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穿上養(yǎng)眼校服為何這么難
日前,國家標準委發(fā)布了我國第一個針對中小學生校服的國家標準《中小學生校服》,規(guī)定校服在質量安全上必須達到“一等品”水平。校服質量標準的出臺卻引發(fā)了網(wǎng)友對校服樣式的“吐槽”,網(wǎng)友評論說,為什么不規(guī)定一下校服樣式的美丑呢?服裝舒適且美觀本是一件平常事,孩子穿上“養(yǎng)眼”的校服為什么這么難?專家呼吁,莫讓質量上的“一等品”淪為樣式上的“次品”,校服美觀性要和質量安全同步提升,讓孩子愛上穿校服。孩子穿什么,不能學?!哪X袋決定,選擇權還應還給消費者。畢竟掏錢的是家長、使用者是學生?!?/p>
(倪瑞捷)
為道德正能量傳播提供更多“底氣”
為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在冷風暴雨中為陌生倒地婦女撐傘守護、爭分奪秒下水施救落水農婦……不同場景的救人故事,透出同樣的責任擔當,中南大學救人大學生群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好青年”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現(xiàn)了當代青年身上滿滿的正能量。中南大學青年學子的熱血之舉,不僅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添了一抹青春的色彩,成為踐行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傳播正能量的一個范本,更為我們社會如何涌現(xiàn)更多好人好事留下更多的思考。(謝 櫻)
遏制大學生有償替課陋習
有償替課已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有時一節(jié)課替課者達到10%,學生們們司空見慣,老師也置若罔聞,這種現(xiàn)狀實在令人哭笑不得。其實,高校有償替課的危害不可小看,這不僅造成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也助長了學生逃課之風。學生欺騙老師,不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從根本上也無助于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形成。遏止高校學生有償替課,最根本的辦法還是實施嚴進嚴出的教育管理?!坝袃斕嬲n”有損其畢業(yè)證書和學位證書的含金量和可信度,影響高校辦學質量。而實施嚴進嚴出,可以打消部分學生以為考進高校就像進保險箱的想法,用提高淘汰率來促使學生好好學習,使他們真正學到知識。(曹燦輝)
北大清華搶生源斯文掃地
針對近期被高度關注的北大、清華兩所知名學府在高考錄取中搶奪高分考生的事件,昨晚,教育部在其官方微博上進行了不點名批評,要求“相關高校遵守招生工作紀律”。 每一所名校都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但是,目前這種低水平的生源爭奪戰(zhàn),只會讓這個夢想更難實現(xiàn)。我們樂于看到各大高校在競爭中互相進步,但希望這種競爭不是為爭虛名而斯文掃地,而是在促進招生公平、鼓勵科研創(chuàng)新、改革人才培養(yǎng)機制等方面的良性比拼。
(湯嘉?。?/p>
年齡不夠成少年施暴免罰護身符
近年來,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斷上升趨勢。對此,有人提出適當降低刑事責任年齡以增強刑法的一般預防作用,對可能誤入歧途者起到警示作用。需要強調的是,法律只能管普遍現(xiàn)象,不應對偶然的、罕見的個案作過于敏感的反應,從而提出降低刑事責任年齡。公眾對個案暴露出的少年行兇者的行為感到震驚、擔心,但更可怕的是孩子扭曲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果在這樣的三觀指引下,他們將會發(fā)展成長成什么樣的人?這才是問題的本質。我們應當反思的是,對孩子的培養(yǎng)、教育是不是出了問題,而不應因公眾的反應輕易改變刑事責任年齡。
(黨小學)
對國內高考應有更多的制度自信
世界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qū)的考試選拔制度同樣存在著諸多問題,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完善。正因如此,隨著彼此交流的增多,了解的加深,中國高考成績才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的認可,中國高考制度也才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力。因此,對國內高考擁有更多的制度自信,既是一種自我承認,又是一種自我鞭策,更是拓展高考制度國際化之路的必然選擇。
(堂吉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