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成龍
寶石在我國的使用歷史非常悠久,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審美差異,以及礦產資源和切割工藝的不同,對于寶石種類的選擇和加工方式也有著天壤之別。
珠寶設計師、收藏家——吉喆(Kimi),一位帶有混血基因的中國男孩,自少年時代就隨同家人旅居德國,畢業(yè)于設計專業(yè)名校。作為一名珠寶設計師,他曾先后為多家國際頂級珠寶商和眾多知名藝人設計過多款奢華珠寶作品,受到的好評如潮。除了位于德國柏林的工作室外,國內唯一指定工作室于2011年在上海成立。與德國Thiessen家族的合作更讓他的事業(yè)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峰。與此同時,他對珠寶收藏的熱情也可追溯到幼年時代,甚至可以說是與生俱來。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他可謂家中的異類,即便用“離經叛道”來形容也毫不為過。自幼就對各種亮晶晶的美麗事物充滿好奇,愛不釋手,對珠寶的迷戀之深遠超任何一般意義上的“愛好者”。
一次機緣巧合之下經朋友介紹,筆者結識了這位長相帥氣,舉止文雅的年輕珠寶設計師、收藏家。此后與他的多次交流中,每每都能感到他對珠寶設計的熱忱和激情,聊起自己收藏的各類寶石和飾品也是如數家珍。他時而高談闊論,描繪著自己中西合璧、古今結合的設計理念。時而陷入沉思,抓起隨身攜帶的紙筆,將一閃而過的想法飛速記錄下來,生怕錯過這電光火石般的靈感迸發(fā)。
在有些人眼里,他的行為舉止帶有些許叛逆乖張,略帶小小邪氣的思維極為跳躍??赡苁撬囆g家和設計師的共性,“不走尋常路”這句話用在他身上確實恰如其分。不過當他將自己天馬行空的設計展現給人們時,當這些設計圖稿變成一
枚枚光彩奪目,星辰璀璨的首飾成品時,人們或許才能真正了解他豐富的內心活動,窺見他如同萬花筒般多彩、迷幻的精神世界,并將自己陶醉、沉浸在他親手打造的流光溢彩之夢幻國度中。
在熱情的驅使下走向專業(yè):珠寶設計
如果說,吉喆對于寶石學、材料學、設計理論和工藝技術的培養(yǎng)是后天努力的成果,那他對寶石的熱愛和癡迷絕對是與生俱來的。不同于一般幼年時期的男孩,甚至就連自己的親生哥哥也覺得他和一般同齡人格格不入。無論是閃閃發(fā)光的金屬還是晶瑩剔透的玻璃,幼年時期的吉喆就迷戀于精光閃閃,色彩斑斕的小巧事物。每當遇到心儀的“寶貝”都要好好研究,仔細觀察,甚至親手把玩一番,有些還要細心收藏起來。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家里的玻璃碎掉了,滿地玻璃渣在陽光的照射下散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實在太美了。我就趴在地上仔細篩選,挑出覺得形狀漂亮的,把它們一粒粒撿起來握在手里。就算腿上手上被割出了很多傷口,流了很多血,也根本沒有感到痛,只是沉醉在美麗的光芒中不能自拔?!奔獑床僦惶珛故斓闹形?,盡力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其實他大可不必如此費力,因為直到如今再次提起兒時的記憶,他臉上流連忘返的神態(tài)和眼中閃爍的光芒,足以另筆者深切感受到他心中的興奮和喜悅,如同尋寶的獵人發(fā)現了巨龍守護的寶藏一般。
出身于書香門第的吉喆并沒有延續(xù)家庭的傳統(tǒng),但也得益于家庭熏陶,從小就接觸了大量西方文化和歷史知識。到了少年時期他便遠渡重洋,從此在德國開始了旅居海外的生活。中學時代的他就已經開始展露出異于常人的天賦,自行學習、鉆研著各種技術,用具象化的載體表達頭腦中各種古靈精怪的想法。他開始嘗試著模仿、改進古今中外的各種珠寶首飾,并嘗試自行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事物。直至高中時期,終于開始陸溪把這些想法一一變成現實。
高中畢業(yè)后不顧家人的反對,他毅然決定前往自己心馳神往的高等學府接受寶石學和設計專業(yè)教育,勵志要用設計語言將自己的奇思妙想展示給世人。在校期間他的表現格外突出,不僅掌握了各類專業(yè)知識和技術,更在業(yè)余時間進行大量嘗試,完成了自己的珠寶設計處女作,自此開始探索個人的設計風格。
寶石在我國的使用歷史非常悠久,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審美差異,以及礦產資源和切割工藝的不同,對于寶石種類的選擇和加工方式也有著天壤之別。生性溫和的中華先祖講求鋒芒內斂,尤其在“玉德觀”的影響下更加崇尚玉石、松石、瑪瑙等光彩溫和的“石”類以及諸如珍珠、琥珀等有機寶石。相比之下,西方世界則更加熱愛光芒四射,色彩絢麗的彩色寶石,并將他們鑲嵌到國王、教皇的頭冠之上。
“就和咱們國家的和氏璧、隨侯珠一樣,很多西方的寶石也見證了一段偉大的歷史甚至貴族的興衰。其中最有名的一顆,恐怕應該算是英國的帝國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上使用的紅色寶石了?!奔獑凑f道。
不同于日常佩戴的皇冠,這枚皇冠是用于皇室加冕典禮和上議院議會的開幕典禮使用,整個皇冠共使用了2868顆鉆石,273顆珍珠,17顆藍寶石,11顆翡翠和5顆紅寶石。但是最為傳奇的還是其正中鑲嵌的那枚“黑王子紅寶石”,光彩甚至超過下方那枚世界第四大鉆石——317克拉的“庫里南二世鉆石”。這枚長五厘米的巨大紅色寶石一端鉆有小孔,本是用來穿繩掛墜的?,F今這個小孔則用一枚晶瑩剔透的小紅寶石填滿了。
這枚帶有傳奇色彩的寶石最早于1367年就出現在了史籍當中,當時是今屬西班牙的格拉達國王心愛的寶貝之一,原產地已不可考。此后,卡斯蒂利亞國王佩德羅將其奪走,并作為救命的感恩謝禮贈送給了擁有“黑王子”之稱的英王愛德華三世之子。1413年即位的亨利五世將它鑲在自己的頭盔上,并在兩年后的阿贊庫爾大戰(zhàn)中,憑借寶石的庇護拿下這場戰(zhàn)役。史書記載,當時德國的無畏公爵德阿蘭逼近亨利五世揮舞寶劍直往英王的腦門上劈來,正中額頭。英王一陣天昏地轉后立即清醒過來,發(fā)現不但自己安然無恙,就連頭盔上的寶石也未受到半點傷害,反倒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德阿蘭公爵被如此奇跡嚇得大吃一驚,趕緊策馬奪路而逃,敗走回城。
有趣的是,在17世紀英國共和期間曾經拍賣各種王室珍寶。這枚舉世聞名的“黑王子紅寶石”竟被估價為4英鎊,明顯帶有貶斥王權的意味。一位?;庶h人士將寶石買下,待王朝復辟之后又獻給國王,使得這枚寶石在皇室血脈中繼續(xù)流傳至今。
吉喆說道:“這枚尖晶石已經成為了英國王室的象征,流傳幾個世紀了?!?“等等!你剛才說什么石?不是紅寶石嗎?”筆者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這枚王室代代流傳的稀世珍寶,居然只是顆尖晶石?
確實,這枚寶石雖然以紅寶石為名,卻并不是真正的紅寶石。根據當代寶石學的嚴格定義,它其實是一顆珍稀程度遠不及紅寶石的紅色尖晶石。不過這一事實絲毫無損于“黑王子”的身價,因為它所見證的那段史詩般的歷史,與英國王室之間密不可分的牽絆,以及它在王冠上的突出地位,足以說明自己的身份和價值?!八膬r值已經不是用貨幣可以衡量的了?!奔獑葱χ忉尩溃骸皻W洲的珠寶設計和王室貴族的審美是密不可分的,起到了引領潮流的關鍵作用。那些古樸而經典的設計,奢侈而考究的用料,即便以當代人的眼光看也毫不落伍,尊貴氣質十足?!?/p>
得益于中西方文化結合的優(yōu)勢,吉喆常常將德國十八世紀的傳統(tǒng)歐式設計提煉出來,打破陳貴,融入更多時尚和流行元素;或者結合東方文化的氣息,用不同的理念闡述自己對文化的理解;又或是融匯世界各地的天文地理,神話文學等內容。這些設計靈感一個接一個被他加以雕琢,創(chuàng)造出無數獨一無二的作品,并形成了數個系列。
近年來,吉喆與德國北部Schleswig-Holstein州的Thiessen家族展開合作,共同推出了K&M品牌設計。這個在德國久負盛名,古老而低調的貴族所傳承的精神和理念被完美結合到品牌下每一件作品當中,為當代珠寶設計注入了更多古典氣息。
作為一名設計師,吉喆服務過大量企業(yè)和個人客戶,在多年的從業(yè)經驗中總結出了很多心得。他一再強調珠寶并非越貴越好,而要符合佩戴者的氣質。設計是為了突出并強調寶石的優(yōu)點,用更加自然、貼切的方式突顯佩戴者的思想和個性,而非喧賓奪主。實際上,按需定制、獨立設計的珠寶相比品牌首飾來說更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一個好設計師應該能夠讀懂寶石的語言,同時也要理解佩戴者的特質,才能有效地用設計語言將彼此的需求和目標‘翻譯’成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所以,珠寶定制其實也是和人打交道的過程?!奔獑匆馕渡铋L地表達著自己對設計的看法。
從一顆未經鑲嵌的裸石,最終變成一件光彩奪目的藝術品,這需要經過多個步驟的蛻變才能完成?;蛟S只是星星點點、轉瞬即逝的靈感,經過進一步揣摩和推敲,在吉喆的腦中將逐漸形成完整的思路,并在畫紙上體現出來。隨后再通過對原型品的實物觀察,進一步完善和修整,最終才能制作成品。
“考慮到寶石本身的色澤、切割方式、物理特性(硬度、韌性)和佩戴實用性等因素,還要通過設計對其進行襯托、保護等?!奔獑催M一步解釋道。他認為,如果僅僅是將寶石“固定”在首飾上決不能稱為設計,只是單純的鑲嵌工藝而已。不排除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極簡的設計風格可以更加凸顯寶石的光彩。然而畢竟完美無瑕的寶石大多價值不菲,并非隨處可見,唾手可得。
(下期待續(xù):寶石收藏和投資的愛好者應該從哪方面入手)(作者為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學術研究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