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懌
式微式微,胡不歸?
———評藤澤周平《黃昏清兵衛(wèi)》
兩天之內(nèi)看完了這本書,和山田洋次的同名電影。電影由此書中三個故事拼接而成,內(nèi)容更有層次且豐富,還增加了深廣的時代背影。拍得很不錯,光影人物都沒有與原著打架。但是我還是偏愛這幾則簡單的故事,八名散落尋常巷陌的低級武士。胡蘭成會說,這是日本的民間清嘉、人世忠貞。我沒這好腔調(diào),只覺得讀這樣的書,平常人世似乎不那么可厭了,實在是好。
八個短篇,像《史記》的列傳,恰好書中一武者最愛讀的就是《史記》———他不知道自己也被記錄下來了么?生命真是有莫知的歡喜。有點令人詫異的是故事背景的大同小異,作者像是懶得去經(jīng)營背景,同樣的武士沒落時代、卑微的下級武士、清貧的家、溫柔而平靜的妻。我忍不住幫作者擔心起來,就不怕讀者讀著生厭么?果真不用怕,一個個故事看來,那些人似乎就在目前,一一相似而又個個不同。這樣的故事教人珍重現(xiàn)世,我甚至想起自己工作環(huán)境中的某甲來,那些我慣見的同事們,每天經(jīng)過的路人,在平庸的面容底下,平淡的相處之外,是否也有著動人的故事呢?
小人物的故事,星爺?shù)难堇[當算經(jīng)典,因為有香港的風土在。藤澤周平的書也有日本的風情,最顯著的是對歲時的記敘,日常的美?!靶£柎旱那喟咨柟庥痴罩铰吹拇遄印薄疤柭湎氯チ?,余光卻停留在藩城上空一處漣漪般細碎的云上,又從那染成橘色的云上灑到地上來”。有的故事對天氣的記敘則是隨時推移,情景交融于人身,讀來沁人心脾,好像有風吹在皮膚上。一直只在店里吃過日本料理,在文字中的日食加了一抹淡淡煙火氣,“萬六的早餐,是鹽漬小茄子加一點點醋拌菊花,還有昨晚剩下的咸鮭魚和醬湯”,還有剩菜呢,一下子被感動?!芭硕藖砹瞬韬筒椟c。茶點是腌蘿卜和淡腌小茄子?!蔽倚r也常吃隔壁婆婆家的腌食,通常腌食要花一段時間來等待味足,辰光一到,那味道豐富綿長得很,是因為有一味叫時間?
還有就是日本的風俗情態(tài)、人事相磨的周轉(zhuǎn)與圓通,冉冉的生活氣息,和其間漾起的溫情。山水草木間的人情,天然地綿長濃厚。大概因我自小在小地方長大,所以對這類細碎的暖意總是一觸即應。鄉(xiāng)土氣息是從《詩經(jīng)》而來的風,簡單卻最動人的歌謠。
不知藤澤周平本人是怎樣氣性的人,但他塑造出來的男性堪稱顛覆了傳統(tǒng)好男人的形象。他們常是退縮的,庸常的,甚至有些瑣碎的居家男,甘于平淡不求進取。與金庸筆下的武俠人物不同,這些人物幾乎畢生庸常,他的武藝積累階段已經(jīng)被省略,所以失去了勵志功用;他一出場,往往已經(jīng)是一個有妻有女(很奇怪,都是女兒),工作低微,被生活磨礪得幾乎沒有棱角的人。終其一生,似乎只有一兩段鮮為人知的傳奇經(jīng)驗,像唐人絕句一下,憑空甩出一個片斷,讓人低回不已。你在藤澤的書中讀不到英雄長成的故事,他只講一件事,一個男人如何“善刀而藏”。電影里有數(shù)段小姐妹背誦《論語》的情節(jié),但其實書中人物的人生觀,倒有與之很不相同之處,比如《論語》中子夏說“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但書中人物往往反之,對一些細節(jié)自律甚嚴,但是卻能在事關(guān)大義的時候,沖破自己往常的行軌,做出不尋常的偉績來。每看到這些地方,我總想起櫻樹一夜落盡的風姿。說是大義,其實也同《論語》所論相去甚遠,至多是為了友情抽刀,其余或為病妻,或為丈人,甚至為與寡婦的過密交往不被泄露。惟其如此,掀開幕布一角,讓人窺見表面波瀾不驚的江湖底下暗涌的浪潮,只覺撲面微涼有棱,暗自感佩作者構(gòu)文精深。
最最有趣的是,這些尋常武士在冒險立功之后,往往并不會改變周圍的人對他們的看法(那些敬畏維持不過一月,可愛的眾庶?。?,就像投入石場的湖,不多時就恢復常靜一樣,很快他又回到原先的生活軌道中,安然地藏于眾生。我被這樣的人世感動,一個能消化傳奇的時代才是一個能產(chǎn)生傳奇的時代。當然,足夠像樣的時代,還要有藤澤這樣的人把它記錄下來。
這樣的書,雖說的是異代的故事,但卑辛的上班族讀來會特別心有戚戚吧。我讀來是更能體會自己與親人的艱苦及生活的不易了,讓人心生感激。一介武士,為幾石食祿辛苦終日,還時時要擔心過失減祿,與人相處更是要緊,一不小心就落人口實,飴人笑柄,且不僅要顧全自己,妻兒老小都要一應照顧到,碌碌半生仍一無所有,看身邊,妻子腰身已圓,孩子甜夢中酣笑。了此一生———他的故事,不經(jīng)意便顯出生活的沉重與無奈,叫人欷歔,但讀來卻不覺陰暗,只因再怨再累,有家可歸。
故事中的武者往往在政治斗爭中作壁上觀,卻偶然間被裹入政治旋渦的中心,完成荊軻一樣的壯舉,且慢,沒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只是默默地殺了個人,默默地回家。正義與否,不是他們所能左右,似乎也不是他們有心去考慮的,何況,那些后必再有的爭斗本身就說明了歷史的無常,同時反襯出人世的可親可信。這一點電影中說得過露,我覺得不如書的分寸好,武士時代的沒落,武者的身不由已,還有不想爭名奪利不愿隨世浮沉只求平穩(wěn)度日的心態(tài),都有一種“黃昏”特有的思歸暮氣?!笆轿⑹轿?,胡不歸?!蔽乙粋€很要好的朋友,本科時說想去守玄武門,每天在暮色中閉上城門,后來他做了海關(guān)公務員。我一直覺得,他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黃昏的清兵衛(wèi)。
細雪,飄落心湖
———評谷崎潤一郎《細雪》
悠長的書,悠長的電影。散碎的思緒,胡亂拋擲在啞光的稿紙上。如細雪瓣瓣,從穹宇漫不經(jīng)心飄墜,默然輕劃優(yōu)雅弧線,落在誰的心?
壹瓣:四時
《源氏物語》里,光源氏把妻室按性格分別安置在代表四季的二條院住所中?!都氀防锏乃逆⒚玫男愿褚卜殖仕臅r特色———春之幸子,夏之妙子,秋之鶴子,冬之雪子。
大姐鶴子在故事中僅是襯角,另具深秋特有的成熟氣息。足跡幾乎沒有跨過京都以東的她,甚至覺得哪里都比不上大阪。二姐幸子善感卻不多愁,她最討厭家里冷冷清清,而愿意家里永遠充滿春天的氣息,熱熱鬧鬧地過日子。已故父親身上那種爽朗浮華的性格,幸子比誰都繼承得多。雪子個性正如其名,纖塵不染。筷子要用熱水消毒,掉在干凈的桌子上的食物也不吃。卻又如貞之助所說,“她的性格并不陰郁,內(nèi)心反倒有璀璨的一面?!彼娜酥忻钭游í殯]有享受到亡父全盛時代的恩惠,文章近尾時,她與三好匆匆結(jié)婚,偷便地來到蘆屋收拾一些應用什物,走到樓上她以前住的那個六鋪席的屋子一看,里面輝煌燦爛全是雪子的嫁妝。妙子恣意妄為的風范和熱烈沖動的個性正像盛夏的陽光,過于耀目,不免令人難以忍受。她演出“雪”舞從容不迫,一點也不怯場,“對于貞之助來說,妙子那種目空一切、毀譽褒貶仿佛都不放在心上的大膽舞姿,甚至覺得有點兒面目可憎了?!?
姊妹四人的排序也同時是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深度的從大到小的遞減。鶴子的過于守舊,繁冗近朽。幸子則較為靈活,但骨子里卻還是明確地站在傳統(tǒng)立場。看似保守的雪子較之實更西化,在音樂方面愛彈鋼琴,吃東西愛好西餐,平時愛看西方電影,外文學的是英語和法語。凡事大多不表明態(tài)度,僅是以“嗯”作答的她,似乎符合“中庸”的標準。而愛穿西裝、要做職業(yè)女性的妙子則幾乎已然是現(xiàn)代女性了。而她本人對于這種與家庭傳統(tǒng)的割裂似乎并不在意,捕螢一節(jié)中她對解釋自己為什么單獨不穿和服,“今天你阿姨就是千金小姐,我就是摩登丫頭?!币驔]有享受到亡父的恩惠。谷崎似乎暗示著,正是缺少家庭古舊傳統(tǒng)的潤澤,所以妙子才會形成善鉆營的性格和不潔的品性。雪子與妙子間存在嚴峻的利益沖突,雪子的晚婚延遲了妙子的出嫁,而妙子被社會垢病的行為也阻礙了雪子的相親。歸根結(jié)底,因為兩姐妹一個是傳統(tǒng)的尾音,一個是現(xiàn)代的先聲。生命力頑強的妙子,外弱內(nèi)茬的雪子,可以分別看作西方人和日本人形象的縮影。
縱然存有分歧和矛盾,但四姊妹的感情卻始終融洽,像大自然不變的更替。四時行焉,萬物生焉。
貳瓣:試履
德國鄰居回國后途中寄給悅子的皮鞋,雖是動身前一再量過的腳寸,卻穿不進去。悅子怎么也不死心,一遍又一遍地試穿,穿是穿進去了,可是緊得實在受不了。日本是否適合西方這雙上等漆皮制成的高級皮鞋呢?
早年對西方文學頂禮膜拜的谷崎,本質(zhì)上仍是東方的谷崎。正如小說中蒔岡一家對西方人輕率的婚戀觀的一致詫異所揭示的,日本人對于西方的文化終究存有隔膜。而與此相對,一衣帶水的中國文化則更為親切。他曾說,“我對富有如此魅力的‘中國情趣,抱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欽慕感情,仿佛是在慈祥著自己的鄉(xiāng)土似的?!钡牵c大多日本人所持的對華態(tài)度一樣,谷崎對于近代中國的軟弱也是不無鄙夷的。然而,最終他仍將雪子嫁給了有中國血統(tǒng)的子爵庶子。這不妨視作一個象征符號,很有意思。
叁瓣:踟躇
讀《細雪》,我看到一個踟躇的谷崎。他在關(guān)東與關(guān)西之間踟躇,在日本與歐化間踟躇,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間踟躇。
大姐夫辰雄放棄世代經(jīng)營的產(chǎn)業(yè)而去做銀行職員是第一步逃遁,離開舊風俗根深蒂固的大阪到東京實則是第二步逃遁。逃避禮教的繁瑣、老輩的叨擾和傳統(tǒng)濃郁的陰影。而姊妹四人對大阪的迷戀則是與逃遁反向的堅守。雪子的口頭禪說,“東西和這里相比,連碰到身上來的空氣都不一樣?!彼O裣肽钍裁此频卦谔J屋的院子里東站站西立立,依依不舍,雖然蘆屋“只是一個沒有什么特別風景值得一提的普通庭院,但是站在這里聞著飽含松樹芳香的空氣,遠眺六甲方向的層巒,仰視澄鮮的晴空,會覺得再也沒有別的地方比阪神一帶住得更寧靜安逸的了。相比起來,東京那種嘈雜不安、塵埃撲面的都市,多么可厭呀?!睂|京是一種興奮,很容易審美疲勞,而對大阪則是迷戀,源于內(nèi)心的共鳴永不消逝。
遍布繁華商業(yè)區(qū),高級住宅和花園的東京可謂日本西化的代表城市。而即使在大白天屋里也是陰沉沉的大阪式古老建筑則更貼近古代的日本。但這樣的對比并不僅僅存在于表面,更多的是一種氛圍的特殊。重要的是一種氣氛,而東京租屋的局促與大阪“供著賞月果品的那間日式屋子的廊檐”形成了強烈對比。大阪與兵飯店的掌柜“切開的潔白鮮美的魚肉顏色會發(fā)出螺鈿那樣的閃耀,仿佛和孤急沿線明媚的景色以及蘆屋家中奶奶和侄女的臉容融成一體”,這種感覺,是東京紅彤生魚片絕對觸發(fā)不出的聯(lián)想?!蛾庺瓒Y贊》有其相似的一段,“漱石先生在《旅宿》中贊美‘羊羹的顏色,那不也是冥想的光色嗎?玉一般半透明的朦朧的表層,仿佛其內(nèi)部深處在吸取日光,如夢境般銜著微光;那種色調(diào)的深沉復雜,西方點心絕不能與之比擬。奶油等物與之相比,那是如何的淺薄、單調(diào)。但是羊羹放入涂漆果盤,在那朦朧、微暗的底部,其色澤也同樣會引起遐思冥想。人們口中含著冷凝潤滑的羊羹,會感覺到室內(nèi)的黝暗仿佛變成了甜美的固體而在舌尖融化,實際上不是那么鮮美的羊羹,此時也會令人覺得增添了異樣醇厚的美味?!边@其中包含著的遂漸被現(xiàn)代人所淡忘的生活情趣,正是谷崎竭力想挽回的。
與此相關(guān)的是人情的冷暖。東京的空氣干巴巴冷颼颼,缺少一種溫潤的味道,仿佛到了一個遙遠的陌生地方,而大阪蘆屋一帶明朗的天空和滋潤的土地,空氣的柔和感,似曾相識的親切感,想和路上的人攀談幾句。關(guān)西的溫情,在東京的忙碌中已難覓蹤影。從游子的游戲可見,悅子與鄰居姐弟合演開般送別的場景,幸子不由得也參與其中,“明知是和孩子們游戲,卻不由得眼眶發(fā)熱起來?!?/p>
《細雪》運用了大阪、京都方言上流社會的生活習慣:游宴、觀劇、賞櫻、飲茶、捕螢、山村古舞、制作木偶,女兒節(jié)的布娃娃。《源氏物語》的痕跡俯拾即是:連詩、信、書法,夾著一根供月的狗尾巴草的集錦信。就連小說的布景也是純?nèi)毡撅L味的,長著兩三棵參天松樹的庭院,和歌,立軸,茶泡飯,蜩魚,四喜飯團。其中出會出現(xiàn)西餐廳的聚會,但作家并不對此多作描摹,想來不止因為不熟悉,更多出于對日本傳統(tǒng)情趣的熱愛吧。
對于傳統(tǒng)文化在新一代日本人身上的褪色,谷崎忐忑不安。蒔岡家的小輩悅子已不太習慣穿和服,不善拿筷。細姑娘妙子從做布娃娃到做西裝,也是一種向?qū)嵗髁x的靠近。甚至在大阪住在低廉房租的屋里的大姐一家,“因為住在大孤的時候,還得顧慮名望和氣派,到了東京,誰都不知道‘蒔風什么的,無謂的擺闊,遠不如留心多增加些財產(chǎn),姐夫這種實得主義的思想轉(zhuǎn)變是很自然的,語氣就在他這次升任分行經(jīng)理,薪水增加了,經(jīng)濟是當然寬裕了,可是,用大阪時代的眼光來衡量,一切都變得吝嗇了?!睙o用的奢華享樂被實利主義擊潰,蒔岡家的父親花幾百元買下的方端硯和雞血石的時代一去不復了!
與虛榮一并被拋棄的,也許是傳統(tǒng)生活中優(yōu)雅精致的氛圍和原有的貴族高貴品質(zhì)的墮落。姊妹中行為最為不羈的妙子,表明了現(xiàn)代人在精神潔癖與自由無束之間的取舍態(tài)度。病后妙子,不潔的隱喻,西方的流毒。階級的分野的日益消弭,高貴的捍衛(wèi),淪落的貴族,細姑娘主動向?qū)W徒出身的板倉求婚,后又引誘酒保三好,結(jié)果只是產(chǎn)下美麗的死嬰。這是谷崎對貴族淪落,高貴被玷污發(fā)出的警告!而他苦心呼喚的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堅持卻在現(xiàn)代觀念如潮水般涌入的日本顯得那么無力。所以他筆下的山村作老師,因不愿按照當時流行的手勢改變山村流的舞姿,過著清貧的生活,凄然逝去。
“日本女子年輕時不管多么時髦,到了一定年齡就不怎樣愛穿西服了。”貞子助這句話正好可見谷崎一生對西方態(tài)度的變化?!叭毡救?,我當然也是其中一分子。曾將東方視為不合時宜的東西,只對西方文明充滿憧憬和膜拜。但到了一定時期,還是會回歸‘日本情趣的?!?/p>
永榮啟在《谷崎潤一郞傳》中說,“‘陰翳美學是與軍靴的腳步聲不知不覺地來到黑暗時代相關(guān)聯(lián)的。我們可以理解作者設(shè)定的‘暗,是與走向近代化都市的‘明相對的,或者可以理解為恢復‘聽覺‘觸覺‘嗅覺,是針對以‘視覺為中心的近代式思考體系的,這就成為昭和初期谷崎作品的最大特質(zhì)?!泵褡宓膫鹘y(tǒng)不可一切都暴露于西方文明之下,而應當有所保留。與其說谷崎是在守護傳統(tǒng)的陰翳,勿寧說他是以陰翳守護傳統(tǒng)。
肆瓣:光影
櫻花經(jīng)雨,簇簇落畢,決絕干脆,故而帶有些許頹燦的美感。電影《細雪》就這么開場了。
電影被改編得有些零亂,四姐妹的事情互相串亂姑且不論,小說中并未涉及貞之助對雪子的愛戀,或許說僅是曖昧的萌芽,而電影里卻著力渲染成為主題了。四姊妹間的感情做作而生澀,純禮節(jié)的笑容掩蓋不住暗藏勾心斗角。因為現(xiàn)實容不下這般純美的雪么?
更明顯的改動是貞之助的形象中對谷崎的影射。據(jù)傳記稱,谷崎崇拜女性,有戀母情結(jié),崇尚精神戀愛,影片中的貞之助都有相應的傾向。他與小姨子愛戀結(jié)合,更被影片挪做主題。
影片是否想借此告訴我們,落在貞之助瞳中的細雪,早已落在了執(zhí)筆人的心里。
伍瓣:幻境
《細雪》并不是谷崎講述的第一個背景缺席的故事,但卻是谷崎為自己幻境中最美妙的一個??梢哉f,故事所有的背景不過是幽暗生起的“永劫不變的寂”。
正如他所說:真正的文學,就是“我所謂的‘尋找心中故鄉(xiāng)的文學”。這故鄉(xiāng)是日本么?不,是文學中的日本。曹雪芹用文字為自己構(gòu)筑了紅樓夢,谷崎則用同樣的方法營造了蘆屋。戰(zhàn)爭的熾焰中,谷崎惟有深入小說營造的雪國,才能在那個時代活下去。他將自己完全沉浸在《細雪》的哀婉場景中,沉浸在日本古曲《雪》的“無常生命誠可堪,滿腔憂煩齊拋光”的歌詞中。
但是連這幻想中的桃源亦無法全然逃避現(xiàn)實社會的紛擾,小說里不時跳出的只字片語暗示著全世界的喧囂亂燥,日本終究無法獨享孤島的安寧。幸子一夜不停地夢蘆屋家里遭空襲的慘狀,噩夢充斥著乒乒乓乓的破裂聲和閃閃發(fā)光的碎片。而白天參加的防空演習是誘發(fā)這一連串夢境的原因,也暗示著這樣的情形發(fā)生的可能性。戰(zhàn)事打亂了人們原本平靜的生活,賞櫻都不得已變作潦草的例行公事,“只敷衍了事地從平安神宮到嵯峨一帶轉(zhuǎn)了一圈。再說今年妙子又沒有來,四個人在大澤池畔的櫻花樹下小心翼翼地打開飯盒,在漆碗里肅靜地喝了一巡冷酒就回家了,究竟看了些什么連自己都不知道。”
篇末,雪子出嫁在際,妙子小產(chǎn)出院草草住進了兵庫的家,阿春也要請假回老家相親了。散碎的年華襯著零亂的景,分外凄清。人去樓空,蘆屋無夢。
“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貞之助好似寶玉,而貞之助的身上卻有著谷崎的影子。
陸瓣: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边@是中國式結(jié)婚。
“宜其室家”卻是中日共通的,女子嫁人,其實嫁的不單單是人?;橐鰧蓚€家庭的意義,在過去的年月里一直被置于兩個的情感之上。雪子的相親完全是舊式的,故而起先一再苛求門當戶對。獨具現(xiàn)代意識的妙子則不相同,只需看她舍棄啟哥兒而選擇板倉的理由便知?!懊钭油耆私獍鍌}是學徒出身,沒有受過什么教育,是岡山佃農(nóng)的獨子;而且,這個青年具有美國移民的共同缺點———粗野。但他通過苦學掌握了藝術(shù)攝影的技術(shù),比起寄生家人整日無所事事的啟哥兒更可信賴。因此,她絲毫不再受家世、社會財產(chǎn)以及徒有頭銜的學歷等等的誘惑,寧可采取實利主義,做自己丈夫的人首先身強力壯,其次要有固定職業(yè),要真心實意地愛自己,而且為此甘愿獻出他的生命,只要符合以上三個條件,其他一概不計較?!边@與現(xiàn)代女孩的擇偶觀何其相似!她與三好匆匆結(jié)婚,偷便地來到蘆屋收拾一些應用什物,走到樓上她以前住的那個六鋪席的屋子一看,里面輝煌燦爛全是雪子的嫁妝。恰是舊式婚姻的殘存霸氣對新式婚姻的未艾酸楚的最后的鄙夷。
如果大膽假設(shè)一下,可以講雪子的相親看作日本在那個特殊時代的堅難選擇。如原先一般看重門地拒絕他人只會一再錯過好姻緣,而放低眼光委曲求全卻又實難甘心。雪子眼角的褐色斑是一抹無法隱去的危機,象征了始終高懸在日本人心頭的憂患意識。而看似柔弱的雪子的在緊要關(guān)頭的絕不妥協(xié)也和大和民族的柔韌精神相契。貞之助說,“不能認識到她那點優(yōu)點的男子,就沒有資格做雪子妹妹的丈夫。”是否正吐露了“待嫁”的日本的心聲?
“此身行作出岫云,日暮猶試嫁衣裳?!?/p>
柒瓣:詩人
將文藝置于一切之上的谷崎,是一個非典型詩人。與芥川推崇小說的情節(jié)性不同,他所推崇的是《源氏物語》在肉體力度上的表現(xiàn),和日本式的“物哀”。小說的趣味本身就是價值所在。他在與芥川龍之介論爭時稱后者的文學“文學思想味過于沉重,而缺乏柔和,會讓人覺得有點拘謹呆板,不太親切?!薄都氀氛Z言的流利典雅,譯為中文后仍然可以感受得到。正是這種詩人的激情支撐他挺住重重阻礙,堅持完成了《細雪》的創(chuàng)作。
芥川曾說,“寫《文身》的谷崎氏是詩人?!庇终f,“不幸的是,寫《正是為了愛》的谷崎氏就離詩人遠了?!比绻娲芸吹健洞呵俪?、《細雪》,也許會說,“谷崎氏又回歸詩人了?!?/p>
影片最末貞之助獨自坐在小酒館里喝悶酒,嘴里含糊低喃,“她要出嫁了,留也留不住……”
紙窗外,細雪落在如鏡湖面上,無聲,沒入水中。誰的心無上清涼?
當年夢痕草木深
———評紫式部《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日本的《紅樓夢》。其間情書如落英繽紛,暗香薰眸。若說寶玉乃以片言秋波達意表心,源氏實可謂用情書短詩訴怨抒懷。情書引路,返平安朝。長夏草木離離,依稀可覓當年夢痕。
完美的情書如無瑕白玉,盡善盡美。先是選紙,紙張質(zhì)地色澤皆有講究。純白陸奧紙厚重沉穩(wěn)、綠色雙重箋暗含欽敬、深色藍寶紙寓意憂郁,淺綠中國紙隱示交篤,各得其時,平添興味。雨雪紛飛的冬日,源氏致信適逢母喪的前齋宮,“寫在像陰天一般的灰色的紙上?!蔽钑陂g五節(jié)舞姬的來信,選綠色帶紋樣的信紙,與穿綠衣的辰日相符,饒有趣味。最為可嘆當數(shù)梅壺女御,將昔時所用那把櫛子折斷一端,題詩其上。動情時,憶昔日,擬櫛作紙,實甚動人。
信紙的熏香亦不容小視,香味愈是馥郁,愈能暗寓寫信人用情深篤。只需想想明石公子著裳儀式上爭馳新巧的各種香劑:黑方、待從、百步、荷葉,單聽名字便足以將人醉倒,不難想見展信一刻的攝人心魄。有道“花氣襲人知驟暖”,誰知書信之沁人心脾更勝于花呢。墨色濃淡相宜,筆跡清新自然可使簡函倍添情致。字跡端麗筆鋒添媚固然可喜,隨意不拘信手草書亦堪慰情。
情書之至,細枝末節(jié)莫不顧及。將信紙卷作筒形,用白紙將上下端捻好封成立文式雖顯謹重,卻不及折作小箋富于趣致。情書往往附有花枝,將信系在藤花、晚櫻、紅梅、瞿麥、松枝之上,隨時令節(jié)日有所不同,皆有可觀。紙色與花色相配,恰如人面與花顏相映,惹人憐愛。即便是被眾侍女譏作不諳風雅的夕霧君,將紫色信紙系在被風吹折的綠色苓草上的搭配,尚不失別樣之美。
更有諳于此道者,附花致書,妙趣橫生?;驊{花傳情,頗見情致?;蚪杌c題,含蓄別致。大古歌呤“乍聞花橘芬芳氣,猛憶伊人懷袖香”,折取花橘一枝,賦詩系上。馥氣幽幽,無限深意在言外。或拈花衫詩,相映成趣?!巴θ境霾煌?,借問花神何者深?”單看詩句,興味寡淡;然將此信束于一枝半青半絳的楓葉之上,情致陡然豐滿,意韻盎然,回味無窮。
勞情若此,仍未窮極。源氏曾于一積雪冬日清晨致信三公主,將信系于一梅花虬枝,特意吩咐使者走西面的走廊,以便自己觀賞雪中送書之景。是時瑞雪又至,未消的殘雪之上又覆新雪,黃鶯躍于紅梅樹梢上,清脆啼囀。公子身著白色便服,手捻梅花,吟著“折得梅花香滿袖”之歌,撩起窗子向外眺望———此景實堪入畫。情書之美,至斯極矣。
情書之美,尤在人情。平安朝乃愛情綻放的時代,情書是含苞帶露的薔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睍r值仲夏,夜雨添涼。十七歲的源氏風華正茂,賢雅高貴,妙不可言。對他心懷戀慕的女子不可計數(shù),傾懷訴怨的書信紛至沓來。情書的紙色、墨跡和熏香之氣各不相同,各得其妙。獨自回味那些秘藏的情書,源氏讀到動情處往往聲淚俱下,泣不成聲。若逢雨夜重溫舊簡,更要“羅衾碧簾雨添淚”,青衫無干時了。
“心不孤起,仗境方生。”高妙的情書多是即事應景而作,季節(jié)、地點、節(jié)日、天氣,拌和心情入信,觸景生情,境界全出。源氏在雨天去信慰問末摘花,便書“夕霧迷離猶未散,更逢夜雨倍添愁?!奔t葉蔭下試演《青海波》次日致信藤壺妃子,遂問“心多愁恨身難舞,扇袖傳情知不知?”放逐須磨時回信答復五節(jié)小組,則嘆“若教心似船停纖,永泊須磨浦上波”!收信者執(zhí)書遙想寫信人彼時彼地所思所想,縱然時空相隔,猶能以心共鳴。
情書內(nèi)容多是傾吐思慕之苦。源氏給空蟬的一封長信,于末附詩:“重溫舊夢如何日,睡眼常開直到今。”空蟬一展信便熱淚盈睫。對自小便親自悉心撫育的紫兒,源氏更是用心良苦。源氏十八歲的暮春,邂逅其時年僅十歲,宛若嬌嫩山櫻的紫兒,方寸悸動。況且紫兒肖似源氏自幼苦戀的藤壺妃子,公子更覺戀戀不舍。次日便致信紫兒的祖母北山老尼,另附一張打成結(jié)的小紙,寫道:“山櫻倩影縈魂夢,無限深情屬此花?!笔止P秀美,包封精巧,縱是老尼看來,亦覺艷麗非常,令人目眩。及其教養(yǎng)紫兒,時常寫詩予她當作習字貼,以培風流嫻雅之趣。紫姬成為源氏的正夫人之后,二人時常吟詠題詩以戲。源氏流放須磨期間,二人以富于情味的詩文互相贈答,仍恨言不盡意,源氏便將日常感想題于畫上寄予紫姬。如此伉儷,宛如天人。愛意細水長流,情書似溪澗落花隨波流轉(zhuǎn),跌宕如歌。
情定此生,情書言情卻可超越時空。三生石上所勒誓言,亦可算作情書一貼。無奈輾轉(zhuǎn)輪回,前緣一線。宇治十貼末尾,為情所困的浮舟不堪困窘,決意投水赴死。于是將舊時信札或就火燒毀,或投于水中盡數(shù)毀滅。令人思及臨終焚詩的黛玉。斯人已逝,片言誰解?書燼化蝶,乘輕風入云。青煙遠逝,隨冷月花魂飄至天國———終難續(xù)、紅樓夢。
嫦娥、王弗和芥川妻
有段時間看芥川的東西勤了些,還專挑他自殺前幾年的作品,就有人勸我,好端端的看這些干嗎?我聽話停下了。
芥川后期的小說,是看得出些死相的,比如《孤獨地獄》《蜃》。有才的人大多有點“作”,天才的人就非“作死”不可。所以有人說珍愛生命,遠離天才。溫婉如川端康成也還說,“現(xiàn)今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像冰一般透明的、又像病態(tài)一般神經(jīng)質(zhì)的世界……我什么時候能夠毅然自殺呢?這是個疑問。惟有大自然比持這種看法的我更美,也許你會笑我,既然熱愛自然的美而又想要自殺,這樣自相矛盾。然而,所謂自然的美,是在我‘臨終的眼里映現(xiàn)出來的。”芥川在自殺遺書里提到“臨終的眼”,他到底想看什么呢?
記不得《戲作三昧》是芥川什么時候的作品,里面小孫子勸馬琴的一段話記得很清楚,“多多用功,少發(fā)脾氣,好好兒忍耐著。是淺草的觀音說的嘛?!瘪R琴被孩子溫暖,含淚微笑,透過沉濁的世事迷霧看到一絲微薄的光。我讀到這里覺得很難過,芥川為什么沒一個可以抱在膝頭的孫子呢?
芥川的最后一篇小說叫《齒輪》,講一個人不??吹絼e人都看不見的幻象,每當這種異狀發(fā)生時,他的眼前就會浮現(xiàn)一道齒輪,在腦邊揮之不去。我猜想這篇意識流味道很濃的作品該是他自殺前的自敘,充斥沉重得壓抑的恐懼和掙扎。他把自己死前看到的幻象記錄下來,心情并不平靜,不然他不會在遺書里說,“所謂生活能力”“動物本能”,大概“會逐漸消失的吧”。
芥川還算幸運的,因為他的妻?!厄住肥撬ナ啦痪玫淖髌?,里面也寫到幻象,他和朋友去海邊看海蜃,晚上沿海邊走回家,漆黑的夜里什么也看不見,只聽見腳步和遠處海潮的聲響,芥川忽然說他聽到了鈴聲,她的妻子馬上笑起來,“因為我穿了木屐的關(guān)系。”妻子的笑聲讓芥川平靜下來,雖然他心里知道,“她并沒有穿系鈴的木屐”。
對一些男生想娶日本女人的念想我向來不以為意,但始終有一點保留,日本女人的隱忍著實讓人佩服,如芥川小說《手絹》里那位母親。前些時候看《吳清源》,對吳的日本妻子印象頗深。吳退出棋壇之前幾年,因比賽壓力過大精神失常,常常頭部劇痛,看到幻象。一次大賽前夜,他忽然頭痛發(fā)作,倒在地上翻滾不止,妻子聞聲進屋扶起他,他一把抓住妻子,“你明天代我去比賽!”妻子看著他滿是惶恐的眼睛,強笑著答應,“好,我準備一下。”吳目送妻碎步出門,喘息聲漸歇。妻子平靜地走到屋外,一出吳的視線,就伏倒在墻角,把手絹捂在嘴邊抽聲啜泣起來。吳清源現(xiàn)在還活著,和妻子生活在日本,他跟隨妻子信奉紅萬會大半輩子,無論硝煙四起,歌舞升平,無論遭遇離亂,琴瑟靜好。
中國女性的隱忍例子我不大想得起來,吾國女子似乎自有其一套辦法,似乎更為聰明,有活色生香的生活氣。有人跟我講過蘇軾妻王弗的一個故事,原文在《蘇軾文集》卷七十三《先夫人不發(fā)宿藏》中,蘇軾記道:
某官于岐下,所居大柳下,雪方尺不積;雪晴,地墳起數(shù)寸。軾疑是古人藏丹藥處,欲發(fā)之。亡妻崇德君曰:“使吾先姑在,必不發(fā)也?!陛Y愧而止。
蘇軾乃絕頂聰明有趣之人,想法也特別稀奇古怪。煎茶煮肉禪詩瑜伽都玩遍了,就想起掘墳探丹來,王弗就說,如果婆婆在的話,肯定不會讓你去挖墳的。蘇軾頓然慚愧而止。講這故事給我聽的人說,你看王弗多聰明,看到丈夫做荒唐事怎么辦呢?他不成仙也倒只是勞財費力,如果他成了仙呢?下半輩子你不得一個人過了嗎?我聽了笑起來,“明月夜,短松岡”也不是隨便吟的,那人得配得上。
當然,女子也不盡這般乖巧溫順,看嫦娥姐姐就知道。嫦娥應悔偷靈藥,你怎么知道她悔呢?都說眷侶勝神仙,那是先知你我凡人終究難免一死,要真有靈藥,你得道不如我成仙。嫦娥這一手倒真有點女權(quán),可我終究喜歡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