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熱播的《瑯琊榜》,受到不少豆瓣友的追捧和評論?!奥殘觥比纭敖?,要想做成大事,且看國家生涯規(guī)劃師、CCDM中國職業(yè)規(guī)劃師盧玲,給你指點迷津。
對我這種不愛韓國歐巴、不追熱劇的人來說,很久沒有能吸引我看完的連續(xù)劇了。上次是《甄嬛傳》,這次是《瑯琊榜》。引用網(wǎng)上對它的評論:“無論是故事立意、演員表現(xiàn)、劇情發(fā)展還是視覺畫面都讓人無可挑剔。”我最看重的還是劇情。
“職場”與“江湖”倒有幾分相似之處,要想做成大事,還得記住要點:
選對“主公”
由于得到“瑯琊閣”的推薦,“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太子和譽王爭相獻媚拉攏梅長蘇,幾番來往,本性畢露。太子覺得雖是“麒麟才子”,但是得不到就要滅掉,也不能讓別人得到,個性不僅無能,而且小氣、無情,這樣的主公肯定不能選。
譽王和太子比,謀略要高出一大截,但面上忠厚賢良,實則猜忌多疑、心狠手辣,雖在高位,卻不得民心,此人如果選為主公,務(wù)必慎重,小心翻臉不認人。
靖王和前兩位相比,性情執(zhí)拗、耿直,不喜黨爭,缺少謀略,但是實干派,在軍中多年戰(zhàn)功不斷,做事嚴明公正。尤為可貴的是,靖王一直保持忠義之心,對故人朋友的冤屈念念不忘,所以盡管身邊人都質(zhì)疑選靖王是否太辛苦,梅長蘇卻說:“他天性不擅權(quán)謀,這又有何妨,不是還有我嗎?那些陰暗的、沾滿血腥的事,我來做好了!”
這再一次證實“跟對人,做對事”是很重要的。選“主公”價值觀是首位。初入職場,遇到“忠義”的上司,會得到傾心的培養(yǎng)和提攜,成長得快;職場老人,跟對“忠義”的上司,充分授權(quán),不猜疑,提升得快。
其次是選實力。實干型的老大言傳身教,會帶你踏踏實實做事,嚴格要求,認真仔細,基本都是專家型選手,跟著這種人,即便有一天你離開,也會因為這段經(jīng)歷受益匪淺。
最后是謀略。在三觀正常、實力相當(dāng)?shù)那闆r下,能知人善用,運籌帷幄,若是有這樣的主公,三條都具備,那自然是最好,如果不能,那按照次序區(qū)分自然也能知道你要跟什么樣的人謀事。
構(gòu)建“人脈”
梅長蘇謀大事至少有四股勢力支持他:
江左盟——人家可是江左盟的宗主,江湖第一大幫派;
瑯琊閣——江湖最高情報機構(gòu),老閣主和林燮是至交,又救了梅長蘇,這關(guān)系就不一般,少閣主藺晨和梅長蘇是好朋友,召之即來;
蒙摯將軍——赤焰軍舊部,現(xiàn)任京城禁軍大統(tǒng)領(lǐng),力挺“小殊”;
霓凰郡主——和林殊(也就是梅長蘇)有婚約,是云南穆王府的當(dāng)家“大姐大”,更是率兵打仗的女將軍,手下有10萬大軍。
你以為梅長蘇輔佐靖王,靖王就不會挑剔梅長蘇的背景嗎?單憑一張嘴皮子和出幾個點子,是遠遠不夠的,想獲得尊重、贏得合作,自身的實力很重要。梅長蘇用了12年的時間作準備,調(diào)動各方人馬為他效力,這是靖王和他合作,并且相信他的前提。
在職場也是一樣,你需要打自己的品牌,聚集自己的人脈關(guān)系、客戶網(wǎng)絡(luò),借用梅長蘇的話,“你自己行還不可以,還要別人說你行”,后面還有一句:“說你行的人也要行。”所以梅長蘇不僅有自己的人脈關(guān)系,并且也幫助靖王“機緣巧合”地結(jié)識了不少有識之士,為日后當(dāng)上太子、打理朝政積攢了一大批忠良賢臣。你若是想獨當(dāng)一面或者自己去創(chuàng)業(yè),這條也是重中之重。
做事“?!薄熬?/p>
在奪嫡爭斗中,梅長蘇巧妙利用兩個皇子的猜忌,讓雙方相互撕咬,借力除去朝中六部重要崗位中太子和譽王的勢力,更是利用皇上的猜疑,巧妙提拔靖王之人,培養(yǎng)勢力。夏江對梅長蘇又驚又嘆,說他是“滿腹奇詭”,梅長蘇淡淡回應(yīng):“誰又真的比別人都強,只不過這些年殫精竭慮,只想著這一件事,自然就會周全許多?!?/p>
目標簡單,倒是成功的關(guān)鍵了。在職場上也是一樣的,10000小時原理大家都知道吧?很多工作10多年的人成不了領(lǐng)域的專家,說到底,還是因為對自己的領(lǐng)域不夠“?!焙汀熬?。正如米其林三星大廚小野二郎做壽司一般,想做頂尖專家,都需要“殫精竭慮”,我翻譯成“刻意的練習(xí)”,放棄自己的舒適區(qū),做大量的無趣的持續(xù)的訓(xùn)練,甚至要放棄短期的利益,學(xué)梅長蘇“臥槽”12年,完成10000小時,也就修成正果了。
人情練達
對待飛流,如兄長般寵愛,細心關(guān)照。
對待霓凰,情重如山,緣許三生。
對待屬下,恩威并濟,“用人不疑是‘道’,給自己留后路是‘謀’”。
對待靖王,恭敬有加,諫言適度。
“來時素顏白衣,機詭滿腹,離去時遙望狼煙,躍馬揚鞭。兩年的翻云覆雨,似已換了江山,唯一不變的是一顆赤子之心,永生不死?!边@部電視劇到最后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這句話,這不是一部厚黑學(xué),而是一副忠肝義膽的心腸。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無論林殊為了替7萬赤焰軍洗去冤屈做了多少“機詭”之事,最后終究逃不過一個“義”字,做大事又何嘗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