒》,他讀了3遍;一部《史記》,他竟然讀了5遍。這些史書最終轉(zhuǎn)變了他,讓他深刻地懂得了,其實每個人都只不過是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而已,聰明人是不會刻意放大痛苦的。明白了這些道理,柏楊的心變得分外寧靜,宛若陽光下的小溪,歡唱地奔流。
近10年的獄中生活,不僅沒有摧毀他的意志,反而讓他更加熱愛生活,向往明天。在獄中,他相繼完成了三部史學(xué)巨著:《中國人史綱》《中國歷代帝王皇后親王公主世系錄》《中國歷史年表》。出獄后的柏楊,“謙謙君子”成了他的代名詞。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他都微笑面對,一顆心深邃而悠遠(yuǎn),宛若晴空。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