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雜志觀察中國水泥工業(yè)
國際水泥綜述雜志(ICR)研究部對中國水泥工業(yè)現狀和未來的看法如下:
2014年,中國國民生產增值為7.4%,比2013年下降0.3%。基礎建設和住房消費支持著工業(yè)和經濟的發(fā)展,促進水泥消費的增長,這一趨勢將持續(xù)多久,有待關注。
2014年,水泥消耗預測為24.36億噸,年增長率為3.3%,遠低于2013年16.7%的增長率。預計2015年增長約3%(表1)。
2013年水泥消費中,住房占需求的28%,基礎建設占24%,農業(yè)占18%,工業(yè)占15%,公眾建筑占15%,這種消費比例可能會維持多年。
散裝水泥2013年占56%,2015年將提升至60%。
水泥輸送過程中,水運約占52%,鐵路約20%,公路約占20%。
水泥消費品種主要為普通水泥中的32.5、42.5、52.5,其中32.5約占總量的60%~70%。目前,一些政策支持發(fā)展高標號水泥,上述比例將逐步改變。
2011年產能利用率為70.5%,2014年提高至74%。
中國水泥工業(yè)99.1%使用燃煤,代用燃料約占總量的0.8%。2013年城市垃圾約為150萬噸作水泥代用燃料(占燃料總量的0.1%)。2015年預測用于生產水泥的城市垃圾上升至600~800萬噸,熟料平均熱耗約為3 160kJ/kg。
表1 中國水泥消耗、生產和貿易總況2012A-16F
表2 2013年十家水泥企業(yè)產能
2013年,熟料平均電耗為59kWh/t,水泥為96kWh/t。預分解窯安裝且已生產的余熱發(fā)電裝置有1 130臺,總發(fā)電量為7.4GW。熟料余熱發(fā)電量為32~36kWh/t。
2011年出口水泥1 050萬噸,2012年1 130萬噸,2014年為1 160萬噸,主要出口香港、蒙古、阿富汗、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俄羅斯。此外,水泥隨工程建設出口至非洲國家。
2012年進口水泥65萬噸,2014年為50萬噸,均為高質量水泥。
2013年中國十家水泥企業(yè)生產的水泥數量占消費量的49%,十家水泥企業(yè)熟料產能見表2。
從住房和基礎建設及經濟增長來看,預計中國水泥年需求量將會增加3%~4%。2015年為25.10億噸,2016年為26.00億噸,預計2019年為28億噸,達到峰值。
目前中國生產企業(yè)約2 500家,在未來三年,隨著淘汰落后產業(yè),生產企業(yè)將減縮至1 500家,水泥生產企業(yè)和粉磨站穩(wěn)定在2 500家左右。
此外,隨著對CO2、NOx、SOx等排放值的要求更加嚴格,立窯必將全部淘汰,多數效率低下、低于1 000t/d的熟料生產線也將淘汰,剩下的都是技術先進的大型預分解窯生產線。
趙艷妍陳友德編譯自
No.3/2015 InternationalCement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