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
摘要:以大豆幼苗為材料,研究不同濃度外源一氧化氮供體亞硝基鐵氰化鈉(50、100、200 μmol/L)對150 mmol/L NaCl鹽脅迫下大豆幼苗株高、鮮質(zhì)量、丙二醛(MDA)含量、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標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與鹽脅迫處理的大豆幼苗相比,外源一氧化氮處理后大豆株高、鮮質(zhì)量不同程度提高,MDA含量、POD活性明顯降低,其中以100 μ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處理效果最為顯著。結(jié)果表明,外源一氧化氮處理可以緩解鹽脅迫對大豆幼苗的傷害,100 μmol/L亞硝基鐵氰化鈉效果最佳。
關(guān)鍵詞:一氧化氮;大豆幼苗;鹽脅迫;生理指標
中圖分類號:S565.10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7-0096-02
一氧化氮(NO)是植物信號轉(zhuǎn)導過程中最廣泛的信號分子之一。在植物中NO參與了眾多生理過程的調(diào)控,同時也是植物產(chǎn)生抗逆反應的重要調(diào)控因子。研究表明,NO通過參與各種植物激素的信號通路發(fā)揮作用,例如在生長素下游調(diào)控根的生長發(fā)育[1]、在脫落酸下游抑制氣孔開放[2]。此外,NO還參與了水楊酸、茉莉酸、乙烯、赤霉素信號通路的調(diào)節(jié)過程[3]。通過以上途徑,NO可以緩解鹽脅迫下小麥的氧化損傷,可通過脫落酸途徑關(guān)閉小麥氣孔提高其抗旱性[4]。一氧化氮的保護作用是在低濃度條件下,高濃度一氧化氮對植物反而有毒害作用。例如,低濃度下NO能對高溫脅迫和鹽脅迫下水稻的葉綠素降解起緩解作用,而高濃度則對水稻造成傷害[5]。目前,NO對鹽脅迫下大豆生理狀況的影響還未見報道。本試驗主要研究了外源NO對鹽脅迫下大豆幼苗生理指標及相關(guān)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大豆種子冀黃13,購于衡水市種子公司。選取飽滿一致的種子播于澆足水裝有清水洗凈后沙子的塑料花盆中(5苗/盆),花盆規(guī)格是上口徑21 cm,下口徑15 cm,高 18 cm。溫度為20~25 ℃的溫室中培養(yǎng)。每2 d每盆澆1/2 Hoagland 溶液500 ml。外源一氧化氮供體為亞硝基鐵氰化鈉(SNP),購自美國Sigma公司。
1.2 處理
試驗設5個處理:處理1(無脅迫對照):每 3 d 澆1次500 ml的1/2 Hoagland營養(yǎng)液;處理2(0 μmol/L SNP鹽脅迫對照):每3 d澆1次500 ml的含150 mmol/L的NaCl 的 1/2Hoagland 營養(yǎng)液;處理3(50 μmol/L SNP處理):每3 d澆1次500 ml含150 mmol/L NaCl 的1/2 Hoagland營養(yǎng)液,每次澆NaCl的第2天澆100 mL 的50 μmol/L SNP;處理4(100 μmol/L SNP處理):每3 d澆1次500 mL的含 150 mmol/L NaCl 的1/2 Hoagland營養(yǎng)液,第2天澆100 mL 的100 μmol/L SNP;處理5(200 μmol/L SNP處理):每3 d澆1次500 mL的含150 mmol/L NaCl 的1/2 Hoagland營養(yǎng)液,第2天澆100 mL 的200 μmol/L SNP。3周后,取樣分別測株高、鮮質(zhì)量、丙二醛含量、POD活性等數(shù)據(jù)。每個處理3次重復。
1.3 測定方法
生理指標的測定參照《現(xiàn)代植物生理學實驗指南》的方法。丙二醛(MDA)含量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過氧化物酶(POD)活性測定采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6]。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外源一氧化氮對鹽脅迫下大豆幼苗株高的影響
由圖1可知,由于大豆幼苗受到鹽脅迫,當SNP濃度為 0 μmol/L 時,幼苗株高最低;隨著SNP濃度的不斷升高,幼苗株高呈明顯上升,當SNP濃度為100 μmol/L時,株高升高程度最高;當SNP濃度達到200 μmol/L時,雖然幼苗株高仍然高于0 μmol/L SNP的處理,但是相對于SNP濃度為 100 μmol/L 的株高卻有所下降。而經(jīng)0、50、100、200 μmol/L的SNP處理的幼苗株高均低于對照,說明SNP無法完全消除鹽對大豆幼苗的脅迫,只能有一定緩解。
2.2 外源一氧化氮對鹽脅迫下大豆幼苗鮮質(zhì)量的影響
從圖2可以看出,對照組(鹽濃度為0)由于沒有受到鹽脅迫的影響,光合作用、水分吸收條件較好,大豆幼苗鮮質(zhì)量最高。而受鹽脅迫影響的試驗組比對照組大豆幼苗組鮮質(zhì)量有明顯下降。添加SNP 50、100 μmol/L的處理,鮮質(zhì)量高于不添加SNP處理,但當SNP濃度達200 μmol/L 時,鮮質(zhì)量有所下降。表明SNP在低濃度下對大豆生長有利,濃度過高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本試驗結(jié)果,適宜濃度的SNP能緩解鹽脅迫下對大豆幼苗鮮質(zhì)量的影響,最佳濃度為SNP 100 μmol/L。
2.3 外源一氧化氮對鹽脅迫下大豆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丙二醛是膜脂過氧化最重要的產(chǎn)物之一。植物在逆境下受傷害與活性氧積累誘發(fā)的膜脂過氧化作用密切相關(guān)。從圖3可看出,與對照比較,鹽脅迫且未添加SNP的處理,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他4個處理。結(jié)果表明,在150 μmol/L 鹽脅迫下,大豆葉片膜脂過氧化明顯,產(chǎn)生了大量丙二醛。添加SNP后,丙二醛含量大幅降低,其中100 μmol/L SNP處理丙二醛含量低于未受鹽脅迫的處理。添加50、200 μmol/L SNP的處理同未受鹽脅迫的對照比較,丙二醛含量差異不顯著。表明SNP處理可以有效降低大豆葉片中膜脂過氧化的程度,對鹽脅迫帶來的傷害起到緩解作用。
2.4 外源一氧化氮對鹽脅迫下大豆幼苗過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
逆境脅迫下,植物細胞內(nèi)過氧化物過度積累會對植物造成傷害,植物體具有過氧化物清除酶系統(tǒng)來降低傷害。過氧化物酶是其中重要的酶類之一。從圖4可以看出,與對照比較,經(jīng)過鹽處理的試驗組,當SNP濃度為0、50、100 μmol/L時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隨著SNP濃度的升高POD含量呈下降趨勢,當SNP濃度為200 μmol/L時,POD活性同無鹽和無SNP對照相比無顯著差異。表明當植物受到鹽脅迫后體內(nèi)過氧化物酶活性會明顯提高,以清除鹽脅迫引起的過氧化物增多。而不同濃度的SNP可緩解鹽脅迫帶來的過氧化物增多,使植物減少POD的合成。對大豆來說,在SNP濃度200 μmol/L以下,SNP濃度越高減少鹽脅迫帶來的過氧化物增多的效果越明顯。
3 討論
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對NO分子作為信號在植物抗逆中的重要作用的報道越來越多。在擬南芥、黃瓜、小麥的研究中,NO可提高它們抗鹽脅迫的能力[7]。本研究結(jié)果,從總體來講,50~200 μmol/L SNP可緩解NaCl對大豆幼苗的脅迫作用,但SNP對鹽脅迫下大豆幼苗的效應,隨SNP濃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而且不同生理指標對不同濃度的SNP的反應也有所不同。從株高、鮮質(zhì)量、MDA含量來看,100 μmol/L SNP 緩解鹽脅迫的效果最為明顯,當SNP濃度達到 200 μmol/L 時緩解作用不再有明顯增加。就POD活性來講,當SNP濃度達到200 μmol/L 時亦可顯著降低POD活性。綜合本試驗研究的4個指標,SNP濃度為100 μmol/L是對鹽脅迫大豆幼苗最適合的濃度,不建議使用超過200 μmol/L濃度。這與一氧化氮緩解小麥幼苗根受到的鹽脅迫研究結(jié)果[8]類似,推測可能是一氧化氮在低濃度時可誘發(fā)植物抗鹽的生理反應,但高濃度的一氧化氮會對植物造成傷害。
適當?shù)腟NP濃度處理能夠提高大豆幼苗抗鹽脅迫的能力,但不同濃度對不同生理指標的反應并不一致。表明不同大豆對鹽脅迫和NO的反應中是多個生理途徑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此外,SNP處理的效應和處理時間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今后研究還將增加處理濃度以及測定生理指標,同時研究不同處理時間和濃度之間的互作效應,還包括一氧化氮處理大豆幼苗的方式,以期更科學地指導生產(chǎn)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建新,王金成,王瑞娟,等. 外源一氧化氮對滲透脅迫下黑麥草幼苗光合和生物發(fā)光特性的影響[J]. 草業(yè)學報,2013,22(1):210-216.
[2]王 偉,韓 栓,王琳丹. 一氧化氮對植物生長和抗逆的調(diào)節(jié)及其與脫落酸的相互關(guān)系[J]. 河南科學,2013,31(6):772-776.
[3]張 會.一氧化氮在植物逆境生理中的作用[J]. 陜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3(3):109-112.
[4]García-Mata C,García Mata C,Lamattina L. Nitric oxide induces stomatal closure and enhances the adaptive plant responses against drought stress[J]. Plant Physiology,2001,126(3):1196-1204.
[5]Uchida A,Jagendorf A T,Hibino T,et al. Effects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nitric oxide on both salt and heat stress tolerance in rice[J]. Plant Science,2002,163(3):515-523.
[6]郭小建,郭春絨. 超重力對綠豆幼苗MDA含量及酶活性的影響[J]. 吉林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3(4):3-4,13.
[7]劉維仲,張潤杰,裴真明,等. 一氧化氮在植物中的信號分子功能研究:進展和展望[J]. 自然科學進展,2008,18(1):10-24.
[8]陳 明. 外源一氧化氮供體SNP對鹽脅迫下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幼苗根生長及氧化損傷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 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