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分子 克服腫瘤多藥耐藥性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梁高林教授課題組與生命科學學院張華鳳教授課題組合作,發(fā)現一種“智能”克服腫瘤多藥耐藥的新方法,并在小鼠體內驗證了其優(yōu)異的抗多藥耐藥效果。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6月26日在線發(fā)表了該研究成果。
與傳統方法不同,梁高林教授課題組設計了一種對藥物自身進行“改造”的方法,改造后的藥物可在癌細胞內“智能”自組裝成納米藥物,同時具有靶向富集和藥物緩慢釋放的功能,為抗多藥耐藥的發(fā)展提供了新思路。他們設計的“智能”小分子藥物(2-氰基苯并噻唑-紫杉醇)進入癌細胞后,可以在細胞內高表達的弗林酶作用下,自組裝生成含紫杉醇的納米粒子,并富集在癌細胞中。納米藥物在癌細胞內的酯酶作用下,緩慢釋放出游離的紫杉醇,從而殺死癌細胞。
他們與張華鳳教授課題組合作,在構建有多藥耐藥模型的癌細胞及活體腫瘤小鼠實驗中顯示,與已有的藥物紫杉醇相比,2-氰基苯并噻唑-紫杉醇的抗耐藥指數在癌細胞和模型腫瘤小鼠中分別提高了4.5倍及1.5倍,并且沒有對小鼠產生毒性。
梁高林表示,這種新型的抗多藥耐藥策略為更安全的藥物設計及癌癥治療提供了新思路,并將在癌癥的臨床治療上有著極大的應用前景。
研究稱知足常樂死亡風險低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查普曼大學的心理學家發(fā)現:對生活滿意度較高的50歲以上成年人,其死亡風險較低。盡管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滿意度的變異性會增加死亡風險,但這一效應只見于生活滿意度偏低的人群中。研究者是通過對近4500名參與者為期近9年的追蹤調查后得出這一結論的。
在為期9年的追蹤調查期的每一年里,這些老年參與者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考慮到所有事情,你對生活的滿意度如何?”研究者采用1~10的量表測量了他們的反應,10代表生活滿意度最高。研究者所考慮的其他因素還包括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健康狀況、吸煙史、體力活動和抑郁癥癥狀。在研究期內,研究者發(fā)現:隨著參與者生活滿意度的提升,他們的死亡風險降低了18%;相比之下,生活滿意度的變異性較大與死亡風險上升20%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從合并效果來看,不論生活滿意度隨著時間推移如何發(fā)生變化,生活滿意度水平較高的個體其死亡率會呈現出較低的水平。
發(fā)表在《心理科學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在生活滿意度也處于較低的水平時,生活滿意度的上下波動才會對死亡風險起到重要影響。由于心理狀態(tài)的極端變異性通常與心理健康障礙有關,所以考慮到心理特征的變異性有助于更好的洞察與健康相關的后果,如長壽。
肥胖男易患乳腺癌
盡管非常罕見,但男性確實也有患乳腺癌的風險。
英國利茲大學近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說,越肥胖的男士,患上乳腺癌的風險越高。和女性一樣,男性同樣有乳腺增生甚至最終患上乳腺癌的可能,發(fā)病原因也和女性相似,主要與內分泌失調、激素濃度不均衡有關。此前的研究顯示,男性脂肪細胞所含一種酶能將雄性激素轉化為雌性激素。男性體內脂肪越多,就有可能轉化出越多的雌性激素。
利茲大學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的調查發(fā)現,臨床上超過90%的男性乳腺癌細胞表面都有特定的受體,這些受體能辨認雌性激素,從而利用它們在人體內增長擴散。這也是為什么越肥胖的男性越容易患上乳腺癌。參與這項研究的馬修·漢弗萊斯博士說,除上述因素以外,他和同事還發(fā)現膽固醇能轉化成一種物質,具有與雌性激素相似的作用。肥胖男士體內的膽固醇水平普遍很高,最終導致乳腺癌風險上升。
醫(yī)學界對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最近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一個醫(yī)學研討會就把肥胖列在吸煙之前,作為重要的致癌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