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高級副總裁近日一廂情愿地表示,希望重返中國市場。若真有這么一天,按照常理分析,這應該是百度最害怕的事情了。而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單純從商業(yè)角度來講,最害怕谷歌重返中國市場的,要數(shù)以360和搜狗為代表的搜索。盡管如今百度在中國一家獨大,且在谷歌退出中國之際瘋狂地搶占了谷歌退出留出的份額。但是如果谷歌重返中國市場,極有可能和百度陷入雙寡頭競爭的格局。中國市場例來是這樣,第一第二爭得你死我活的時候,第三名就會被忽略甚至消亡。這也是為什么滴滴快的合并,易到第一個跳出來控訴它們壟斷。所以,若谷歌進入中國,360和搜狗等公司的份額有可能會被進一步壓縮。從數(shù)字上來看,百度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幾乎變化不大,區(qū)別就是用戶黏性更高了。
其次,以阿里為代表的系統(tǒng)平臺類廠商也會受到相應的沖擊。谷歌做了很多工作,盡管從商業(yè)營收上來看不怎么掙錢,但是影響很大。比如Android操作系統(tǒng)。這里就涉及一個問題:無數(shù)的廠商基于谷歌的系統(tǒng)進行各種優(yōu)化和修改,如果谷歌一旦較真,到底會不會涉及侵權?當然,上述假設更多的是杞人憂天,原因是谷歌一直是持開放的態(tài)度。谷歌目前的底限只是需要承認源代碼和基本屬性,除此之外對其進行進一步開發(fā)都沒有問題。
最后,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國產語音助手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谷歌的Android系統(tǒng)。而谷歌本身就開發(fā)了自己的智能語音產品,尤其是當蘋果的siri依靠iPhone等終端已經先聲奪人,作為其老對手,谷歌一直在全球發(fā)力,但在中國幾乎是空白。如果谷歌進入中國,會坐失這一機會嗎?所以不難推測,一旦進入中國市場,谷歌必然會收緊針對智能語音和其他應用的協(xié)同作業(yè)。畢竟,智能語音會是一個繼按鍵操作、觸控操作之后,最有想象力的操作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