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
摘 要:文章分析了變電運行設備檢修技術,探析了變電運行設備的安全管理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變電運行;設備檢修技術;安全管理策略
一、前言
隨著社會與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各種電器設備被廣泛的應用在社會生活與生產(chǎn)中,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變電站作為電力供應的中堅力量,給變電站的工作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變電運行的安全性與可靠性,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chǎn)安全,因此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強化變電運行設備的檢修技術和安全管理,對保證變電站的安全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變電運行設備檢修技術探析
(1)驗電技術。驗電工作是對變電設備進行檢修之前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驗電工作能夠保證整個檢修過程的安全,避免在對變電設備進行檢修的過程中出現(xiàn)觸電事故。在進行驗電施工之前,應該裝設接地線,通過驗電操作能夠判斷變電設備是否帶電,如果是在木質(zhì)材料上進行驗電操作,如果沒有接地線,則不能夠進行正常的驗電操作,因此應該增加接地線,這樣才能保證驗電操作人員的安全,同時還應該經(jīng)過相關的負責人的許可之后才能進行驗電操作。當在對高壓變電設備進行驗電操作時,可能驗電器并不能夠正常的使用,此時應該采用絕緣棒進行試驗,通過判斷是否出現(xiàn)火花來斷定是否帶電,驗電操作還應該在進出線兩側(cè)進行檢測,這樣才能保證驗電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驗電操作的過程中,驗電操作人員應該佩戴必要的安全保護裝備。
(2)裝設接地線。裝設接地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進行檢修操作的過程中突然來電,消除線路或者停電設備上的經(jīng)典感應電壓與泄放停電設備上的剩余電荷,以此保證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接地線通常設置在停電設備可能來電的位置以及可能產(chǎn)生感應電壓的位置。裝設接地線的步驟表現(xiàn)為:在進行裝設接地線操作時應該由兩人進行,操作人員應該佩戴絕緣手套或者施工絕緣棒,用接地隔離開關接地時應該有專門的監(jiān)護人員對操作過程進行監(jiān)督,裝飾施工應該先從接地端開始,然后再接導體端,保證接觸良好,進行拆除施工時期順序應該和裝設順序相反。在進行裝設接地線施工的過程中應該裝設遮攔和懸掛指示牌,這樣能夠防止工作人員走位位置誤合隔離開關或者斷路器造成安全事故,對于一旦合閘就能夠?qū)㈦娫此偷焦ぷ鞯攸c的隔離開關和斷路器的操作把手上,應該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指示牌,如果線路上有工作人員進行操作,應該懸掛“禁止合閘,有人正在施工”的標識牌,以此保證線路檢修人員的安全。
(3)跳閘故障的檢修分析。跳閘故障的檢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主變?nèi)齻?cè)開關跳閘故障的檢修,通過對一次設備和保護掉牌進行檢查判斷進行判斷,通常導致跳閘故障的原因包括四個方面:主變低壓側(cè)母線連接的線路發(fā)生故障、主變差動區(qū)域出現(xiàn)故障、主變低壓側(cè)母線故障側(cè)主開關拒動造成的越級、主變內(nèi)部故障,通過瓦斯保護動作和差動保護動作進行識別,如果呈現(xiàn)了差動保護動作,則應該對主變壓和一次設備進行重點檢查,如果主變的套管、瓦斯繼電器、油位、油色等都沒有發(fā)生故障,則判斷為保護誤動;如果呈現(xiàn)瓦斯保護動作,則證明是變壓器的內(nèi)部發(fā)生了二次回路故障或者其他故障,這就需要對變壓器、呼吸器以及二次回路進行重點檢查,當排除了這些設備的故障之后再進行下一步故障的排除;其二,主變低壓側(cè)開關跳閘故障的檢修,通過檢查一次設備和二次設備來判斷故障,故障通常包括越級跳閘、開關誤動、母線故障三種,需要根據(jù)檢查的具體狀況來確定故障的具體原因,如果主變低壓側(cè)過流保護動作,需要對二次設備進行重點檢查,例如檢查主變低壓側(cè)主CT至母線及其連接的設備直到線路的出口是否存在故障;如果主變低壓側(cè)開關跳閘,但是沒有出現(xiàn)保護掉牌現(xiàn)象,需要對直流發(fā)生兩點接地是否發(fā)生跳閘故障進行檢查,以此判斷是否是自由脫口導致的跳閘故障;如果低壓側(cè)過流保護動作的同時,還伴隨線路保護動作,應該用第一種方法排除故障,同時還應該對線路進行仔細的檢查,當確定了導致故障的具體原因之后才能恢復正常供電;其三,線路跳閘故障的檢修,對于線路跳閘故障,檢查故障線路的檢查范圍應該從線路出口到線路CT,如果該段區(qū)域并沒有出現(xiàn)故障,則應該對跳閘開關進行重點檢查,三項拐臂、消弧線圈、指示器都可能導致線路出現(xiàn)跳閘故障,開關的類型不同,其檢查方法也不盡相同,對于彈簧開關,應該檢查彈簧的動力是否良好,對于為電磁開關,應該檢查動力保險接觸是否正常,對于液壓開關,應該檢查壓力是否正常,如果不存在上述問題,則可以恢復正常供電。
三、變電運行設備的安全管理策略
(1)制定科學的責任制度。每個員工應該進行明確的分工,操作人員、值班人員、檢修人員等都應該有自己的崗位職責,當在工作中發(fā)生的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事故,應該追究個人的責任,對其進行相應的出發(fā),以此提高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變電運行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2)制定合理的分工制度。應該明確所有工作人員的職責,根據(jù)操作設備的特點進行分工,將操作人員分成兩組,一組人員復雜對變電運行設備進行檢修,另一組人員進行檢修監(jiān)控和記錄,做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保證操作的安全性。
(3)制定合理的值班制度。應該根據(jù)變電運行的特點,要求操作人員在對變電設備進行操作之前,應該對變電設備的性能以及運行狀況進行熟悉,然后將變電運行模式轉(zhuǎn)變成“專人值班”的模式,并逐漸的引進各種自動化、數(shù)字化和智能化技術,逐漸的向“無人值班”模式轉(zhuǎn)變,這樣能夠及時、準確的掌握各種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協(xié)調(diào)各種設備之間的作用,即使變電設備出現(xiàn)故障,也能夠及時的發(fā)出警報,通知檢修人員進行處理,保證變電運行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總而言之,通過對變電設備進行定期的檢修,同時采取相應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夠及時的檢測出變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對保證變電運行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曉峰.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及設備檢修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12(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