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飛
喜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
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
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司空曙,唐代詩人,(約720-約790),字文初,廣平人(今屬河北永年),大歷十才子之一。為人性格灑脫不拘,直率開朗,滿腹經綸,才氣非凡。
他的詩歌功力深厚,才氣暢達,質樸純真。在唐詩這座百花繽紛的藝苑中可謂別具風采?!断餐獾鼙R綸見宿》就是詩人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品。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yè)貧”真實地描寫出自己荒居在靜夜中那種荒涼孤寂的感受。首句是一個倒裝句,應該是在四面無鄰的荒居中感受到靜夜帶來的孤獨寂寞,也正是在這“荒居”之地,其貧寒更可想而知了。
首句是環(huán)境的描寫。這個環(huán)境描寫在藝術上應該是鋪墊用的。
頷聯(lián)“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是比興兼用的。雨中的黃葉樹和燈下的白頭人,可以看作“比”,也可以看做“興”。詩人已經進入人生得暮年,同雨中黃葉樹一樣:處境艱難困苦。從修辭上看,又是工整的對偶句。語言優(yōu)美,耐人尋味。風雨中已滿是黃葉的樹,是一個怎樣的景象呢?蒼老、枯黃、衰敗,又在凄涼的風雨中搖動,其痛苦、艱難可想而知。樹在自然界中如此,人在社會中也是如此,讓讀者同情悲傷。才氣非凡的詩人在封建社會竟是如此遭遇,真是生不逢時。
后世的謝榛對此詩評論說:“韋蘇州云:‘窗里人將老,門前樹已秋。白樂天詩云:‘樹初黃葉日,人欲白頭時。司空曙云:‘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比娍芍^同一機杼,司空曙最優(yōu)。
為什么司空曙最優(yōu)呢?是詩句中用了興而兼比的藝術手法,高妙之處在于無限困苦凄涼,見于言表,形象鮮明,內涵豐富,韻律和諧優(yōu)美,耐人尋味。
頸聯(lián)“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是在向外弟陳述自己悲苦的處境之后,又對外弟頻頻來訪表示歡迎喜悅。
“獨沉久”三字既樸實凝練,又內涵豐富,可以涵蓋作者一生的辛酸苦澀。在章法上又是起鋪墊作用的。在這樣艱苦貧窮的境況下,外弟盧綸又能頻頻來訪,多么深厚的情誼,多么讓人喜悅的事情。給饑寒交迫中的詩人帶來安慰與快樂,這一天的生活才真正充滿了幸福的陽光。
詩句中的“愧”字很精練,含義豐富,隱約之中透露出悲涼的心情、艱難的生活環(huán)境。這與詩題的“喜”也是一正一反,互相生發(fā),互相映襯,使所要表達的主旨更深化了,也更突出了。這也是詩詞中“反正相生”藝術效果的表現(xiàn)。
尾聯(lián)“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是化用了兩個典故。古人認為:朋友相交是三生的緣分,因此古人極重視友情。杭州有處名勝“三生石”,就是說李源與圓澤法師有三生的朋友緣分?!安碳矣H”是說西晉名臣羊祜是大文士蔡邕的外孫,因此后世人把表親稱為蔡家親,亦緣于此。古人又認為:姑表親輩輩親。
兩位詩人情投意合,濃濃的朋友之情,已是三生的緣分了,更何況是姑表親呢!
這首詩含蓄雋永,是唐詩中的精品佳作,無論是寫景狀物,還是記事抒情,都表現(xiàn)出很高的藝術特點。后人在品味欣賞此詩中,不但得到了很好的藝術感受,也對詩人樸實達觀的性格油然而生敬意。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