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迅
1月9日中午,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突然召開記者會,宣布集團旗下兩家公司長江實業(yè)及和記黃埔合并大重組,成為兩家新上市公司:“長實”改名“長和”,然后以換股形式私有化和黃,“長和”持有港口碼頭、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及飛機租賃業(yè)務;將兩家公司的地產業(yè)務放入新公司“長地”,統(tǒng)掌集團在香港、內地及海外的所有房地產業(yè)務,現(xiàn)有股東可透過換股獲得新公司股份?!伴L和”及“長地”會繼續(xù)上市,“長實”、“和黃”原在香港注冊,但“長和”及“長地”將改在開曼群島注冊。
據(jù)悉,此番重組行動會在5月完成。35年前李嘉誠出手收購和黃,開始香港首富之路;35年后的今天再施“魔法”,重組長和系。李嘉誠的重組大計,頗獲市場點贊,長實及和黃在美國掛牌的預托證券(ADR),是日晚分別大升10%及9%。重組消息宣布后,李嘉誠身家一夜暴增158億港元,首富地位鞏固了。
2014年3月,《福布斯》公布2014年全球富豪榜,香港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續(xù)居亞洲區(qū)首富,身家達310億美元,與去年相若,全球排名第20位。不過,步入12月,彭博社引述最新數(shù)據(jù)說,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已超越李嘉誠,成為新亞洲首富。馬云財富在阿里巴巴上市后大幅上漲,總額達286億美元,李嘉誠則為283億美元。
記者會上,李嘉誠對外界澄清,兩公司合并重組絕非遷冊,到開曼群島注冊只是為了方便營商,絕對沒有撤資計劃,承諾不會減少在香港投資。他對國家和香港發(fā)展前景的看法沒有改變,重組集團業(yè)務,并把公司注冊地改為開曼群島,只為了方便兒子、集團副主席李澤鉅接棒營商。
李嘉誠這番動作,可以理解為是基于股東利益和經營管理上的商業(yè)決定。近年市場對綜合企業(yè)的興趣大幅降低,重組后長和系架構變得簡單了,能給市場更清晰信號。正如公司解釋說,“架構重組是希望釋放業(yè)務價值,縮窄長實作為控股公司的折讓”。有專家稱,李嘉誠透過今次交易,變相減持中國內地和香港地產業(yè)務,趁香港樓價高企,利用地產業(yè)務舉債550億港元,以支持非地產業(yè)務發(fā)展。對此,人們沒必要過多臆測,再說公司注冊地點并非是最關鍵的,重要的是會否繼續(xù)在香港投資。
不能否認,這兩年香港政壇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肯定不利營商環(huán)境及影響投資者信心,這并非空穴來風。不說這次長達79天的非法占中,就說2013年3月那場40天的葵青貨柜碼頭工潮,是香港戰(zhàn)后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有學者認為,工運領袖在協(xié)助工人爭取權益時,用“文革”方式制作李嘉誠大頭相片,施展百般污辱手段,令李嘉誠極為不爽。
在日前的記者會上,李嘉誠被問到對香港政改前景的看法時,他的反應無疑是明確而又“憂形于色”的。他說:“這是港人第一次‘一人一票選特首’,任何情況下,我都希望方案能通過,最低限度可以‘一人一票’,三個候選人可以有挑選機會;沒有第一步,何來第二步?有普選一定比沒有普選好,向前走總比原地踏步好,如果政改原地踏步,全體港人都是大輸家,你同我、香港人全部都是大輸家。”
李嘉誠是香港舉足輕重的工商界領袖。向前走總比原地踏步好,這既是常識、也是現(xiàn)實。李嘉誠這段話,是一名睿智長者和成功人士的肺腑之言。政改這第一步邁不開,后果就是只能原地踏步,繼續(xù)由選委會1200人選特首,令500萬選民“一人一票”落空。政制原地踏步,不僅市民無緣一人一票選舉特首,更會因為普選落空而令政爭沒完沒了,社會更加撕裂,影響投資環(huán)境,香港難免加速被邊緣化。
李嘉誠日前出席長江集團周年晚宴致辭時說,目前國際油價驟然出現(xiàn)幾乎史無前例的暴跌,令他想起老子的話:“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是啊,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聯(lián)想到香港政壇,人心思穩(wěn),劇變噪音只是短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