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暉 ■身份證號碼:360521197512220019,江西 新余 338000
隨著建筑技術水平的提升與老舊建筑物質量問題的涌現(xiàn),更加重視房屋檢測技術,并加大了在加固方面層面的研究力度。因房屋建筑具有建筑資金投入多、施工周期和使用時間長等基本特性。若建筑物出現(xiàn)質量問題,則應立即加固處理,規(guī)避對生命安全與物質財產(chǎn)的損失。房屋建筑物主要為混凝土結構,包含多種加固方法,本文將對此進行具體探討。
對房屋建筑物而言,依據(jù)安全檢測標準,主要需要檢測下述內(nèi)容:體系分布、外形尺寸、材料屬性、建筑質量、穩(wěn)固性、受力狀況、框架構造與縫隙等內(nèi)容。檢測建筑材料時,主要包含下述內(nèi)容:
對于混凝土強度而言,在其檢測工序中主要使用下述三種檢測方法:其一,非破損法。具體是指在保證建筑結構完整的條件下,通過輻射等基本手段來檢測強度,以此來明確強度指標;其二,局部破損法。在維持建筑結構負載力基本不變的條件下,從構件中抽提樣品,同時,開展局部破損實驗,以此來增強混凝土強度;其三,混合法,主要為上述兩種方法的整合。
檢測鋼筋材料時,主要應檢查材料性能,其中檢測力學性能時通常使用破損法,具體是指鑿開混凝土,提取鋼筋樣品,開展力學檢測,明確抗拉能力、屈服性和拉伸率;檢測內(nèi)部化學成分含量時,一般研究所有成分或者某些成分[1]。對于鋼筋材料而言,主要包含碳、磷等基本成分,可從每批鋼材中抽提樣品,并參照規(guī)范標準進行分析。
對于鋼結構材料而言,在其檢測環(huán)節(jié),應著重檢測切口、歪斜、破損和腐蝕等質量缺陷。
砌塊和砂漿共同組成砌體構件,此種材料的強度一般不高,而施工質量直接關乎著砌體構件強度,通常在具體的使用環(huán)節(jié)總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等質量問題。因此,檢測砌體材料時,一定要嚴格檢測砌塊強度,還應檢測裂縫與質量等內(nèi)容。
在鋼筋混凝土中,圍繞受彎構件,面向受壓區(qū)增設混凝土現(xiàn)澆層,以此來提升截面有效高度,增加截面面積,最終增強正截面抗彎、增加截面剛度、提高斜截面抗剪性,達到補充、強化和加固的目的。在主筋范疇之中,鋼筋面積、強度與彎變構件自身的截面承載力呈現(xiàn)正相關。為增強截面承載力,可增加主筋面積。圍繞截面受拉地帶,增設現(xiàn)澆混凝土圍套擴大構件截面,經(jīng)由新增部位與原構件,一起負擔,可顯著增強構件承載力,優(yōu)化基本使用性能。
此種加固方法具有便于操作、適用范圍廣、設計可行以及施工經(jīng)驗豐富的特點,主要被用來加固一般構造物內(nèi)部的混凝土,然而,在現(xiàn)場施工階段,因濕作業(yè)時間偏長,將會制約生產(chǎn)活動的開展,影響日常生活,同時,采用加固處理操作的建筑物,其凈空間也會有所減?。?]。
碳纖維法是指借助碳纖維布來改善混凝土結構,這是一種新興技術,并迅速流行,主要通過配套粘結樹脂來固定碳纖維布,使其粘貼在表面,讓碳纖維片材承擔拉應力,同時和混凝土變形統(tǒng)一,一起承受應力,進而增強構件承載力,發(fā)揮補充、強化和加固建筑結構的作用。借助碳纖維材料來加固混凝土,即便不提高截面尺寸、增加自重,也可改善承載力,同時,施工過程還不會遭受場地空間、構件外形的制約。完成加固處理操作的房屋,未出現(xiàn)任何異常,結構保持完整,房屋處于正常運轉狀態(tài)。
對某些框架梁通過粘性外包型鋼法來加固,其工作原理圍繞待加固構建包裹型鋼,具體是指通過環(huán)氧樹脂法來粘結待加固構件和型鋼,讓原構件和型鋼一起承擔應力。完成加固操作后,框架梁因受拉與承受壓力區(qū)域中的鋼材截面積有所增加,進而顯著提升剛度,有效增強正截面承載力。此種方法主要被應用在框架與梁柱等基本結構中。其中還應注意對構件實施加固操作后,禁止大幅度增加原構件截面大小,然而,應顯著增強構建承載力。
另外,在應用此種加固方法時,需要對混凝土以及鋼板有效開展表面處理操作[3]。在混凝土構件中,若粘合面比較陳舊和凌亂,則應借助硬毛刷,輔以高效洗滌劑,以此來徹底刷掉表面油垢與雜物,并用水沖洗,然后打磨粘合面,剔除表層,所剔厚度大約為2.5 毫米,露出新面,磨平并全面清除,保證表面潔凈;若混凝土表面質量良好,則可直接開展粘合面打磨操作,確保鋼板表面充滿光澤。在紋路的打磨環(huán)節(jié),應盡可能保證打磨紋路垂直于受力方向,并利用丙酮徹底擦拭。同時,還應合理選擇膠粘劑?,F(xiàn)階段,市場中存在各種類型的建筑膠粘劑,因此,應謹慎挑選膠粘劑。
在某小區(qū)中,對2 號樓進行加固處理,該樓房在2002 年完成建設工作,并投入使用,共計7 層,屬于磚混結構,建筑面積達到2889 平方米,樓層總高為19.3 米。在2015 年4 月,該小區(qū)居民反映存在質量問題,墻體出現(xiàn)開裂,同時,局部大梁梁體出現(xiàn)裂縫,經(jīng)相關部門查證處理,決定進行檢測與加固操作。
通過查閱和研究施工圖紙,結合現(xiàn)場檢測與深入考察可知:各個樓層包含10 根大梁,且梁端位置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最大寬度達到1 毫米,并拓展至梁高;各層墻體都出現(xiàn)差異性裂縫;檢測大梁時發(fā)現(xiàn),其抗壓強度處于13-17 兆帕的范圍內(nèi),與原設計方案中規(guī)定的混凝土去強度相背離;樓期間墻體性能不滿足設計標準,應進行加固操作。
對于大梁兩端出現(xiàn)的裂縫主要通過鋼板來加固[4]。首先,對待加固表面進行預處理,徹底清理、全面打磨,同時,完全清除位于鋼板表層中的鐵銹,依據(jù)比例準確配置結構膠,同時,拆卸待加固構件;在鋼板中涂抹結構膠,通過夾具來固定涂抹后的鋼板,當膠體完全凝結之后,規(guī)范拆卸夾具,同時圍繞加固鋼板采用三防處理;對于墻體則通過鋼筋混凝土層面進行加固,只要提升層面數(shù)便可達到加固目的。首先,完全清理原墻面,主要包含地不清理、鉆孔、清水沖洗,確定孔洞內(nèi)部徹底干燥之后,攤鋪鋼筋網(wǎng),并安裝錨筋,同時澆水,確保墻面處于濕潤狀態(tài),開展砂漿涂抹、養(yǎng)護和常規(guī)裝飾等操作;對于不同樓層中出現(xiàn)的裂縫,則應結合實際寬度采用相應的處理方法,若寬度偏大,實施局部補墻法,相反,采用水泥砂漿灌注法。
隨著使用時間的逐步推移,建筑物的老化問題將不斷突顯,涌現(xiàn)出裂縫、沉降等問題。若出現(xiàn)質量問題,將會降低使用性能、縮短使用壽命、危及生命安全。而有效的檢測與適宜的加固處理卻可顯著改善建筑物的使用情況,提升使用效果。同時,隨著建筑需求的增長,加固規(guī)模將隨著擴大,并將成為發(fā)展主流。
[1]伍卓強.試析房屋安全檢測與加固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4,(21):247-248.
[2]馮興紅.房屋安全檢測與加固方法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
[3]何建.砌體結構房屋可靠性鑒定與加固方法及實例[D].重慶大學,2015.
[4]閆建軍.對建筑結構的檢測以及加固方法的綜合論述[J].中國科技財富,2013,(18):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