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泰勒·考恩 著
世紀出版集團
2015年4月
被譽為“下一個弗里德曼”的美國經濟學家泰勒·考恩的著作《大停滯》中文版已經面世,這本僅五萬字的小書,在西方掀起軒然大波。中國著名科技作者涂子沛對此書也是極為推崇,他認為此書開啟了一個非常好的話題,無論是從科技的角度,還是從中國未來的發(fā)展模式和方向而言,都值得借鑒和思考。
考恩在書中提出了一個令人咋舌的觀點:美國經濟已經陷入停滯,1970年代以來的科技創(chuàng)新停滯是最根本原因。他認為:停滯,并不只是一場金融危機,而是一代人的偷懶與不思進取,我們這一時代坐擁18世紀和工業(yè)革命以來的生產力成果,卻沒有創(chuàng)造出同樣的創(chuàng)新成績。
考恩指出,美國的高速發(fā)展,源于過去300年來一直處在物質財富唾手可得的狀態(tài)中。至少從17世紀以來,美國就享用了無數(shù)“低垂的果實”,考恩將其總結為三種:大片閑置的土地、大量的移民和強大的新科技。然而過去的40年間,這些低垂的果實已經開始消失。
本書導讀人涂子沛認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有一個周期,美國作為科技起步較早、如今最發(fā)達的國家,最早遭遇停滯,并不奇怪,但是這場“停滯”在近兩年來已經進入尾聲。
考恩說,中國經濟增長的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制造業(yè)、勞動力轉移,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這些都是美國曾經的“低垂的果實”,中國很有可能要面臨和美國一樣的技術停滯。但是涂子沛卻認為,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瓶頸已經突破,這一波創(chuàng)新將是應用層面的創(chuàng)新,即我們要把已經成熟的互聯(lián)網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yè),在這股創(chuàng)新大潮中,中國會有后發(fā)優(yōu)勢。
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進入“新常態(tài)”之際,考恩的這部著作,提出了一個極好的話題,值得各界參與討論。
《轉型抉擇》
遲福林 主編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15年2月
作者認為轉型出路在于加快走向服務業(yè)大國,到2020年基本形成服務業(yè)主導的經濟結構,通過創(chuàng)新公共財政制度、優(yōu)化稅制改革等措施,推進服務貿易強國進程,深化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的政府改革。
《中國歷史的教訓》
習驊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月
本書是一本以人物故事為主線、以廉政思想為內核的歷史通俗讀物,也是第一本由紀檢干部傾注心血寫就的讀史感悟,作者以輕松的筆調通過眾多令人嗟嘆與沉思的故事,來講述歷史風云變幻中的不變正道。
《凱恩斯的中國聚會》
徐瑾 著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2015年1月
這本小冊子記述了一些世界著名經濟學家關于中國的觀點碰撞和思想會聚,對經濟學感興趣且思考著當下中國問題的各界人士來說,這都將是一本開卷有益、愉悅閱讀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