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有人說,皮克斯(Pixar)出品的動畫片一直都熱衷于回答同一個問題:腦洞大開了會怎樣?——玩具腦洞大開了會怎樣?《玩具總動員》。昆蟲腦洞大開了會怎樣?《蟲蟲特工隊》。怪物腦洞大開了會怎樣?《怪物公司》。海洋生物腦洞大開了會怎樣?《海底總動員》。超人腦洞大開了會怎樣?《超人總動員》。汽車腦洞大開了會怎樣?《汽車總動員》。老鼠腦洞大開了會怎樣?《美食總動員》……
總動員了20多年之后,今年,皮克斯的腦洞開得更大了,動畫師們不再從怪物超人玩具花鳥魚蟲下手,直接就問——腦洞里到底有啥?——回答是:有《頭腦特工隊》。(是的,20多年了,皮克斯的中文翻譯命運,逃過了總動員,卻逃不過特工隊。)
《頭腦特工隊》導(dǎo)演彼特·道格特在上海與樂樂、無憂合影。攝影/ 吳軼君
腦洞里到底有啥?
腦洞里到底有啥?這個問題,最初是本片導(dǎo)演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拿來問自己的。當(dāng)年他執(zhí)導(dǎo)《飛屋環(huán)游記》的時候,給片中“小艾莉”一角配音的正是他的女兒?!澳莻€角色是個充滿活力、熱愛冒險的小孩,還留著一頭炸炸的頭發(fā),和我女兒當(dāng)時很像。”道格特說,“但當(dāng)我們開始制作《頭腦特工隊》時,她已經(jīng)11歲了,忽然變成了一個文靜的、寡言少語的姑娘。讓我很納悶——她的腦袋里到底在想什么?怎么會變成這樣?”
電影里,跟隨家人搬遷到舊金山的初中女生“萊莉”,正是導(dǎo)演按照自己女兒塑造的角色。在她身上,彼特還融入了自己幼年隨家人移居異國的經(jīng)歷:敏感的青春期,告別熟悉的事物,熟悉的朋友,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爱?dāng)童年天真的氣泡破裂,你覺得你被推入了一個成人世界。在這里,別人希望你用特定的方法行事。你想變得‘酷’,但你并不清楚‘酷’是怎樣的一種含義。”
不過,影片真正的主角卻并非女孩萊莉,而是她腦袋里的五種情緒:樂樂(Joy)、憂憂(Sadness)、怒怒(Anger)、厭厭(Disgust)和怕怕(Fear)。當(dāng)女孩的生活遭遇變故時,她腦洞里也引發(fā)了一場劇烈震動,以至于樂樂和憂憂一同走失,只剩下怒怒、厭厭和怕怕留下來主宰情緒……
撇開為了照顧未成年觀眾而設(shè)計、略顯幼稚的疊音字,《頭腦特工隊》中這五種情緒的設(shè)定其實有著充足的科學(xué)依據(jù)——快樂、憂傷、憤怒、厭惡、恐懼和驚喜,本是人類的六種主要情緒,只是考慮到驚喜和快樂有重合的部分而將驚喜省略,保留了前五種。
影片的心理學(xué)顧問是美國著名心理學(xué)家Paul Ekman,他因?qū)Q腥说拿娌勘砬楹颓榫w而聞名,正是美劇《別對我撒謊》中Dr.Lightman的原型。原本《頭腦特工隊》想讓萊莉的青春期情緒被“憂憂”所主導(dǎo),但心理學(xué)專家給了他們更科學(xué)的建議:讓樂樂和憂憂暫時離場?!敖?jīng)過調(diào)查與實證,這才是與青春期一致的。萊莉不再感到高興,也不會表達(dá)同情,這在很多與她同齡的孩子身上都會發(fā)生?!?/p>
一個11歲的女孩,沒有了快樂和悲傷,只剩下憤怒、恐懼和厭惡在操控她的生活。聽起來,這像是一個悲劇故事。但皮克斯的出彩永遠(yuǎn)在于:要做一些完全不同、從來沒有人做過的事。
是腦科學(xué)更是成長故事
“制作《頭腦特工隊》花了我們5年時間,最大的難度在于沒有辦法做調(diào)查研究?!北颂卣f,“當(dāng)年做《汽車總動員》,可以有各種型號款式的車做參考。做《海底總動員》可以找海洋生物圖譜來看,但是這一部要做的是情緒,我們都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根本沒有實物可以借鑒。我最初和約翰·拉斯特(皮克斯首席創(chuàng)意官)說起這個故事的時候,他就覺得會很難。但他還是說:你去做吧。”
盡管過程艱難,但最終的成片,卻比最精彩的想象更加精彩。除了五個具象化的情緒小人之外,在片中我們還能看到一個有史以來對人類構(gòu)造精密的大腦最為浪漫絢麗的動畫再現(xiàn)——記憶球、核心記憶球、個性島嶼、短暫記憶池、長期記憶柜、潛意識區(qū)、記憶廢墟、思想列車、夢工廠……不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構(gòu)了高深莫測的大腦回路,還舉重若輕地展示了大腦運作的多種方式,正如導(dǎo)演所總結(jié)的:“既有娛樂性,又有科學(xué)啟發(fā)性?!?/p>
每一件發(fā)生過的事,都會在記憶中留下或深或淺的印痕,而每一個印痕,都對我們的人格塑造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额^腦特工隊》看起來寓教于樂,探討的是腦科學(xué)和情緒問題,骨子里卻講了一個關(guān)于成長的故事,有笑更有淚。
當(dāng)萊莉選擇偷了母親的信用卡坐上大巴離家出走時,她腦海里由無數(shù)過往記憶點亮的“誠實之島”和“家庭之島”在一瞬間坍塌了。當(dāng)她被迫不得不面對新環(huán)境的壓力時,曾經(jīng)無憂無慮的童年“淘氣之島”也坍塌了。而曾經(jīng)與我們形影不離的想象中的朋友,那個長著棉花糖身子、大貓毛絨尾巴的“冰棒”,卻很可能被時光遣送到記憶的夾縫里,變成一個模糊的影子,再也幫不上什么忙。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也會漸漸想念他們小時候愿意坐在我們腿上擁抱我們的日子。當(dāng)所有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走入外面的世界,為孩子的成長高興,并希望他們能做正確之事時,童年的逝去對孩子來說卻是苦樂參半的,甚至令他們感到憂傷。這才是這部影片的關(guān)鍵點?!北颂卣f。
雖說情緒的形象無處可借鑒,在創(chuàng)作五個情緒小人時,皮克斯內(nèi)部工作人員卻都成了靈感源泉——據(jù)說“厭厭”的形象正來自彼特的一位時髦女同事:“她平時就很高冷,看什么都不太順眼,有一次看到我手上的創(chuàng)可貼都覺得不舒服,讓我離她遠(yuǎn)點。哈哈!她沒想到我會把這些都記下來用到電影里去!”而“怒怒”的形象干脆就來自影片制片人喬納斯·里維拉本人。其實這樣的做法一直是皮克斯的傳統(tǒng)。
埋彩蛋同樣也是皮克斯的又一大傳統(tǒng)。在《頭腦特工隊》里,彩蛋無處不在——比如記憶球中的許多場景都來自《飛屋環(huán)游記》,萊莉和父母在搬家去舊金山的路上遇見的一群小鳥來自皮克斯的動畫短片《鳥!鳥!鳥!》,萊莉教室里的地球儀也曾出現(xiàn)在三部《玩具總動員》系列中。對此,彼特的解釋很搞笑:“我們就是為了省錢,才總是自己抄自己,把以前用過的東西拿來再用一次?!?/p>
身為皮克斯的元老級動畫師,彼特非常享受自己的工作,認(rèn)為自己的主導(dǎo)情緒正是“樂樂”。但真正讓人感動的是,影片并不一味放大“正能量”,扼殺其他所有負(fù)面情緒,而是無時無刻不在暗示,情緒并沒有正面負(fù)面之分——樂樂讓人保持好心情,怒怒為人爭取公平待遇,厭厭保護(hù)人不受傷害,怕怕保障人身安全,至于憂憂,一開始沒人知道她有什么用,但是在最危難的絕境,能夠施以援手的,卻不是傻樂的“樂樂”,而是看起來最負(fù)面、最消極的“憂憂”?!额^腦特工隊》相比一般科教動畫、雞湯動畫,勝就勝在了這里——如果人生全都是快樂,那該多無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