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淼,張 雷,周 俊
(國網(wǎng)上海市電力公司經(jīng)濟技術研究院,上海 200233)
輸電線路作為電力系統(tǒng)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輸電線路建設質量的要求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高。由于輸電線路施工建設受到地址條件、施工環(huán)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保證輸電線路的施工質量面對的困難很多。通過總結自己多年參與送電線路工程施工、監(jiān)理的實際經(jīng)驗,對送電線路施工中較普遍且易發(fā)生的質量問題的種類、產(chǎn)生原因及如何防治進行歸納分析。
水和水泥從模板縫隙間溢出,導致縫隙處都是大顆粒的砂石,降低強度,影響安全。
(1)原因分析 ①水灰比偏大,這時水泥漿比較稀,易于流動,所以極易從模板接縫處跑掉;②振搗時間過長,長時間的振搗會導致混凝土離析,當水泥漿外溢后就造成跑漿現(xiàn)象;③模板接縫不嚴密[1]。
(2)防治措施 ①嚴格執(zhí)行實驗室配合比,嚴格控制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現(xiàn)浮漿和沒有沉落現(xiàn)象為止;②盡量使用新模板,如果條件限制而采用舊模板時,施工時可采用在模板接縫處墊泡沫塑料細條方法,堵塞縫隙,使接縫嚴密。
(3)治理方法 在不影響砼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振搗時間,不影響強度和施工條件下適當增加砂率。
箍筋接頭位置方向相同,重復交搭于一根或兩根縱筋上。
(1)原因分析 施工人員對鋼筋的綁扎要求不清或綁扎箍筋疏忽所致。
(2)預防措施 綁扎操作時經(jīng)常互相提醒,將接頭位置錯開綁扎,使接頭位置分別落在主筋的不同高度上。
(3)治理方法 適當解開幾個箍筋,轉個方向重新綁扎,力爭上下接頭互相錯開[2]。
(1)原因分析 ①成品保護措施不得力,由于外界原因和組塔施工未對基礎采取保護措施;②拆模時方法不正確,野蠻施工;③拆模時沒有對混凝土進行很好的保護,站在混凝土邊緣進行施工,人為地造成缺棱掉角現(xiàn)象的發(fā)生。
(2)預防措施 ①基礎拆模后及時回填,使基礎表面不外露,鐵塔組立施工避免塔料與基礎承臺直接接觸;②混凝土澆制完畢后,及時清除模板邊緣多余的混凝土,使模板下平面與下層混凝土的上平面相平,便于模板的拆除;③混凝土達到拆模強度時,禁止以混凝土的上棱角為支點翹模板,拆模施工時避免踩踏混凝土的棱角。
(3)治理方法 缺棱掉角很小時,可將該處用鋼絲刷刷凈,清水沖洗充分濕潤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漿抹補齊正。對于較大的掉角,可將不實的混凝土和凸出的骨料顆粒鑿除,用水沖刷干凈濕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級的豆實混凝土補好、搗實,并認真養(yǎng)護。
在圓形排列地腳螺栓的基礎施工中,沒有誤差地做正底腳螺栓位置是基礎施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1)原因分析 支模時未能反復校核立柱模位置,確保無誤,未能有效校準樣架的中心位置及標高,固定樣架上底腳螺栓伸出的高度。
(2)預防措施 在500kV外高橋電廠三期送出線路基礎施工中,利用有機玻璃樣板對地腳螺栓進行找正,操作靈活簡便,效果直觀,位置偏差與否一目了然,減少了現(xiàn)場計算的工作量,誤差值可在樣板上直接量出,精度高,并且提高了工程質量。
鐵塔組立質量問題發(fā)生的點比較多,處理起來比較浪費工時,對總體工程的施工質量影響比較大,減少質量問題的發(fā)生可以節(jié)省工時,減少施工安全隱患,提高施工的經(jīng)濟效益。獲得國家優(yōu)質工程銀質獎的上海練塘500kV變電站輸變電工程,在送電線路桿塔組立施工中采取了加強施工人員技術、工藝質量培訓,使施工人員明確技術要求和工藝要求;落實崗位責任制,加強工程質量獎懲制度的落實工作,增強施工人員的崗位責任心;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崗位培訓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桿塔組立質量問題大幅減少[3]。
(1)原因分析 ①塔材在運輸、裝卸車、搬運過程中沒有采取保護措施,塔材之間相互碰撞或造成鋅層脫落和塔材表面劃傷;②塔材在起吊過程中相互碰撞,造成塔材表面出現(xiàn)碰傷;③吊點位置沒有綁扎隔離物,造成鋅層磨損。
(2)防治措施 ①塔材在運輸當中應采取防止塔材滑動措施,盡可能采取整捆運輸,裝卸車應采用吊車整捆裝卸或拆捆單塊塔料卸車,拆捆卸車時禁止塔料相互砸碰;②塔料在小運途中禁止拖地滑行;③使用吊裝帶吊裝塔材,塔料在起吊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塔料相互碰撞;④在鐵塔組立過程中,在鋼絲繩轉向處應特別注意對鐵塔構件的磨損。
(3)治理方法 ①對于變形鐵進行修復并采取防腐措施,無法修復的變形鐵進行更換;②鋅層脫落的部位采取防腐措施。
(1)原因分析 螺栓安裝時沒有注意螺母的安裝方向造成的。
(2)防治措施 ①加強施工人員技術、工藝質量培訓,使施工人員明確技術要求和工藝要求;②落實崗位責任制,加強工程質量獎懲制度的落實工作。
(3)治理方法 更正安裝錯誤的螺母。
相同位置的螺栓使用規(guī)格不一致,螺栓的外露扣長度不相同。
(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員不熟悉圖紙,沒有按圖紙安裝螺栓;②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低,不明確技術要求。
(2)預防措施 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和崗位培訓,能熟練看懂圖紙,明確設計要求。
(3)治理方法 落實崗位責任制,將安裝錯誤的螺栓更正。
防松圈沒有與螺母緊密接觸,用手可輕松拆除,起不到防止螺母自卸功能。
(1)原因分析 安裝人員責任心不強,沒有使用活動扳手將防松圈緊固。
(2)防治措施 加強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工作,增強施工人員的崗位責任心。
(3)治理方法 用活動板手將沒有緊固的防松圈緊固。
導地線架設工程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線路運行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所以高質量的完成此分部工程對線路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可以充分體現(xiàn)施工隊伍的技術水平和技術素質。減少質量問題的發(fā)生能夠提高企業(yè)的形象,增加企業(yè)在電力施工市場中的競爭力。因此要求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提高認識,嚴把質量關,減少質量通病的發(fā)生。如在500kV外高橋電廠三期送出線路工程導地線架設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導線表面出現(xiàn)毛刺或劃痕、壓接管管口導線松股、鋁包帶安裝不符合要求等一系列質量問題。通過組織項目部技術人員和班組長、小班負責人各抒己見,群策群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1)原因分析 ①導線在展放過程中沒有與地面或跨越架脫離;②錨線繩與導線相磨;③導線鞭擊;④附件安裝時工器具與導線相磨。
(2)防治措施 ①合理選擇牽、張場地,準確計算導線的牽、張力,在導線不能脫離的地面和跨越架位置采取有效的防磨措施;②在錨線繩與導線相磨部位加裝膠皮護套,避免導線與錨線繩直接接觸;③錨線時采取不等高的導線排列方式;合理安排施工進度,導線展防完畢后及時進行緊線和附件,縮短導線的錨固時間,降低導地線鞭擊的頻率;④合理布置附件安裝工器具,在導線與工器具相磨部位采取有效的防磨措施。
(3)治理方法 用不高于0號的砂紙將導線毛刺和輕微劃痕部位打平;對于比較嚴重的部位按規(guī)范要求處理。
導線外層的鋁股之間出現(xiàn)間隙或導線層與層之間出現(xiàn)間隙。
(1)原因分析 ①壓接前沒有檢查導線質量,對于導線松散部位沒有絞致緊密;②壓接前沒有將壓接管管口附近的導線調直。
(2)防治措施 ①導地線壓接管壓接前檢查壓接管出口附近的導地線絞制質量,將松散的線股修復緊密;②穿管前將壓接管出口附近兩米的導線調直。
(3)治理方法 ①使用培訓合格的壓接工進行壓接操作;②將松散的導線修復或割斷重接。
鋁包帶的纏繞方向與導線的外層鋁股絞制方向不一致;鋁包帶纏繞不緊密。
(1)原因分析 ①施工人員不明確技術要求,不知道鋁包帶的纏繞方向應與導線外層鋁股的纏繞方向相一致;②施工時質量意識不高,由于施工進度忽略了施工質量。
(2)防治措施 ①加強技術交底工作,使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明確技術要求和工藝質量要求,杜絕盲目施工;②開展施工質量互檢工作,發(fā)現(xiàn)施工方法不當、工作失誤時及時提醒對方更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3)治理方法 加強技術培訓,開展工序質量互檢活動,將纏繞方向錯誤和纏繞不緊密的鋁包帶進行更正,使之符合技術要求和工藝要求。
(1)原因分析 ①施工時開口銷脫落,沒有備件補裝,存在把缺陷留給檢修人員處理的消極思想;②缺乏施工質量一次成優(yōu)的質量意識,存在消極的施工思想。
(2)防治措施 ①加強施工質量一次成優(yōu)的質量意識培訓和崗位責任制的落實工作,發(fā)揚“保證自己的施工質量,以確保整個工程施工質量”的工作作風;②對于無法及時補齊的缺件部位做好記錄和交待工作,把缺件的規(guī)格、數(shù)量、部位向下道工序的施工人員交待清楚,使缺件及時補齊。
(3)治理方法 將缺件按設計要求和技術要求進行補齊,開口銷開口不符合要求的按技術要求進行開口。
(1)原因分析 ①附件安裝完畢后沒有檢查絕緣子的碗口方向;②絕緣子串傾斜是由于線夾安裝位置的劃印不準確。
(2)防治措施 ①附件安裝完畢拆除手扳葫蘆前應檢查絕緣子的碗口方向,將碗口方向調致統(tǒng)一并符合工藝要求后拆除起重工器具;②規(guī)范劃印操作方法,使線夾安裝位置準確。
(3)治理方法 將絕緣子碗口方向調正,使之符合工藝要求。調整線夾的安裝位置,使絕緣子串豎直。
接地引下線不順直,弧線不美觀。
(1)原因分析 ①沒有使用專用工具進行接地制彎;②接地引下線制彎前沒有進行調直。
(2)防治措施 ①使用專用工具進行接地彎制操作;②制彎前將接地引下線調直。
(3)治理方法 使用專用工具按要求將接地引下線制作美觀。
(1)原因分析 ①對接地施工質量從思想上不夠重視;②對接地外露部分的預留量過短或過長,制彎安裝時將接地引下線上提或過長部分沒有深埋處理,造成接地線淺埋。
(2)防治措施 ①加強施工管理,落實崗位責任制,確保接地埋深符合設計要求;②準確計算接地引下線外露長度,施工時按技術要求預留接地引下線長度;③接地制彎時將靠近基礎承臺附近的接地線開挖,制彎完畢后調整接地線與基礎承臺的相對位置來保證接地引下線的安裝。
(3)治理方法 調整接地線的埋設位置,確保接地線各點的埋深和接地引下線的正確安裝。
在輸電線路施工中,項目工作人員必須要結合實際施工條件,注意各個細節(jié),通過運用科學的質量管理與控制的方法,不斷提升輸電線路建設的工程質量。要及時總結本工程的質量管理情況,驗證預控措施的執(zhí)行效果,對提高工程質量效果顯著的預控措施進行推廣,對于效果不顯著或施工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進行研究總結,制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并在下一個工程中推廣,不斷提高施工質量。
[1] 中國電力企業(yè)聯(lián)合會.GB 50233—2005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5.
[2] 中國能源局.DL/T 5485—2013 110kV~750kV架空輸電線路大跨越設計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
[3] 國家電網(wǎng)公司.Q/GDW124—2005 750kV架空送電線路LGJK-300/50擴徑導線架線施工工藝導則[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