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華
《私生子》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寫的一部名劇。這部作品講述了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個私生子的悲慘而又苦難的遭遇。在劇本的結尾,私生子終于知道,他一向稱之為“叔叔”的人,原來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劇本結尾有兩句話:
父親對兒子要求說:“當我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你一定允許我叫你兒子的。”
“是的,叔叔?!眱鹤踊卮稹?/p>
從兒子冷冰冰的回答中,我們體會到兒子心中的憤怒,小仲馬的這個結尾,讓人感到回味無窮。當這部作品在巴黎大劇院上演時,劇院的老板要求改掉原來的結尾,把它改成父子倆熱烈擁抱的場面,以迎合觀眾的口味。
小仲馬聽了老板的話,冷冷地回答說:
“我就是為了這兩句話,才寫這個劇本的?!?/p>
小仲馬知道,如果依照劇院的說法去改,結尾熱鬧卻造成整個戲前后脫節(jié),也與私生子長期遭受冷遇、歧視而形成的性格相背離。所以,小仲馬始終不肯改掉這個結尾。小仲馬為了結尾兩句話才寫《私生子》,并始終不肯迎合老板、觀眾的口味,這足以看出結尾的重要性。
好的結尾不僅緊扣題意,而且讓讀者“掩卷靜思,回味無窮”。美國近代著名科幻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寫過一篇文字最短科幻小說,開頭、結尾只有25個字:
地球上最后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這篇科幻小說的結尾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余地。既然未來的地球上只剩下最后一個人,為什么還會“忽然響起了敲門聲”?這敲門者是人,還是外星來客?留下一串省略號。讓讀者去思考、回味、想象。
以上故事告訴我們:結尾不好,前功盡棄;收尾精悍,余味無窮。
下面我們看看教材中課文結尾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畫龍點睛。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這種結尾,能點明中心、突出中心,為文章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如,《春》一文的結尾: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個結尾贊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強調春天的“新”“美”“力”,這三句話不僅比喻巧,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這正是對前文幾幅圖畫含義的概括,點明了全文的主旨。
再如,《散步》的結尾:“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边@里的意思是 “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負著承前啟后的責任。對上,肩負著贍養(yǎng)老人的義務;對下,承擔著培養(yǎng)教育子女的重任。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揭示了中年人要對生活有使命感的道理。
又如,《偉大的悲劇》結尾:“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弊詈簏c題,表明勇于探索的精神,為事業(yè)而獻身的精神是無比高尚的。
(二)余味裊裊。明人謝榛所言:“結句如撞鐘,清音有余?!彼裕袀€讓人回味無窮的結尾,是一篇文章最后的制勝法寶。
如,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這個結尾描寫作者重見紫藤蘿盛開,引發(fā)對生命的感慨,由“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到“不覺加快了腳步”,首尾呼應,余味無窮。有了這樣的妙筆,全文就有靈性了。
(三)含蓄蘊藉。對此,美學家朱光潛從美學視角有解讀:“意在筆先,神余言外,欲露不露,不許一語道破”。含蓄蘊藉的精髓就在于欲說還休?;ㄏ财涑蹙`,眉憐其淺顰。
如,冰心的《荷葉 母親》,文章的結尾處,作者深情地呼喚:“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母親一切的辛勞與無私的付出,都是為了讓子女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這就折射出母愛的偉大。這樣的結尾,形象含蓄,謳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四)抒情議論。結尾由于受到所寫的人、事、物的感染,緊扣題意,抒發(fā)情感,來表達所寫事情的深遠意義,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能給讀者留下無窮的余味,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
如,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結尾:“我曾屢次發(fā)現(xiàn),每當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時,只要記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懸崖上所學到的經驗,我便能應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所要到的地方。這時,我便可以驚奇而自豪地回頭看看,自己所走過的路程是多么漫長?!边@個結尾議論抒情,寫出了“我”由小時候的爬山經歷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五)照應開頭。收尾呼應是文章結構的一個重要原則,所以,結尾時不要忘了開頭的內容。
《貓》的結尾是:“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边@里和開頭的“我家養(yǎng)了好幾次貓,結局總是失蹤或死亡?!毕嗷フ諔6潭痰木渥营毩⒊啥?,表明了“我”的決絕,表現(xiàn)出更深層的懺悔。作者向讀者揭示了這樣一種真理:過失永無補救之機。這結尾振聾發(fā)聵,令人悚然。
課文中結尾的方法實在還有很多,難以一一列舉。只要我們認真揣摩,加強訓練,自然熟能生巧,妙筆生花。愿同學們都能寫出具有豐富的內容、經得起咀嚼和能啟發(fā)讀者思考與想象的結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