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湖北荊州 434020)
憲法規(guī)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的社會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基本經(jīng)濟制度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非公有制是市場經(jīng)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我國公民, 認識本國的各項基本制度是十分重要的。認識自己國家的基本制度, 有助于了解國情, 增強對國家乃至整個社會的大局認識。
憲法規(guī)定了公民人身、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各方面的權利和自由,對公民權利義務的認識是憲法意識的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長久以來, 中國老百姓的權利觀念較弱。我國現(xiàn)行憲法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條款寫進憲法, 反應了保障人權已經(jīng)成為一致的共識。因此, 培養(yǎng)老百姓的人權觀念是憲法意識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我國的國家機構分為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作為社會的一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人大的立法對公民的方方面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行政機關的行政活動關系往往影響到公民權利的實現(xiàn)。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監(jiān)督機關,這些機關則關系到公民權利的救濟。公民對以上機關的了解, 不僅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權利,而且有利于監(jiān)督國家權力的行使。
人民主權原則是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國家的權力屬于人民。提高憲法意識,首先是提高人民主權的意識,增強主人翁觀念,更好地理解憲法的基本精神,認識憲法是人民自己管理國家的總章程,忠于憲法、遵守憲法,從而樹立憲法意識。
憲法的主要內容是限制國家權力和保障公民權利,其中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規(guī)定及保障其實現(xiàn)是根本目的。列寧說,憲法是寫著人民權利的一張紙。從某種意義上說憲法意識的核心就是公民權利意識,只有不斷提高公民憲法意識才能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根本實現(xiàn)。
憲法在內容上規(guī)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各個方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國最高法,根本法,因而依法治國首先是依照憲治國,撇開憲法談依法治國,是毫無根據(jù)的。依法治國促使公民真正認識到憲法的重要性和權威性。所以提高公民憲法意識是建設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普法活動的開展,我國公民的憲法意識有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提高,但是,由于客觀方面的原因,我國法律制度還有待完善,公民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還有待提高。因此,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仍然是建設法治國家進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回顧我國三十的普法歷程,凡涉及普憲教育時往往將憲法當做一種政治宣傳口號,過于強調對公民灌輸一種政權取得合憲性的理念,而忽視了憲法具體內容的宣講與解讀。人們對憲法只是一種模糊的“最高法”印象,無法獲得直接的憲法感受。因此,現(xiàn)階段必須緊緊圍繞憲法所確立的公民基本權利等具體內容來開展國家的憲法普及教育。組織全國性的憲法知識宣教活動,如在基層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區(qū)及村民自治組織成立憲法知識學習班,讓群眾們有更多渠道平臺去學習憲法內容,了解憲法的精髓,從而提高憲法意識。
公民憲法意識與政治意識密切相關。難以想象,一個沒有良好政治意識的人會有良好的憲法意識。我們要把普憲工作作為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圍繞著培養(yǎng)憲法理念這個中心任務開展政治教育活動。憲法理念是公民對于國家機構和自身權利的認識以及對憲法精神的執(zhí)著堅持,它具有較強的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
在人民民主專政的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有權按照法律法規(guī)參與相關政治活動。越發(fā)達的民主文明國家,公民參與政治活動的渠道越多,公民的民主意識更濃,這種意識實質上也屬于憲法意識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正在循序漸進開展政治經(jīng)濟體制改革,公民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也就是實踐憲法賦予公民權利的過程,非常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
當普通百姓的權利自由受到傷害時,在走完了各種法律程序不能解決問題時,能夠依靠憲法來保護自己的權利,那么群眾們才會真正意識到憲法的權威性和重要性。一切違反憲法的行為均要受到法律的嚴懲,從而實實在在地維護憲法的權威。
[1]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
[2]韓大元,王德志.中國公民憲法意識調查報告[J].政法論壇,2002;(6):106.
[3] 李德龍.論憲法教育對憲政建設的價值構造[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