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莉
(山西省太原市財貿(mào)學校)
語言是教學的主要手段,教學語言的形象與否是教學效果好壞的決定因素。一堂課可以是平鋪直敘的流水賬,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之感;也可以是風光旖旎、曲徑通幽的山水園林,使學生如臨其境、流連忘返。作為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如沐春風、如飲甘泉,就必須在教學語言上認真探索,下足功夫,努力突出教學語言的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對此,我進行了如下探索。
設置情境,巧用導入語是成功課堂的開端。《再塑生命的人》是美國盲人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名篇。為了讓學生體驗作者盲、聾、啞的世界,我在課堂上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再用雙手捂住耳朵,靜待5 分鐘。之后,我問學生感受,學生回答,看不到也聽不到。接著,我設計了如下一段教學語言:是啊,同學們看不見也聽不見的狀態(tài)只持續(xù)了5 分鐘,試想一下,如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看不到也聽不到,永遠生活在黑暗與寂靜當中,那將是怎樣一個悲慘的境遇啊!海倫·凱勒從小就集盲、聾、啞于一身,然而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頑強的毅力一直讀到大學,并著書立說,成長為大名鼎鼎的作家。海倫·凱勒從不幸的深淵走到知識的巔峰,她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于無聲處展現(xiàn)生命的蓬勃與盎然!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說,19 世紀出現(xiàn)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這段精彩的敘述深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了他們種種神奇而美妙的遐想,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震撼心靈的教學氛圍,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接下來的學習之旅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
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好故事。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插入故事,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教學語言的形象美?!杜眯小肥翘瞥娙税拙右椎慕?jīng)典名篇,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巧妙地插入了詩人的成名趣聞。白居易不僅聰明絕頂,而且讀書非??炭?,很小就顯示出作詩的天賦。在他十五六歲時,曾帶著自己的詩文去長安,請當時的文章大家顧況品評。顧況名氣大,架子更大,對當時文人學士的詩文沒有一篇看得上眼。他聽說這個少年從下邽來,一看署名,就掂著稿子,很不以為然。等到翻開文稿,讀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他竟然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拍案說到:“有如此俊才,就是長安,居又何難?”他竟不自覺地迎出大門,見到白居易說:“我本以為斯文后繼無人了,沒想到竟出了你這樣的人才?!睆拇?,白居易一舉成名。在學生會心的笑聲中,這則故事講完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
對語文教師而言,鮮活精彩的語言無疑能為課堂教學增色生輝?!逗醚┢肥桥_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在主題探究的環(huán)節(jié),我使用了如下一段教學語言:當今社會,有些人自私自利,以權(quán)謀私,問其原因時,他們的借口和說辭總是滔滔不絕。但是,請試想一下,這些人當中有誰能比文中的流浪老人還要凄慘嗎?老人房屋一間,地無一壟,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如果說怨天尤人的話,他應該是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事實是,他不僅沒有抱怨社會、指責他人,反而初心不改,明凈的善意像涓涓細流不斷涌出,讓溫暖四處流動。流浪老人不正是生活中的那片“好雪”嗎?這也正是老人帶給我們最深刻的人生啟迪:讓善良之燈長明于心,照亮自己,溫暖他人。這段鮮活的教學語言在帶來美感的同時,讓學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直擊心靈,創(chuàng)設了極好的教學氛圍。
成功的演講往往取決于演講語言的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而語言又不外乎要在“聲、色、情”三方面下功夫。
語言的“聲”,是指語言的聲韻和摹仿;語言的“色”,是指語言的文色,即詞采、文采,它是演講語言的包裝和修飾。陳望道先生在《修辭學發(fā)凡》中指出,“少用辭藻,務求清真,乃平淡體。盡用辭藻,力求富麗,便是絢爛體?!毖葜v作為一種藝術(shù),語言的“色”應是平淡和絢爛的合金。
語言的“情”,是指演講者語言的情緒狀態(tài),它是演講成功的“助燃劑”。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阿爾特·蒙荷拉比在談到語言的表達效果時曾經(jīng)說過,一句話的影響力是由聲、色、姿、情等諸多要素共同展現(xiàn)的,其中“情”的比重要占到40%。由此可見,“以情動人”的語言在演講中是多么重要,它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下面,請欣賞一段以情動人、感人至深的演講詞:
中國星華實業(yè)集團公司國際部經(jīng)理龔永強先生在痛斥美國律師騙走310 萬美元的經(jīng)濟詐騙案時,在美國的法庭上有這樣一段慷慨陳詞:我們不遠萬里,遠涉重洋,來到這陌生的國度,陌生的法庭,面對陌生的面孔,就是為了尋求正義。兩個美國人騙走了我們310 萬美元,欺騙了我們的真誠感情,這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屈辱,而我們今天還要坐在這里,花錢、花精力和時間,來證明我們是怎樣被欺騙的,這就如同在我們流血的傷口上撒鹽。此時此刻,我的母親還在住院,(龔先生哽咽了,淚水模糊了雙眼)在中國,我們最崇敬兩種人,一種是教師,他教人怎樣讀書,怎樣做人;一種是律師,他教人什么是“是”,什么是“非”。然而,我們被騙了,欺騙我們的正是貴國很有名的兩位律師,對此,我們不肯相信,所有善良的人都不愿相信,然而,這卻是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美國人民是偉大的,這樣的人不屬于這個偉大的民族,西雅圖是美麗的,這樣的人不屬于這座美麗的城市。(龔先生語調(diào)驟然變得異常激憤)請想一想,310 萬美元,相當于3000 萬元人民幣。這對于普通的中國人來說,是怎樣一個天文數(shù)字。中國人民辛辛苦苦的血汗錢,被這兩個黑心人輕而易舉地騙走了,我們覺得這是很悲哀的事,一件不該發(fā)生的事,我不明白,人類之間為什么會存在欺騙?
這段法庭答辯正是運用了語言的“傳情”藝術(shù),寓情于理,情真意切,深深打動了陪審團成員的心。當他陳述結(jié)束后,陪審團的12 位成員有10 位禁不住熱淚盈眶,另外兩位法官眼里也都閃著淚光,而法庭上很多旁聽者也禁不住低聲啜泣。顯然,一場異常艱難的經(jīng)濟案得以勝訴,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這段“情理相容,以情動人”的演講。費孝通教授曾經(jīng)說過,充滿激情的演講能夠“使糊涂的人清醒過來,怯懦的人勇敢起來,疲倦的人振作起來,而反動派則顫栗地倒下去?!笔堑模瑑?yōu)秀的演講稿往往在內(nèi)容上表現(xiàn)出對祖國、對人民的深切熱愛,對真善美的執(zhí)著追求。唯有這種拳拳深情才能最大程度地彰顯演講的宣傳、鼓動和教育作用,從而產(chǎn)生使人振奮、令人鼓舞的強烈效果。
在人類的口語表達形式中,演講是最高級、最有審美價值的形式。要想在演講這個舞臺上贏得掌聲和喝彩,就必須在語言的“聲、色、情”上認真探索,下足功夫。演講語言聲音的高低強弱,摹擬的多少、文色的濃淡、情緒的高亢與平淡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精心設計,合理運用,才能用自己的個性語言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取得最佳的藝術(shù)效果。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是語文教師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有著獨特的要求。教學語言將更多地表現(xiàn)出形象性、感染性、愉悅性、和諧性和新奇性等特點,易于取得開啟和發(fā)展學生內(nèi)在思想和才智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學語言的審美教育作用,努力增長學識,從古今優(yōu)秀的語言材料中吸收營養(yǎng),力求使教學語言體現(xiàn)出美感,從而提高語文的美育功能。
[1]董漢成.語文教學要處理好三對關(guān)系[J].理論探索,2010:186.
[2]楊曉濤.讓創(chuàng)新之花在語文教學中綻放異彩[J].理論探索,2010.